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19-12-23 浏览次数:27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 生活是一本书,需要我们精心地翻阅;生活是一幅画,需要我们仔细地欣赏;生活是一条小溪流淌着酸甜苦辣;生活是一段乐章,洋溢着喜怒哀乐……这告诉我们(    )
    A . 公共生活是一种理想,需要我们努力去追求 B . 公共生活只能描绘,可望而不可即 C . 公共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 . 公共生活只属于他人,不属于我
  • 2. 我们会与父母、同学、老师、服务员等很多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这是因为(    )

    ①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②不同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身份

    ③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④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3.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下列最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是(    )
    A . 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B .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应积极融入社会 C .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D . 我们对社会生活产生了丰富的感受
  • 4.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应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下列说法中你不赞同的有(    )

    ①小明:“我们现在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参加社会实践只会影响学习。”

    ②小刚:“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参加社会实践会让我们吃亏的。”

    ③小兰:“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能让我们开阔视野、培养能力。”

    ④小杰:“社会实践活动应该因材施教,开展一些对中学生有益的活动。”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5. 生活中,被手机“绑架”的现象越来越多,随处可见的“低头族”成为一道无奈的“风景”,未成年人中也有许多“低头族”沉迷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

    ①视力下降,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②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学业成绩

    ③不良的行为习惯是无法改变的一种行为方式     ④容易诱发违法犯罪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自2018年10月20日起,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自媒体账号存在的一系列乱象问题,如:传播政治有害信息、诋毁英雄人物、抹黑国家形象等,开展了集中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序参与网络生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②严重践踏法律尊严,依法治理刻不容缓

    ③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破坏良好舆论形态    ④只是迎合大众需求,没有必要小题大做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7. “这里有鲜花,也有温柔的陷阱;这里有温情脉脉、乐于助人的侠客,也有吃人的魔鬼;这里有善良可爱的小白兔,也有披着善良外衣的大灰狼。”这段话形象地说明(    )

    ①网络利弊共存,要学会自我保护

    ②网络具有自主性、不可确定性,无法把握

    ③网络具有虚拟性,应该增强明辨是非能力

    ④网络交友不可靠,拒绝网络交友最明智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①③
  • 8. 2019年“两会”期间,民众通过电子邮件、博客微博等渠道表达自己对“两会”的看法,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这说明(    )

    ①我国公民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不受法律约束

    ②我国公民利用网络平台积极表达自己的诉求

    ③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渠道

    ④网络平台是我们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唯一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当下网络中流行的“快手”、“火山小视频”、“网络直播”、“抖音”……丰富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有些低俗的、不道德的、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应该(    )

    ①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抗诱惑能力    ②使用网络传递正能量

    ③遵守网络道德、法律              ④正确认识网络两面性,发挥其积极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0. 由于沉迷网络游戏导致的悲剧不断上演…作为青少年,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

    ①不要赌气冲动,残害自己生命        ②控制上网时间,保持身体健康

    ③接受家长监督,坚决杜绝上网        ④加大执法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河北一网民在网络上发表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言论,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15天。这告诉我们,使用网络(    )
    A . 网络信息无法辨别 B . 个人信息容易受侵犯 C . 网络造谣必须负刑事责任 D . 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 12. 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人类品质生活的需要,遵守社会公共秩序要从小事做起。下列行为中属于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是(    )
    A . 参观红山动物园自觉排队 B . 经常收拾自己的房间 C . 主动扶起路边跌倒的老人 D . 及时制止班级不遵守午休秩序的行为
  • 13.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告诉我们(    )
    A . 规矩可以帮助我们画出方和圆 B . 社会规则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民安居乐业 C . 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生活都需要社会规则 D . 我们只要遵守规则就可以生活得很好
  • 14. (2019八上·滨州月考) 2018年10月28日,重庆公交车坠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相关部门调查取证,系乘客刘某因错过站台没下车要求司机停车,与司机冉某激烈争执互殴所致。这启示我们(    )

    ①遵守规则需要自律,要增强规则意识,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大家不能事不关己、冷漠对待,要勇于维护公共规则

    ③要尊重弱势群体,生活中关爱他人

    ④人际交往中要合理调控不良情绪,相互尊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根据这种情况,全国铁路儿童票的身高限制从1.1米至1.4米调整为1.2米至1.5米。这说明(    )
    A . 社会规则权威性不强,可以随意更改 B . 谁都可以制定规则 C . 规则会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出改进 D . 规则是谁需要谁改进
  • 16. (2019·娄底) 2018年某日,长沙地铁二号线上,一名男子赤脚躺在座椅上玩手机,另一名乘客看不下去,“默默”地把该男子的鞋踢出车厢,让“脱鞋霸座”男成功地实现了“人鞋分离”,对于这两名乘客的做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脱鞋霸座”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②“脱鞋霸座”有违社会公德和文明

    ③踢鞋出车厢展现了个人文明形象    ④踢鞋出车厢弘扬了社会正义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2019·黄石) 如图漫画中发火女士的所作所为(    )

    ①是传递正能量有素质的表现

    ②是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

    ③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表现

    ④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8.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下列能体现智慧化解冲突的有(    )

    ①宰相肚里能撑船        ②得饶人处且饶人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9. “十一”黄金周期间,小明同父母一起乘飞机去云南西双版纳游玩。他的正确做法有(    )

    ①在旅途中嫌父母唠叨而不加理睬    ②在飞机上对外宾不卑不亢,以礼相待

    ③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乡随俗”      ④不拘泥于传统礼仪,敢于打破民族禁忌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20. 小麦非常讲礼貌,见了老师同学总是先打招呼,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交朋友。这表明(    )

    ①文明有礼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所有矛盾

    ②文明有礼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③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

    ④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加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1. (2018八上·易门期中) 与“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

    A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 . 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D .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 22. 近年来,少数中国人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被国内外媒体曝光对此,你想对这些人说(    )
    A . 在国内可以不拘小节,出国要注意文明礼貌 B . 在做不文明的事之前,要注意周围是否有记者 C . 文明礼貌不仅体现个人修养,而且关系国家尊严和形象 D . 其他人也有不文明行为,不必太在意
  • 23. (2019·盐城) 近年来,我国政府多部门联合对“老赖”实施失信惩戒措施。这是因为(   )
    A . 诚实守信是我国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B . 只有行政机关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 . 政府部门联合执法才能根除失信行为 D .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经济发展的保障
  • 24. 截止:2019年一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349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1万人次,限制购买飞机票2017万人次。把“老赖”的名字登上曝光台,让他们坐不了高铁、乘不了飞机的举措(    )

    ①有利于净化社会空气        ②有利于杜绝违法犯行为

    ③有利于培养诚信意识        ④有利于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5.       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A . 法律  守纪律 B . 法律  不违法 C . 道德  守纪律 D . 道德  不违法
  • 26. (2019九下·北部湾模拟) 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次日,30名扑火英雄不幸牺牲。四川攀枝花籍男子郑某却在微信群发布侮辱灭火英烈的言论,造成了社会不良影响。最终,郑某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郑某的行为属于(   )
    A . 严重违法行为 B . 民事违法行为 C . 刑事违法行为 D . 行政违法行为
  • 27.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
    A . 触犯刑法性 B . 应受刑罚处罚性 C . 严重社会危害性 D . 刑事违法
  • 28. 下列几种违法行为中,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
    A . 为了寻开心一中学生多次拨打“119”电话,谎报险情 B . 外出旅游,在文化古迹上乱刻乱划 C . 王某参与打架斗殴,致人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D . 几位年轻人在广场草地上胡打乱闹,对“勿踏草坪”的牌子视而不见
  • 29. (2017八下·盐都月考) 中学生陈云帆发现有人慌慌张张地从邻居家搬出一些物品,于是躲在一旁“窥视”。看到那些物品被装上一辆小货车后,陈云帆便记下车牌号。后来警方通过陈云帆提供的车牌号破案,抓住了窃贼。这说明他(    )

    ①懂得要防范侵害,见义勇为             ②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③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     ④能够明辨是非,维护正义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30. 连云港市赵某为境外间谍机构搜集送达多份军事报刊及军事报告,被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从刑罚的种类来看判处赵某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分别属于(    )
    A . 主刑  主刑 B . 附加刑  附加刑 C . 附加刑  主刑 D . 主刑  附加型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3小题满分40分)
  • 31.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5周岁的学生亮亮无心学习,频繁到网吧玩网络游戏,经常在网吧过夜。父母和老师对其进行管教,他置之不理。为支付上网费用,他多次对独行的小同学强行借钱、借手机,若遭到拒绝,便用暴力手段迫使对方交出钱、物,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1. (1) 从此案中,你可以看出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2. (2) 为预防同学们走上亮亮同样的道路,请你给他们提出忠告并共勉。
  • 32.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是某研究机构对公共场所人们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

    行为

    乱扔垃圾

    闯红灯

    围观并起哄

    插队

    践踏花草

    抢座

    其他

    比例

    23%

    17%

    16%

    12%

    9%

    9%

    4%

    1. (1) 上述不良行为违反了哪些社会规则?
    2. (2) 请结合材料,从自由与规则关系的角度说说这些不良行为错在哪儿?
    3. (3) 我们应该如何改正不良行为,遵守社会规则?
  • 33. 探究网络生活。

    1. (1) 图一体现了网络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2. (2) 图二中反映出发布网络信息的底线是什么?这对我们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有何启示?(请从国家、公民两个角度作答)
    3. (3) 综合以上信息概括你对网络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