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江油市七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

更新时间:2019-12-21 浏览次数:2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冽(lǐng)        要(sài)       轻(yíng)       锐不可(dǎng) B . 发(bān)        裁(zhòng)     行(lǚ)         屏息声(liǎn) C . 然(qiāo)       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xiǔ) D . 空(lín)        刻(juān)      战(dū)         一丝不(gǒu)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潇洒    凌空    凛冽    眼花潦乱 B . 监视    操纵    桅杆    阵耳欲聋 C . 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竭虑 D . 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
  • 3.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 . 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 . 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 , 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 . 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 .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 . 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 . 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街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海面上长列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矾,______________    。

    ①有时又像远处人声嘈杂           

    ②继而又像人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

    ③以至完全寂静               

    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   

    ⑤有时像森林呼啸

    A . ②⑤①④③ B . ④⑤①③② C . ①⑤③④② D . ⑤①③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 bì)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为隐者服饰。②岫:山洞。③英英:同“嘤嘤”,象声词,形容虫鸟动物的鸣叫。④重:这里是向往的意思。⑤葺:修建。⑥办:具备。

    1. (1) 下列句子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俱备          时:时候 B . 蝉吟鹤          唳:鸟鸣叫 C . 是欲界之仙都    实:确实,的确 D . 菊花          富:多
    2. (2)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 素:既重幽居/湍绿潭 B . 晓:雾将歇/因往 C . 于:斯已办/相与步中庭 D . 之:梅溪西/睨久而不去
    3. (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4. (4) 乙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三、诗歌鉴赏
  • 7. 品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1)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2. (2) 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四、综合性学习
  • 8.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据人民网12月21日报道 20日上午,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等单位主办的“汉语盘点2016”在京揭晓,最终当选年度国内字、词的分别是“规”和“小目标”。

        (对于年度国内字“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谈到“政治规矩”一词,“政治规矩是党的生命,今年重申‘规’字,就是给党员、给领导干部立规矩,从严治党,把纪律挺在最前面。”

        (2016年,企业家王健林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小目标是赚上一个亿,这让“小目标”一度成为网络热词,被频繁使用。解读2016年度国内词“小目标”时,北京师范大学于丹说,从大目标到小目标,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因为人可以有大方向,但是应该有小目标。方向大才不会走偏,目标小才可以实现。”

    用一句话概括上面这则消息的内容。(不超过18个字)

五、名著阅读
  • 9. (名著阅读)
    1. (1)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是(国家)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2. (2)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国家)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
六、句子默写
  • 10. 用课文原文填空。
    1. (1) 相顾无相识,。(王绩《野望》)
    2. (2) 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3. (3)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 (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 (5)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6. (6)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
七、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爱的尊严

    王永光

        ①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道:“排队,叫了号再过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②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③“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④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

        ⑤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⑥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

        ⑦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

        ⑧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⑨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__元钱丢给了男人。

        ⑩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

        ⑪可是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

        ⑫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⑬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面,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

        ⑭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那么对他。

        ⑮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

        ⑯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

    1. (1) 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

      →嘲笑→→感动

    2.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②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3. (3) 结合语境,说说第⑫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是什么。
  • 12.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

        ①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贾永  白瑞雪  孙彦新)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27日17时,42岁的航天员翟志刚完成中国首次太空漫步。从这一刻起,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②16时41分,身着中国“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翟志刚头先脚后飘出母船——“神舟七号”,沿轨道舱壁开始活动。翟志刚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飞控中心观看这历史性一幕。

        ③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组成的背景下,翟志刚抓住出舱扶手,缓缓地转了个身。他的头部贴着船体,身子在太空上下飘浮,好几次呈现出“倒立”姿态。接过同伴刘伯明递上来的一面国旗,翟志刚徐徐挥动。身着俄罗斯“海鹰”舱外航天服的刘伯明第二次探出舱门时,翟志刚取下舱壁上的科学试验样品交回舱内。一根8米长的白色电脐带,把翟志刚和飞船相连。每一次移动之前,他把身上另外两条橙色安全系绳交替固定在舱外扶手上。用“太空漫移”来形容这次太空行走,似乎更为确切。同此前世界上已经完成的319次太空行走中的大多数一样,翟志刚的“行走”,正是通过双手在飞船扶手上移动和安全系绳的保护来实现的。

        ④舱外活动的每一步都十分艰难。舱门从开启到完全打开,花了6分钟。当翟志刚在舱外移动时,电脐带缠绕到了两腿之间,他不得不腾出一只手处理这个意外“麻烦”。

        ⑤17时00分35秒,翟志刚成功返回轨道舱,舱门关闭。此时,飞船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高速运动。这意味着,在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中,右臂戴着“飞天”标志的翟志刚飞过了9165公里,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⑥中国第一套舱外航天服的名字,取自敦煌壁画。而保存着这些古代壁画的西北大漠,正是“神七”43个小时前起飞的地方。

        ⑦“出舱,是‘神舟七号’最重要的使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气闸舱和舱外航天服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对于中国将要开展的交会对接和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⑧在刘伯明协助翟志刚出舱时,航天员景海鹏留在返回舱值守。

        ⑨13天后,翟志刚将迎来他的43岁生日。就在翟志刚出生的前一年,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在太空中留下了人类的第一行足印。

        ⑩“在太空中,我们是后来者,但我们有信心以自己的努力造福人类。”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说。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

    1. (1) 第①段“从这一刻起”中的“这一刻”具体指哪一刻?第④段中的“麻烦”具体指什么?
    2. (2) 第⑨段中“就在翟志刚出生的前一年,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在太空中留下了人类的第一行足印”一句有什么表达效果?
    3. (3) 结合全文,请你说说这次出舱活动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4. (4)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七号”,再到现在的“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中国人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历史。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八、作文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作文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炼狱的劫难,才能磨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淌过鲜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享誉世界的绝唱;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拨开云雾,见到彩虹;只有经过挑战,才能磨炼意志,实现梦想。

    请以“挑战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自我、困难、权威、权限”等;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③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也可以抒发感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