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1 短文二篇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第11课《短文两...

更新时间:2020-10-21 浏览次数:249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小题。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

    1. (1) 解释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把酒问青天

      ②念无与为乐者

    2. (2) 下列句子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知/天上宫阙 B . 我/欲乘风归去 C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 . 相与/步于中庭
    3. (3)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②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4.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 . 【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 . 【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 . 【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5. (5) 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 2. 阅读《短文两篇》,完成下面小题。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1. (1) 解释划线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

      ②月色入户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 (2) 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之:山川美          甚矣,汝不惠 B . 是:实欲界之仙都    问今何世 C . 与:念无为乐者      未复有能其奇者 D . 寻:张怀民          病终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4) 简答。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 3. 填空

    ①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苦闷心情。

    ②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 4. 翻译下列句子。
    1. (1)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5. 下面对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与为乐者(思念) B . 至承天寺(于是,就) C . 怀民亦未(睡觉) D . 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 6. 下列关于《记承天寺夜游》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 . 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 . 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 . 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 7.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 8. “月色入户”意思是,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 9. 《记承天寺夜游》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它与“”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 10. 《记承天寺夜游》“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
  • 11.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构思角度是(    )
    A . 托物言志 B . 即景生情 C . 类比象征 D . 以物喻人
  • 12. 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 . 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13. 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 .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 .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 .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