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三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

更新时间:2020-01-07 浏览次数:1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下列关于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成立于1949年,以苏联为首 B . 其成立标志着冷战局面形成 C . 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 D . 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轨道
  • 2. 在斯大林逝世后,推行一系列改革的继任者是(     )


    A . 列宁       B . 赫鲁晓夫       C . 戈尔巴乔夫       D . 叶利钦
  • 3. “敢于冲击体制先,小修小补难挽天。”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首先形成冲击的历史事件是(    )
    A . 赫鲁晓夫改革 B . 俄国二月革命 C . 勃列日涅夫改革 D . 列宁新经济政策
  • 4. 请你分析下表中的信息,与其最符合的一个主题应该是(    )

    原名

    新名

    更改时间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共和国

    1989年10月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罗马尼亚共和国

    1989年12月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1990年11月

    A . 美国竞选 B . 中东动荡 C . 苏联解体 D . 东欧剧变
  • 5. 东欧剧变的含义包括(    )

    ①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      ②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东欧各国经济上面临严重的困难           ④东欧各国政治上面临严重的困难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 6. 下列有关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苏联进行政治改革  ②苏联进行经济改革  ③八一九事件  ④苏联解体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④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①③④
  • 7.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到: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原因是(    )
    A . 苏联解体 B . 东欧剧变 C . 赫鲁晓夫改革 D . 美苏争霸
  • 8. 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
    A . 国家已经四分五裂 B .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局 C .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D . 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 9.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    )
    A . 资本主义优越于社会主义 B . 苏联模式的失败 C . 马列主义理论已经过时 D . 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二、非选择题:
  •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1) 结合材料一中的图(a)和图(b)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
    2. (2) 图(c)中赫鲁晓夫的墓碑由黑白两色的花岗石交叉在一起,“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是他最好的写照。从改革的角度谈谈你对他的评价。
    3. (3)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戈尔巴乔夫改革前,苏联面临怎样的形势?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材料三中的“某大国解体”有什么关系?
    4. (4)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都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