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富顺县怀德学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

更新时间:2019-12-20 浏览次数:20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杆(wéi)         默(qì)       战(dū) B . 锐不可(dǎng)      澎(pài)      一丝不(gǒu) C . 首(qiáo)          奖(shòu)     气(fēn) D . 湖(wú)         要(sài)      烂(fǔ)
  •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泄气             遗嘱         颁发         由衷 B . 眼花瞭乱         翘首         湛蓝         镌刻 C . 殚精竭虑         默契         一丝不苟     娴熟 D . 凛冽             震耳欲聋     仲裁         建树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暑假期间,琴台音乐厅将推出多场精彩纷呈的演出 。 B . 荣获“年度慈善人物”称号的,既有濮存昕、曹德旺、姚明这些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有邓迎香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 C . 作家曹文轩获得“安徒生文学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人们对此评头论足 , 大加赞赏。 D . 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最终以阿尔法围棋4:1击败拥有14个世界冠军头衔的韩国天王李世石告终。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C . 当前,青少年非常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汉语的规范化使用,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D . 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 5. 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三峡》 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 .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 .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宋文学家、史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信的一部分。 D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比较完整的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 6. 下列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 . 我在这个问题上请教了很多人,都得不到解决,于是不耻下问,向叶先生请教。 B . 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 . (护士:)孩子,别哭,再哭,我就会把你扎出血来了! D . 老黄,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长命百岁。
二、句子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1) 《使至塞上》一诗中,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奇观”的句子是:
    2. (2)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 (3)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4)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5. (5) ,徒倚欲何依。(王绩《野望》)
三、语言表达
  • 8. 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

    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观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项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结合材料,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四、字词书写
  • 9. 用楷书写下面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五、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才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行程,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依然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着它。

        那一刻,安静极了。忽然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地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1. (1) 根据提示,将下列对文章线索的归纳补充完整。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 →→ 重生的槐树依然繁茂

      线索二: →受伤后弟弟一蹶不振→

    2. (2) 结合语境,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3. (3) 第⑧段“两行清泪落了下来”中的“泪”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联系上下文请作简要分析。
    4. (4) 请联系以下链接内容,说说你对第⑩段画线句“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含义的理解。
六、对比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周密《观潮》

    (注)既望:农历十六日

    1. (1) 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沿溯阻          往来而不 B . 千二百里      又何 C . 方其远出海门      今齐地千里 D . 湍绿潭          吴广爱人
    3. (3) 这两篇作品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诗歌鉴赏
  • 12.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 (1) 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描写行程的遥远,写出诗人轻车简从深入边塞的景象。 B . 颈联两句运用对偶,平中见奇,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C . 尾联写作者在萧关遇见候骑,到燕然慰问都护,流露出他完成任务的欣喜之情。 D . 全诗首尾叙事,中间两联写景。首联交代出使任务;颔联写景虚实相生;颈联写景,以实写虚,融情于景。
    2. (2) 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清人黄培芳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你怎么理解这一说法?你觉得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八、名著阅读
  • 13. 阅读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除了一匹身上披着绣有一颗金星的天蓝色鞍毯的白马在河边吃草以外,只有他一个人。这个青年正在洗澡;我们走近时,他很快地跳出来,披上天蓝色的褂子,和白布的头巾,上面有一颗红星。一枝毛瑟枪挂在他腰际,木盒子柄上垂着一绺红缨绸带。他手按着枪,等着我们走近,问向导我们有什么事情。后者拿出他的路条,简单地说明了我是怎么被交给他的,那个战士好奇地看着我,等我进一步解释。

        “我是来见毛泽东的,”我说,“我知道他在安塞。我们还得走多远?”

        “毛主席吗?”他慢吞吞地问。“不,他不在安塞。”接着他看了看我们的后面,问我是不是没有别人。他弄清楚确实只有我一人之后,态度才自然起来,他微笑着,好像有什么秘密的好玩的事情似的。他对我说:“我正要到安塞去。我和你一块到县政府去吧。”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 。语段中的“我”指的是 ,这段文字涉及的具体的情节是

九、作文
  •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阅读古典诗句,常会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给人生活的启迪。读懂诗歌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联想和想象,或写景寄情,或议论抒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紧扣诗歌内容,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等;③不得套做,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