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省考卷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

更新时间:2019-12-05 浏览次数:30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 1. 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 (1) 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2)  ,人迹板桥。(温庭筠《商山早行》)
    3. (3)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以青天为友,把酒相问,显示出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气魄的语句是:?  。
    4. (4) 《醉翁亭记》欧阳修借“ ”两句表达了自己放情林木,醉意山水的心境。
  •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 tiáohé,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 (2) “强聒不舍”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    )。
      A . 态度强硬,强迫别人继续听 B . 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C . 孜孜不倦,勤奋学习,不知疲倦 D . 对受过苦难的人不舍弃
    3. (3) 语段中双引号的作用是(   )
      A . 表示引语 B . 表示否定和讽刺 C . 表示特定称谓 D . 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 3. 下面选项中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一致的是(    )。

    例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A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 .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C .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D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4. 下而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长春龙嘉机场T2航站楼全而已经启用,这是建设长春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B . 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C . 瓦,作为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最早使川于西周早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D . 英法联军攻人北京和圆明园,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
  • 5. 小明的国庆假期过得丰富多彩。10月1日观看了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10月2日观看了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10月7日和爷爷登山庆祝重阳节。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重阳节,除了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外,文人墨客多有吟咏书写重阳节对联之好,为这一传统节日增添了缕缕翰墨之香。为纪念这个节日,小明要选一副对联送给爷爷,下列对联中最合适的是(    )
      A . 天庭月华清辉千里,地上玉柱吉祥万家 B . 溪河携绿赏梨蕊,山野踏青寻杏花 C .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D .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2. (2) 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后,小明的爱国情绪高涨。他要在同学送的小国旗上签名。假如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如何劝阻他?
二、阅读
  • 6.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1)     文最能概括作者情怀的一个字是:
    2. (2) 各项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上下白/余小舟 B . 湖中人鸟声绝/四时 C . 未复有能其奇者/余舟一芥 D . 金陵人/是日更定矣
    3. (3) 作者写景采用了怎样的顺序突显西湖雪妆之神韵?
    4. (4) “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5. (5) 作者为何要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结束全文?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卯者,横豆石璧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①耳。尧殛②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凡大河③、漳水、滹沱、涿水④、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⑤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注释】①湮:积淀。②殛(jí):处死。③大河:指黄河。④滹(hū)沱、涿水:指水名。⑤岁:年

    1. (1) 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2. (2)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中海陆之间的变化。
    3. (3) 文中哪些内容能够证明“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
  •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仙女未曾下凡

    张大春

        仔细算来,大约就是这时节,我的老朋友郑安石所经营的法式餐厅刚好满三十年了。三十年觥筹交错之际,自然有很多故事。我常在午后或傍晚抽空去闲坐片刻,听他漫谈。有时事说过好几遍,讲的人不记得,听的人也不在乎,却颇有助于双方逐渐因年纪而退化的记忆。倒是最近,我头一次听他说起店里的“仙女下凡”。

        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冬之交,午后休闲时分,他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是位女士,言词间带着冒昧打扰的歉意,大约是担心安石把她当成穷极无聊、没事找事的闲人:“请问你们这里是长春藤吗?”“请问这是一家餐厅吗?”“请问你们的墙上是不是有一张画,画着一个仙女,手里拿着一枝玫瑰花?”

        安石告诉她:“没有仙女,但墙上是有一张画,画着个手拿玫瑰花的姑娘。”对方像是发现了什么惊人的秘密,立刻兴奋起来,随即告诉安石:她是一所幼儿园的园长,每天都要在午休之前为园中的二三十个小朋友读绘本故事。最近她读了一个绘本故事,描述的是在我们这个大城市里,有一家名叫“长春藤”的餐厅,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了一个手持玫瑰的仙女。这个仙女每天夜里过了十二点,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打开餐厅的大门,邀请路上过往的孤魂野鬼进来,飨以美食和好酒。那位幼儿园园长还订了一席餐饮,说要在圣诞节的晚上,招待全园的小朋友来长春藤餐厅亲眼看看仙女和她手上的玫瑰。

        到了日子,园长和孩子们都出现了。小朋友们都非常兴奋——故事里的角色和场景就在他们的眼前,每个人都不时地走近画像,数记着时间,争看子夜时分仙女是不是真的会从画中走下来。

        在我这听者主观的想法里,的确希望孩子们在子夜前就被爸妈带回家,否则仙女不下凡的场面一定很煞风景。然而,据安石的记忆,孩子们都撑过了十二点,也都明白了画自是画、姑娘自是姑娘、玫瑰自是玫瑰,而故事毕竟只是故事。安石则得到了园长馈赠的那本童话故事书的复印件,因为那本故事书园里只有一本,而市面上似乎找不到另一本了。

        据安石推测,那绘本的作者,应该是餐厅的一位顾客,在看了墙上的画之后,设想了这样一个故事,并且将之完成付梓。更有意思的是那位园长,她在为孩子们讲述这个仙女故事的时候,一定反复想象着餐厅的具体样态,也深信在我们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一定还存在着连孤魂野鬼都会感到幸福的温暧之地。十多年前,网络搜索尚未普及,她可能翻了电话潯或是问了查号台,就是为了让小朋友知道这个城市有这样一个地方。

        餐厅里的仙女没有从画里走出来。但是我想,小朋友们已经知道这个世界是有仙女的,从精神意义上说,那位园长和作者都是仙女。

    1. (1) “觥筹交错”一词出自哪篇课文?这个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 (2) 本文运用了倒叙的记叙方法。请按顺叙的记叙顺序把文中的情节补充完整。

      (A)→(B)→幼儿园园长想象餐厅的具体样态→(C)→幼儿园园长领孩子们亲自到餐厅孩子们观看画像后回家→园长送安石绘本的复印件→(D)

      A.       B.

      C.       D. 

    3. (3)     幼儿园园长招待全园的小朋友来长春藤餐厅的用意是什么?
    4. (4) 为什么说那位园长和绘本的作者都是仙女?(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陈鲁民

        ①我在大学任教,常有学生跟我探讨学习方法问题。有学生问:“我学习一向很努力,从不逃课,也不睡懒觉,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并不比别人少,可为哈学习成绩总也上不去?”我就提醒他,可能学习方法有问题,你肯努力很可贵,还要学会怎么样去努力,不妨看看班上那些学霸是怎样学习的.

        ②我认识不少作家,他们创作一直很勤奋,写了几十年,把人家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书了,可是一直没写出大名堂。冷眼旁观,究其原因,他们确实足够努力,却不会努力,譬如创作方向不对,写作方法保守,选题陈旧,不善于借鉴,不注意充电,只是闷头去写,结果费劲不小,收获太少,始终在三流作家的队伍里打转转。可见,努力固然是成功之基,但不会努力就好比在沙滩上盖大楼,任你怎样折腾也不会奏效的,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肯努力的人多如恒河之沙,成功的人却寥若晨星的原因。

        ③人常说“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结果远非如此。有的人确实是耕耘与收获成正比,立竿见影,汗洒在地上就见果实;有的人则付出五分、七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甚至颗粒无收的。差在哪里了?差在不会努力上了。

        ④不会努力的人,不注重方法,只知道使蛮劲,因而效率不高。譬如学习,悬梁刺股作为一种刻苦精神值得肯定,但作为方法则不敢恭维,都已经困倦到那种程度了,再学习还有效果吗?还不如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再去高效率地学习。反之,那些会学习的人,并不搞疲劳战术,该玩就玩,该睡就睡,因为方法得当,事半功倍,不显山不露水就成了别人遥不可及的学霸。

        ⑤不会努力的人,不注意方向,往往是一条道走到黑,看着执着,其实南辕北辙,最后白忙一场;会努力的人,善于变通,不认死理,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决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一旦发现方向不对,会及时进行调整,以顺应形势,与时俱进,做高效的俊杰。“飞人”博尔特,曾学过唱歌、板球、跳远等,后来他发现这都不是自己的长项,再努力也难出佳绩,就毅然改练短跑,结果仅练了两年,他的努力就使他脱颖而出,大放并彩,成了奥运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

        ⑥不会努力的人,不善于总结,虽然不吝惜汗水和时间,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却效率欠佳,读书就死读书、读死书.做事喜欢按部就班、墨守成规,常在竞争中败北;会努力的人,爱动脑筋,勇于创新,不做无用功,尤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他们也可能会打败仗,但绝不会在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⑦不会努力的人,不集中精神,无论学习还是做事,心猿意马,注意力分散,看似很努力,其实是心不在焉,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会努力的人,干什么都全神贯注,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十二分的认真,十二分的执着。丰子恺谈到老师弘一法师时说.他为什么能在音乐、绘画、书法、诗词、佛教那么多领域里都做到极致,原因无他,就是倾情投入,决不分心。

        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论是努力学习还是努力工作,都是一种美德。但现实生活中肯努力的人很多,会努力的人很少,而成功女神只青睐那些会努力的人。因而,每个渴望事业有成的人,不仅要肯努力,还要会努力、善努力。必须懂得这个道理:肯努力是一种态度,会努力是一种本事,肯努力加上会努力,方可踏上成功坦途。

    1. (1)     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
    2. (2)     作者认为“会努力的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3. (3) 文章第⑦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谈谈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 10. 班级开展《水浒传》知识竞赛,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面四位同学的发言,正确的是(    )
      A . 小明说:“鲁智深,绰号‘黑和尚’,豪爽仗义,粗中有细,为救助落难女子,大闹野猪林。” B . 小丽说:“林冲,绰号‘豹子头’,误人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忍气吞声,怀怒未发;手刃陆虞候,雪夜上梁山,奋起反抗,英雄本色。” C . 小方说:“石秀,绰号‘神行太保’,艺高胆大,舍生赴义,孤身劫法场,戚震大名府。” D . 小强说:“李逵,纬号‘黑旋风’,杀泼皮牛二,尽显粗野鲁莽;义夺快活林,只因疾恶如仇。”
    2. (2)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阅读时思考和记忆。请你按时问顺序梳理有关武松的情节,完成右侧的思维导图。

      相关情节:A.景阳冈打虎  B.血溅鸳鸯楼  C.结拜宋江  D.三山聚义上粱山

    3. (3) 你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武松?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 11. 家住四平的舅舅要带表弟到吉林市游玩,他们计划参观吉林市博物馆中的陨石博物馆。下面是“吉林市博物馆”公众号上的相关页面。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任务。

    1. (1) 舅舅在微信上告诉你,他要带身高1.1米的表弟参观吉林市博物馆陨石博物馆。请你帮他在网上预约两张11月4日的门票。你将如何回复舅舅?
    2. (2) 预约成功后,请你给舅舅写一个参观提醒。
  • 12.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庄严时刻

    (二)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虽有嘉肴》

    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

    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⑤行款格式规范。

    ⑥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