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3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

更新时间:2019-10-23 浏览次数:32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9高二上·大庆期末) 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
    A . 年龄组成 B . 性别比例 C . 出生率、死亡率 D . 种群密度
  • 2. (2018高二上·桂林期中) 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 )

    A . 甲和乙 B . 乙和丙 C . D .
  • 3. (2019高二下·浙江月考) 观察下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种群呈现“J”形增长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天敌、食物充足、生存空间无限等 B . 呈现“S”形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先增加后减少 C .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形曲线 D . “J”形曲线代表的种群,种群数量不断增大且无K
  • 4. (2019高二下·石门期末) 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选择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的对象 B . 若标志重捕法被标记的对象易被天敌捕食,则实际种群密度低于计算结果 C . 调查某山坡上樟树的种群密度,应选择种群密度较大的区域进行调查 D . 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只计数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平均值即可
  • 5. (2019高二上·鹤岗期末)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 . 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 . 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 . 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 6. (2019高二上·大庆期末) 在一片约5 hm2的田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35只田鼠,分别作上标记,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40只田鼠,其中有8只是有标记的。由于田鼠被捕一次后有了警惕性,因此推测该田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只/ hm2)约为( )
    A . 略大于175 B . 略小于175 C . 略大于35 D . 略小于35
  • 7. (2018高二下·成都开学考) 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⑴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⑵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

    ⑶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再适合生存

    ⑷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

    A . 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 . 有两种说法正确 C . 有三种说法正确 D . 四种说法都正确
  • 8.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A . 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 . 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 . 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增加有关 D . 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 9. (2017高三上·新昌月考) 下列有关环境容纳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环境容纳量是由其有效资源决定的 B . 环境容纳量会根据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变化 C . 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D . 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某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 10. (2019高一下·郑州期末) 下列叙述中最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
    A . 某养殖场每年所增加的梅花鹿的数量 B . —亩大豆的年产量 C . 一片草地中,每平方米昆虫的数量 D . 某池塘每立方米鲤鱼的数量
  • 11. (2019高二上·长春期末)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 . 在丁的模型中处于图形底部的是幼年个体 C . 丙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 . 调查种群密度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 12. (2019高二上·大庆期末) 下图为种群特征概念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 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 B . 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C . 种群的c特征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D .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b特征,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 13. (2018·浙江选考)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 B . 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 C . 自然增长率小于1时种群的数量即开始减少 D . 年龄金字塔表示取样期间各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的比例
  • 14. (2019高三上·湖北开学考)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902265517

    图片_x0020_1553288496

    A . 题中调查大山雀的种群数量时用的是样方法 B . 第2~6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C . 第4年和第8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D . 10年内,第4年的种群数量最大
  • 15.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期末) 下图中关于“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B . 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C . 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D . 在t1时控制有害生物最有效
  • 16. (2019高三上·甘州期末) 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如图表示甲乙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 B . 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C .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 D . O~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 17. (2019高二上·鹤岗期末)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査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B . 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里一直呈“J”型增长 C . 由于存在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最减少 D . 第4年和第6年时,种群数量相等
二、综合题
  • 18.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其中(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 (2) 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3. (3) 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4. (4) 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
  • 19. (2017高二上·郑州开学考)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 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 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研究表明:该鱼在 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 3 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2. (2) 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该方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 (3) 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20. (2017高二上·大庆期中) 一调查小组对我国东部某地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 (1) 调查小组对某块荒地的几种常见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一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取样时关键要做到。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该入侵物种在入侵初期类似于型增长。

       年份

      植物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10.0

      9.2

      8.0

      6.8

      5.5

      3.0

      2.1

      1.1

      0.3

      0.1

      0.3

      0.6

      1.1

      1.5

      2.3

      3.0

      2.0

      0.4

      0

      0

    2. (2) 下面为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填“<”“=”或“>”)死亡率。15年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型。

  • 21. (2018高二上·长沙开学考) 某野外调查小组对某地区种群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了下面有关信息资料。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到一个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1. (1) 从曲线的走势来看,该种群刚迁入时,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增长期,曲线呈现出近似增长;当种群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环境条件有限,曲线呈现出增长;最后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
    2. (2) 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大约对应于图中的哪个点?
    3. (3) 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应如何捕捞使效益最高?
    4. (4) 某一地区2010年人口普查时有10万人,2011年比2010年增长1%。请预测按照此增长速率,2016年该地区的人口将有多少?(写出计算式即可)。在生物圈中,人口的K值是有限的。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沉重的压力。为此我们应采取对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