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城厢片五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19-11-11 浏览次数:2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b>选择题</b>
  • 1. 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耳濡目染了整个突发事件的过程,为警方调查事情的真相和迅速破案立下了汗马功劳。 B . 对于是否该关闭造纸厂这个问题,相关部门的领导多次协商,但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 . 树根在大地里面纵横交错,触类旁通 , 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D . 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起,断章取义 , 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可以在短时间积累很多知识,值得推广。
  • 2.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 . 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 .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勤政为民、恪尽职守、为老百姓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 D . 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虎妈猫爸》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捧,其原因是因为剧中反映的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接地气。 B .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 .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下,凭着青春的激情和对互联网新技术的敏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互联网+”创业的大军中。 D .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普遍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 4.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B . “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农事,“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C . 冰心和穆旦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 D . 古人把山的北向、水的南岸叫作“阴”,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阳"。如“阴阳割昏晓”的“阴”指泰山的北面。“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河阳”指黄河北岸。
二、<b>字词书写</b>
  • 5.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ēn:箴

    ①本义:竹制针灸用针;后引申为féng衣用的工具。

    ②<名词>劝告,劝诫。箴言,指劝诫的话。例:kuī视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③<动词>告诫。如《红楼梦》:贤袭人娇chēn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④古代一种文体,以告诫规劝为主。如:箴(míng,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

三、<b>句子默写</b>
  • 6. 填写下列诗句。
    1. (1) 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
    2. (2)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3) 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4. (4) 古人往往在写作时借用比喻来传情达意,如孔子在《论语·子罕》中用“。”来表达对人生世事变化之快的感慨。
四、<b>名著阅读</b>
  • 7. 结合你对《艾青诗选》的阅读,判断下面三首诗中哪一首是艾青的诗歌,并写出判断依据。

    【甲】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

    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

    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乙】

    四月的黄昏里

    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

    在峡谷低回

    在天空游移

    要是灵魂里溢满了回响

    又何必苦苦寻觅

    要歌唱你就歌唱吧 但请

    轻轻 轻轻 温柔地

    四月的黄昏

    仿佛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

    也许有一个约会

    至今尚未如期

    也许有一次热恋

    而不能相许

    要哭泣你就哭泣吧 让泪水

    流啊 流啊 默默地

    【丙】

    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五、<b>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声音

        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

        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

        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

        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

        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

        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

        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

        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

        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

        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

        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

        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

        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

        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

        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

        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

        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

        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

        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

    【注】①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②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

    1. (1) 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2. (2) 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悚然一惊→→百感交集

      变化原因:

    3. (3) 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4. (4) 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 (5) 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扫码风行,你还花“钱”吗?

        近年来,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各地,“扫码支付”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但是不论是我国还是世界各地,“扫码支付”的发展和普及依然有所不同。能够确定的是,这种“非现金支付”的方式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思考。

    【社会现象】

        很多人调侃,手机支付发展太过迅猛,有两类群体深受打击,一是乞丐。以前出门很多人都会备点零钱,当看到路上的乞丐,产生怜悯之心时,便会顺手将口袋中的零钱给乞丐。可是现在很多人随身都不带现金。二是小偷。人们不带钱包,小偷就无钱可偷;改偷手机吧,一个个走到哪儿都机不离手,哪有下手机会啊!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花“钱”不用现金是再普通不过的事。

        虽然“扫一扫”“刷一刷”发展越来越快,但仍有不少人习惯买东西付款时花“钱”。郝阿姨说,孩子多次教她用手机支付,但她都记不住操作,听了那么多被盗刷的新闻,自己担心上当受骗,还是感觉用现金安全。“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取点新钞票,包个现金大红包给孩子更喜庆,更能表达心意。”像郝阿姨这样的老年人,以及一些对新技术还不熟悉的人,觉得移动支付的操作方法还很复杂,相比传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金,只是账户数字的变化让他们缺乏安全感。

    【专家分析】

        “现金支付与非现金支付,其实各有利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现金不依赖于任何介质,不同于刷卡需要POS机、手机支付需要网络,现金使用起来更简单便捷。从现实情况看,还有不少人依赖现金支付,对一些中老年人以及农村或偏远地区的消费者来说,现金支付仍将是重要的支付方式。同时不可否认,现金在印制、运输、存储等方面与非现金支付相比确有其劣势。

        如今,不少人会遇到这种情况:买东西付款时,扫微信或支付宝经常会有优惠,但用现金基本上什么活动都没有,甚至还会有一些商贩直接明确表示“拒收现金”。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根据相关规定,现金是合法货币,商家不能强行要求消费者只能用某种支付方式,否则就是触犯法律的行为。

    【图表分析】

    【国际动态】

        北欧地区是无现金社会建设的先行者,瑞典、丹麦、芬兰是全球对现金依赖最低的国家。2015年,在这三个国家的零售消费交易中,只有6%通过现金结付,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为47%。除北欧地区外,欧洲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现金使用频率下降的趋势。英国自1988年以来,现金支付的比率下降了14个百分点。

        亚洲地区新加坡政府曾在2001年明确提出发展电子货币的最高目标,即建立“无现金社会”。印度莫迪政府2016年底发布著名的“废钞令”,规定在2017年3月31日后,正式废止旧版500卢比和1000卢比纸币。日本部分移动运营商也开发出了“手机钱包”,只要上传个人资料后就可使用,目前主要用于便利店和购买电车票。至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澳大利亚储备银行2017年计划推出新支付平台(NPP),旨在继续推动澳洲无现金社会建设。而美国,现金交易仍在日常支付中占据较大比重,移动支付发展较缓慢。2013年的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人逾四分之一的付账方式仍然是现金,并且国内民众中始终存在一股拒绝无现金社会的强大力量。

        可见,世界建设无现金社会的步伐日益加快,尤其以北欧、新加坡等地区为先。这些地区有几个共通之处,一是经济水平高,人均GDP和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国内消费欲望旺盛;二是国土面积不大,城乡差异、国内地区间差异较小,推行政策阻力较低;三是国民受教育程度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四是政府推动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行政阻力、法律阻力较小。

    1. (1)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通过写乞丐和小偷的事例,说明只要以后都是“非现金支付”,那么这两类人将会消失。 B . 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现金与非现金支付各有利弊,可推断这两种支付方式目前都有存在价值。 C . 从【图表分析】可发现,移动支付安全隐患种类多,危害大,不利于移动支付的可持续发展。 D . 对于“非现金支付”发展速度,欧美国家比亚洲国家发展地更加迅速,且更加有体系化。
    2. (2) 在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对“非现金支付”与“现金支付”的利弊产生了分歧。请结合上文【社会现象】【专家分析】和【图表分析】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正方:非现金支付比现金支付弊大于利

      反方:非现金支付比现金支付利大于弊

      观点1:现金不依赖于任何介质,现金使用起来更简单便捷。

      观点1:

      观点2:

      观点2:

      观点3:

      观点3:现金携带不方便。

    3. (3) 王奶奶在便利超市买了2罐牛奶,给了店家100元的纸币,店家借口说没钱找零,要求王奶奶扫码支付。请你结合上文,为王奶奶提供解决方案并说明理由。
    4. (4) 阅读上文后,请结合相关内容,为我国“非现金支付”的合理发展提出建议,不少于2条。
六、<b>文言文阅读</b>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父天复,行太仆卿。隆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太仆释归,先生如京讼冤。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辛未,登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万历己卯,教习内书堂。先生谓“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贤不肖为国治乱所系”。因取《中鉴录》谆谆诲之。丁亥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读。明年三月卒官,年五十一。

    (选自《明儒学案,有删减》)

    【乙】

        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长好读书。安人怜之,戒无溺苦于学。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总角时,岳岳负意气,数矢口谈时政得失,人物减否。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会杨忠慜谏死,公遥为诔词,慷慨泣下沾衿。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尝读书至朱子《格言篇》,辄乙其处而沉思。……有异母弟二人,太仆公病以属公。公扮之,恩义隆备。居常饭脱粟,衣洗补,而贩施宗党若弗及。盖公行益,力追古人。

    (选自《续藏书》,有删减)

    【注】①安人:指张元忭之母。②岳岳:锋芒毕露的样子。③杨忠慜(mǐn):明代大儒,谏臣。④诔(lěi):致悼词。⑤乙:读书时勾画记号。⑥扮(fěn):合并。

    1. (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取《中鉴录》

      ②三月

      ③安人

      ④病以

    2. (2) 文中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

      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

    3. (3) 小传讲求记述简略,但人物形象鲜明。【甲】【乙】两文在刻画张元忭这一人物时使用了不同描写方法,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简要评析。

      ①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

      ②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

    4. (4) 明代政治家王锡爵在为张元忭撰写的铭文中赞道:“尔贞尔介,而表正儒林。式如玉,式如全。”意思是,张元忭如金似玉的品性可做儒林的表率。结合上述诗、文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谈谈中国传统儒者有怎样的精神追求。
七、<b>诗歌鉴赏</b>
  •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南浦

    王安石

    南浦东风二月时,物华撩我有新诗。

    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

    【注】①南浦,在江西南昌西南,即“画栋朝飞南浦云”(《滕王阁序》)中的南浦。

    1. (1) “鸭绿”“鹅黄”分别指什么?请作具体说明。
    2. (2) 第二句“物华撩我有新诗”中的“撩”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八、<b>作文</b>
  • 12. (2018·宁波) 在信息交流日益便捷多元的今天,写纸质书信还有必要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100字左右。
  • 1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②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③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美·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那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③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