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二...

更新时间:2020-01-08 浏览次数:15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7高二上·桐城期中) 如图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F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B间作用力为f1 , B、C间作用力为f2 , 则f1和f2的大小为(  )

    A . f1=f2=0 B . f1=0,f2=F C . f1= ,f2= F D . f1=F,f2=0
  • 2. (2019高二下·淄川月考)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 时间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在 内(   )

    A .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 . 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 .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 . 甲、乙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6m
  • 3. (2019高二下·鹿泉月考) 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1的小球用轻绳跨过光滑的半圆形碗连接质量分别为m2和m3的物体,平衡时小球恰好与碗之间没有弹力作用,则m1、m2和m3的比值为(   )

    A . 1:2:3 B . 2:1:1 C . 2: :1 D . 2:1:
  • 4.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P,两长方体物块a和b叠放在P的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和b、b与P、P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1、f2和f3表示。则(   )

    A . f1=0,f2≠0,f3≠0 B . f1≠0,f2=0,f3=0 C . f1≠0,f2≠0,f3=0 D . f1≠0,f2≠0,f3≠0
  • 5. 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的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高度(   )

    A . 一定升高 B . 一定降低 C . 保持不变 D . 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 6. 如图所示,一固定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将一质量为m1的滑块套在杆上,通过轻绳悬挂一质量为m2的小球,滑块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和小球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a一起运动(未施加其它外力),此时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且β>α,不计空气阻力,则滑块的运动情况是(   )

    A . 沿着杆减速上滑 B . 沿着杆减速下滑 C . 沿着杆加速下滑 D . 沿着杆加速上滑
  • 7. (2016·吉林模拟)

    如图(a)所示,两段等长轻质细线将质量分别为m、 2m的小球A、B(均可视为质点)悬挂在O点,小球A受到水平向右的恒力F1的作用,小球B受到水平向左的恒力F2的作用,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的状态,小球B刚好位于O点正下方。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F1=4F2 B . F1=3F2 C . 2F1=3F2 D . 2F1=5F2
  •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粗糙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物体M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则在物块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 )

    A . 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不变 B . 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总小于(M+m)g C . 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先向右后向左 D . 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
  • 9. (2019高三上·龙湖月考) 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量为10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当人以440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的大小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的大小分别为(   )

    A . a=1.0m/s2 , F=260N B . a=1.0m/s2 , F=330N C . a=3.0m/s2 , F=110N D . a=3.0m/s2 , F=50N
二、多选题
  • 10.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五个力的作用 B . 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 C . 当F逐渐增大到 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 D . 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
  • 11. (2018高二上·会昌月考) 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P、Q和R,质量分别为m、2m和3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用大小为F的水平外力推动物块P,记R和Q之间相互作用力与Q与P之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之比为k。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则 B . ,则 C . ,则 D . ,则
  • 12. 如图(a),一长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上,t=0时,小物块以速度v0滑到长木板上,图(b)为物块与木板运动的v-t图像,图中t1、v0、v1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由此可求得( )

    A . 木板的长度 B . 物块与木板的质量之比 C .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D . 从t=0开始到t1时刻,木板获得的动能
三、实验题
  • 13. 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作0、1、2、3、4.量得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1=30.0mm,s2=36.1mm,s3=41.9mm,s4=48.0mm,则小车在0与1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的加速度为m/s2(小数点后保留2位)

  • 14. 某同学利用光电传感器设计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光电计时器、小钢球等.铁架台上端固定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小钢球被吸在电磁铁上,断电时,小钢球自由下落.

    1. (1) 先将光电门固定在A处,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0 , 量出小球释放点距A的距离为h0 , 测出小球的直径d(d远小于 h0).则小球运动到光电门处的瞬时速度v=,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 (2) 若某次实验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钢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0.5△t0 , 请你判断此时光电门距A处的距离△h=.(用(1)中所给字母表示)   
    3. (3) 由于直尺的长度限制,该同学改测光电门位置与其正上方固定点P(图中未画出)之间的距离h,并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移动光电门在竖直杆上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已知图象斜率为k,纵截距为b,根据图象可知重力加速度g=
四、解答题
  • 15. 一个倾角为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0=4.0m/s的初速度由底端沿斜面上滑,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若斜面足够长已知 ,g取10m/s2 , 求:
    1. (1) 小物块上滑的最大距离;
    2. (2) 小物块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 16. 如图所示,质量M= 4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6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2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 1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块始终没有离开小车,g取10m/s2 . 求:

    1. (1) 小物块没放在小车上,小车速度达到2m/s所需要的时间;
    2. (2) 小物块在小车上滑动的时间;
    3. (3) 要使物块始终没有离开小车,小车至少多长?
  • 17. 如图所示,物块A、B、C的质量分别为2m、2m、m,并均可视为质点,三个物块用轻绳通过轻质滑轮连接,在外力作用下现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块A置于地面,物块B与C、C到地面的距离均是L,现将三个物块由静止释放。若C与地面、B与C相碰后速度立即减为零,A距离滑轮足够远且不计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1) 刚释放时A的加速度大小及轻绳对A的拉力大小;
    2. (2) 物块A由最初位置上升的最大高度;
    3. (3) 若改变A的质量使系统由静止释放后物块C能落地且物块B与C不相碰,则A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
  • 18. 如图所示,长度l=18.75m的木板A置于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粗糙斜面上,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A的上表面由粗糙面bc和光滑面cd两段组成,bc段的长度为4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放在木板最上端的b点,物块B与木板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2=  现将A、B由静止开始释放,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已知木板A和物块B的质量相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

    1. (1) 物块B滑到木板上c点所需要的时间t1
    2. (2) 木板A速度减为零时,物块B的速度大小;
    3. (3) 物块B在木板A上运动的总时间t。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