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19-12-03 浏览次数:30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 1.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般情况下,教室内空间高度约为1.5m B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 . 一眨眼的时间约为2s D . 物理课本的长约为27dm
  •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C .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D . 某人的拇指长度约为40mm
  • 3.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为非晶体 B .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80℃ C . 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15分钟 D . 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
  • 4. 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司机看到乙车在向东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在向东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车都在向西运动 B . 两车都在向东运动 C . 若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应向东运动 D . 乙车一定在向西运动,甲车可能向东运动
  • 5. 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处至最后一滴墨水处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 B . 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 C . 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 D . 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6. 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选出说法正确的选项(   )

    A . 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 . 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 C . 两物体在t=10s时刻相遇 D . 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m/s
  • 7.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若路程s1段的平均速度为v1 , 路程s2段的平均速度为v2 , 路程s3段的平均速度为v3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车沿斜面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3的时间t3 , 可以使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到达C点时停止计时 C . 可以用 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D . 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2的时间t2 , 可以将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车头到达B点时停止计时
  • 8. 用力敲鼓鼓面振动发声为了显示鼓面的振动情况,我们可以在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下面关于敲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泡沫球的振动就是鼓面的振动 B . 我们听到的鼓声是泡沫球振动产生的 C . 我们听到的鼓声是鼓槌振动产生的 D . 泡沫球振动可以用来说明鼓面在振动
  • 9. 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原因是(   )
    A . 超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 .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 C . 超声波的频率和次声波的频率都大于20000Hz D . 超声波的频率和次声波的频率都小于20Hz
  • 10. 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 . 声波震碎玻璃杯 B . 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C . 老师用声音解读物理现象 D . 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
  • 11. 冬天,乌苏里江流域气温最低可达-50℃,但冰面之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与冰交界处水的温度是(   )
    A . -50℃ B . 0℃ C . 低于0℃,高于-50℃ D . 无法判断
  • 12. 刚从开水中捞出煮熟的鸡蛋在手中不太烫,待鸡蛋表面的水分干了之后就很烫,这是因为(   )
    A . 鸡蛋的内部温度很高,热量还渐散发 B . 水的温度低,鸡蛋壳的温度高 C . 鸡蛋壳未干时,热水蒸发很快,吸收热量,使蛋壳温度不太高 D . 鸡蛋壳不善于传热,使手发烫要一段时间
  • 13.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 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C . 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 . 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二、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7个小题,14题5分,15题4分,16题4分,17题7分,18题6分,19题3分,20题3分共32分)
  • 14.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 (1) 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AB=cm/s。
    2. (2) 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3. (3) 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
    4. (4) VBC VAC(选填“>”“<”或“=”)
  • 15. 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cm、30cm、45cm处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1.92s,2.82s

    1. (1) 分析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 (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 (2) 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

      ……

      方法2:

      =……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3. (3) 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写出一点即可);
    4. (4) 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写出一点即可);
  • 16.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 (1) 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
    2. (2)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
    3. (3) 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陟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是正确的。

  • 17. (2018八上·莱城月考)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
    2. (2) 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18. 在“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的活动中,小明按图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在A试管中放入一些冰块,B试管中放一些石蜡后进行了实验,现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中的一些内容。

    1. (1) 实验中应选用(选填“较大的”或“较小的”)冰块。
    2. (2)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指出其中一处:
    3. (3) 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冰加热过程中的数据。

      时间/min

      0

      0.

      1

      1.5

      2

      2.5

      3

      3.

      4

      4.5

      5

      温度/℃

      -5

      -2

      0

      0

      0

      0

      1

      2

      3

      4

      5

      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min。实验进行到1.3min时,A试管中的物质处于状态。

    4. (4) 从上面探究过程可知:冰是一种(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化时的特点是
  • 19. 小明喜欢打篮球,更喜欢观看电视转播的CBMA比赛。他发现:运动员始终处于电视屏称上,但我们却感觉运动员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请你按照实验自己试一试。

    1. (1) 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吋,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填“左”或“右”)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 。
    2. (2) 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他们在跑动呢?
  • 20. 在认识汽化现象时,老师在小试管内滴入几滴儿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气球,如图甲所示;将其压入热水中,发现气球很快鼓了起来,如图乙所示,将其取出并放在阴凉处或凉水中,发现气球慢慢地瘪了.对于此现象,大部分同学认同:压在热水中,气球鼓了起来,是因为液态酒精汽化为气态的酒精;将其取出并放在阴凉处或凉水中,气球又瘪了,是因为气态的酒精又液化成了液态的酒精.但是,也有人认为“气球鼓了起来”也可能只是因为空气的热胀冷缩.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酒精的汽化是气球鼓起来的主要原因.请你简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1. (1) 实验步骤:
    2. (2) 实验结论: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6个小题21题2分,22题2分,23题4分,24题4分,25题6分,26题11分,共29分)
  • 21. 在甲图中,圆筒的直径d为cm。在乙图中秒表的读数为s。

  • 22. “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 2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防冻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在给汽车水箱中加混合液时,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当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至15℃即可。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

    124

    141

    1. (1) 在混合液中,若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 . 逐渐升高 B . 逐渐降低 C . 先升高后降低 D . 先降低后升高
    2. (2) 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宜选防冻液含量为     的混合液。
      A . 30% B . 40% C . 60% D . 90%
    3. (3) 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 24. 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说明理由。

  • 25. 家住在平遥的小李子想在“国庆”前陪爷爷去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他在网上查到列车运行时刻的一部分如附表所示。

    D2002次列车运行时刻表:

    车次

    站 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

    天数

    里程

    D2002

    1

    临汾西

    始发站

    07:40

    0分

    当天

    0公里

    D2002

    2

    洪洞西

    07:51

    07:51

    11分

    当天

    20公里

    D2002

    3

    灵石东

    08:21

    08:23

    41分

    当天

    101公里

    D2002

    4

    平遥古城

    08:39

    08:41

    59分

    当天

    140公里

    D2002

    5

    太原南

    09:14

    09:27

    1小时34分

    当天

    233公里

    D2002

    6

    阳泉北

    10:15

    10:21

    2小时35分

    当天

    362公里

    D2002

    7

    石家庄

    11:00

    11:03

    3小时20分

    当天

    465公里

    D2002

    8

    正定机场

    11:17

    11:29

    3小时37分

    当天

    502公里

    D2002

    9

    高碑店东

    12:14

    12:20

    4小时34分

    当天

    663公里

    D2002

    10

    北京西

    12:52

    终点站

    5小时12分

    当天

    746公里

    D2004次列车运行时刻表:

    车次

    站 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

    天数

    里程

    D2004

    1

    运城北

    始发站

    08:10

    0分

    当天

    0公里

    D2004

    2

    闻喜西

    08:24

    08:26

    14分

    当天

    32公里

    D2004

    3

    襄汾西

    08:47

    08:49

    37分

    当天

    91公里

    D2004

    4

    临汾西

    09:02

    09:04

    52分

    当天

    123公里

    D2004

    5

    洪洞西

    09:16

    09:18

    1小时6分

    当天

    143公里

    D2004

    6

    霍州东

    09:36

    09:38

    1小时26分

    当天

    187公里

    D2004

    7

    介休东

    10:00

    10:02

    1小时50分

    当天

    245公里

    D2004

    8

    平遥古城

    10:12

    10:14

    2小时2分

    当天

    263公里

    D2004

    9

    祁县东

    10:27

    10:29

    2小时17分

    当天

    290公里

    D2004

    10

    太谷西

    10:40

    10:42

    2小时30分

    当天

    309公里

    D2004

    11

    太原南

    11:02

    11:09

    2小时52分

    当天

    356公里

    D2004

    12

    阳泉北

    11:55

    11:58

    3小时45分

    当天

    485公里

    D2004

    13

    石家庄

    12:38

    12:51

    4小时28分

    当天

    588公里

    D2004

    14

    正定机场

    13:04

    13:11

    4小时54分

    当天

    625公里

    D2004

    15

    保定东

    13:41

    13:45

    5小时31分

    当天

    730公里

    D2004

    16

    高碑店东

    14:03

    14:29

    5小时53分

    当天

    786公里

    D2004

    17

    北京西

    15:01

    终点站

    6小时51分

    当天

    869公里

    则根据附表有:

    1. (1) 小李要想到达北京用时最短,应该选择那列车?
    2. (2) 小李所选列车在这段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26. 如图所示,轿车甲以v1=90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A,B、C是平直公路上的三个位置。A,B相距50m,B、C相距20m

    1. (1) 求轿车申由A匀速行驶至B处所需要的时间t;
    2. (2) 若轿车甲行驶至A处时,驾驶员发现B处有超速拍照装置(限速70kmn),立即使一轿车减速,行驶3s后,速度减为v2=70km/h,这段时间内,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72km/h,请通过计算来判断轿车是否会因为超速而被拍照;
    3. (3) 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若另一辆轿车乙以速度v3也在上述公路上行驶,当行驶至A处时,驾驶员发现C处有障碍物,制动后轿车行驶60m刚好停在障碍物C前,若此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求制动前轿车乙的行驶速度v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