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 /选修7 /第三章 人眼的延伸——遥感(RS) /第二节 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地理高二选修7第三章第二节遥感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更新时间:2016-02-24 浏览次数:104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关于假彩色卫星影像上地物颜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文要素(如湖泊、河流等)为灰白色或者浅蓝色 B . 人工建筑(如城市、村庄、道路等)为深蓝色或者蓝黑色 C . 植被呈现翠绿色 D . 植被呈现红色
  •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遥感感知事物时不直接接触 B . 遥感技术是遥感信息接收与应用的过程 C . 遥感获取的信息是电磁波信息 D . 遥感对地面不反射和辐射电磁波的物体无法感知
  • 3. 遥感探测范围由大到小依次是(   )

    A . 飞机、陆地卫星、宇宙飞船 B . 宇宙飞船、陆地卫星、飞机 C . 陆地卫星、飞机、宇宙飞船 D . 陆地卫星、宇宙飞船、飞机
  • 4. 阴雨天气中,对地物的分辨率较高的是(    )。


    A . 飞机可见光遥感 B . 卫星可见光遥感 C . 飞机微波遥感 D . 卫星微波遥感
  • 5. 遥感探测的范围越大,则(    )。


    A . 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 B . 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C . 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 D . 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
  • 6. 关于遥感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传感器是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分析的仪器 B . 物体的各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但其反射辐射的电磁波相同 C . 一幅陆地卫星图片可以把整个地球拍下来 D . 从传感器接受信息到遥感信息的应用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
  • 7. 地物的光谱特征是遥感技术的重要理论依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作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电磁波反射光谱不同 B . 相同的地物,在不同的波段其反射率相同 C . 不同地物对同一波段,电磁波反射率相同 D . 相同类型土壤即使含水量不同,电磁波反射光谱也相同
  • 8.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谱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与防灾减灾。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    ②检测植物病害情况

    ③区分落叶树与长绿树    ④检测草场退化情况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
  • 9. 雅安地震后我国无人驾驶飞机迅速对该地灾情进行监测,主要运用了(    )。


    A . 遥感技术 B . 地理信息技术 C . 全球定位技术 D . 计算机技术
  • 10.

    湖水、长江水、黄河水三种含沙量水体反射光谱曲线图,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析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 B . ①②曲线对应的是湖水、黄河水 C . 0.7波长λ/μm的反射率区分度最大 D . 含沙量与反射率呈正相关
  • 11. 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 . 遥感技术 B . 全球定位系统 C . 地理信息系统 D . 数字地球
  • 12. 遥感技术可用于(    )。

    ①监测植物病虫害发展状况   ②监测台风的移动路径

    ③监测洪水淹没面积         ④分析地震造成的损失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3. 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A . 公路 B . 菜园 C . 鱼塘 D . 果园
  • 14. 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


    A . 飞机跟踪 B . 地理信息系统 C . 遥感技术 D . 全球定位系统
  • 15. 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九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A . 受地面限制条件少 B . 测量范围小、距离远 C . 手段多,获得信息量大 D . 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
二、填空题
三、综合题
  • 21. 遥感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取得所需的信息。除地表外,遥感能探测一定深度的海底和冰层。微波遥感还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据此完成下题。

    1. (1) 以上材料说明遥感技术(    )。

      A . 探测范围小 B . 用途广 C . 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D . 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
    2. (2) 为获取所需的不同信息,完成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遥感可用(    )。

      A . 不同的传感器 B . 不同的运载工具 C . 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遥感仪器 D . 不同的电磁波
  • 22.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生长状况。读该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A . 红外线 B . X光 C . 可见光 D . 紫外线
    2. (2) 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来进行(    )。

      A . 划分植物类型 B . 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 . 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D . 了解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 23.

    北京时间2013年11月20日11时31分,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九号。下图是卫星运行状态照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下列不属于“遥感卫星十九号”的应用领域的是(    )。

      A . 国土资源普查 B . 防灾减灾 C . 城市规划和管理 D . 农作物估产
    2. (2) 对“遥感卫星十九号”向地面传送信息干扰最大的是(    )。

      A . 太阳辐射 B . 太阳活动 C . 太空垃圾 D . 大气运动
  • 24.

    2012年5月10日15时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遥感卫星十四号”送入太空。“遥感卫星十四号”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级防灾减灾等领域。

    1. (1) “遥感卫星十四号”发射成功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位置是(    )。

      A . a段 B . b段 C . c段 D . d段
    2. (2) “遥感卫星十四号”发射成功时,德州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 . 昼长夜短 B . 昼夜平分 C . 昼短夜长 D . 极昼现象
四、材料分析题
  • 25.

    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火灾、病害、虫害)之首,它不仅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下面上图是我国北方某地区2013年森林火灾频次统计图,下图是某地区火灾发生时的资料图。气象与森林火灾的关系非常密切。


    1. (1) 分析判断在火灾发生后,及时获得下图中影像资料的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有何优点?

    2. (2) 依据材料,从气象因素分析我国北方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和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