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10-29 浏览次数:303 类型:开学考试
一、语文知识积累
  • 1.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站在高山之(diān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pénɡ pài),掀起万丈狂(lán);浊流_________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成南北两面。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高山之(diān )    惊涛(pénɡ pài)    狂(lán)

    2. (2) 下划线字“劈”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B .
    3. (3) 填入文中横线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兔从狗窦入,。(汉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
    2. (2) 闲云潭影日悠悠,。(王勃《滕王阁诗》)
    3. (3) 荷风送香气,。(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 (4) ,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5. (5) ,俊逸鲍参军。(杜甫《春日忆李白》)
    6. (6) ,晓阴无赖似穷秋。(秦观《浣溪沙》)
    7. (7) ,晓月当空挂玉弓。(李贺《南园十六首》其六)
    8. (8) ,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9. (9) 思悠悠,恨悠悠,。(白居易《长相思》)
    10. (10) 欲持一瓢酒,。(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11. (11)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12. (12) 《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
    13. (13) 《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14. (14) 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3. 填空

    ①《论语》十二章。《论语》(学派)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并称为四书。

    ②《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字,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另七位是、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集中体现在作品《繁星》《春水》中。 B . 《散步》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双腿瘫痪,长年患病,但他一直在和病魔抗争。他戏言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作。 C .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D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 5.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没有提到长妈妈的一篇文章是(    )
    A . 《狗猫鼠》 B . 《五猖会》 C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D . 《藤野先生》
  • 6.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水浒传》给我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例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三调芭蕉扇等。 B . 《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琢",能把金箍棒一股脑儿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 C . 鲁迅先生称《世说新语》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其中的“谢女咏雪”、“子猷访戴”等故事,成为后世诗文常用典故。 D . 《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那个具有人情味的鬼----无常时,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 7.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 散文《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海伦凯勒。 B .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序、倒叙、插叙。 C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D .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是七言绝句。
  • 8.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 .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而作的。是一篇议论文。 B . 《植树的牧羊人》选自美国作家让乔诺的《植树的男人》。 C .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为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 D .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谆谆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 9. 名著阅读

    ①《昆虫记》是(国家)昆虫学家(人名)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科普巨著。

    ②《红星照耀中国》是(国家)记者(人名)深入延安,深入革命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二、现代文阅读
  • 10. 根据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阿尔及利亚人的鲜花

    玛格丽特·杜拉斯

        ①大概是十天前,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十点钟,在一个交叉路口,一个小伙子推着满满一手推车的鲜花,停了下来。他只有十几岁,衣衫褴褛,是一个年轻的阿尔及利亚人,偷偷摸摸地卖花,偷偷摸摸地讨生活。这个路口没有市场上管得紧。尽管如此,他多少还是有点惶惶不安。

        ②他停下还不到十分钟,一束花还没来得及卖出去,两位身着“便衣”的先生便朝他走来。这两个人是从楼后蹦出来的。他们在捕捉猎物,鼻子像猎犬一般敏锐,此时,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早晨,他们径直向猎物走去。

        ③证件?

        ④小伙子没有获准卖花的证件。

        ⑤于是,其中的一个人扑向手推车,把手向车下伸去——啊!他可真够有劲的!一下就把手推车掀翻了。肮脏而坚硬的马路顿时被初春刚刚盛开的鲜花遮盖。没有摄影师,因此没有人能再现这一幅满地落花的场景。这个只有十几岁的阿尔及利亚小伙子,被两位法兰西的代言人夹在中间,呆呆地望着那些鲜花,双眼湿润。一些汽车驶过,本能地绕开,他们不想轧碎那些花朵——这可是没有人阻止得了的。

        ⑥街上没有人出声,只有一位夫人说话了,她嚷道:“太好了!先生们,如果每次都这么干,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把这些渣滓给清除掉了!干得好!”

        ⑦然而从市场那头走来一位夫人,她静静地看了看那些花儿,看了看卖花的小“犯人”,还有那位欣喜若狂的夫人和两位“便衣”。接着,她未置一词,弯下腰去,捡起鲜花,朝年轻的阿尔及利亚人走去,付了钱。之后又是一位夫人,捡起鲜花,付了钱。然后又有四位夫人走了过来,弯下腰,捡起鲜花,付了钱。十五位,一共十五位夫人。谁也没有说一句话。两位“便衣”发怒了。可是他们又能怎么样呢?这些花儿就是卖的,他们总不能遏止市民买花儿的欲望吧!

        ⑧不到十分钟,地上的花儿都不见了。

    1.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 (2) 这篇文章以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主要用手法表现人物的美德。
    3. (3) 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这句话。

      她未置一词,弯下腰去,捡起鲜花,向年轻的阿尔及利亚人走去,付了钱。

    4. (4) 如果结尾改成“不知不觉间,两个'便服'也被众人的行为感动了,终于放了少年,临别时,只是叮嘱他尽快办一张鲜花准卖证。”好不好,为什么?
  • 11. 根据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①有一件事情使我感到迷惑。共产党人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呢?像其他许多人一样,我原以为他们一定是完全靠劫掠来维持生活。我已经说过,我发现这种臆想是错误的,因为我看到,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着手建设他们自己的自给经济,单单是这件事实,就能够使他们守住一个根据地而不怕敌人的封锁。此外,对于中国无产阶级军队能够靠几乎不能相信的极少经费活下去,我也是没有认识的。

        ②红军声称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枪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如果说这是难以置信的话,我可以作证,我所看到的正规军基本上是用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机关枪、步枪、自动步枪、毛瑟枪和山炮装备起来,这些武器都是大量地卖给南京政府的。

        ③我看见红军使用的唯一俄国制步枪,是一九一七年造的产品。我直接从几个前马鸿逵将军的士兵口中听到,这些步枪是从马的军队那里夺来的。而国民党手中的宁夏省残余部分的省主席马将军又是从冯玉祥将军那里把这些步枪接过手来的,冯将军在一九二四年统治过这个地区,曾从外蒙古得到一些武器。红军正规军不屑使用这些老式武器,我看见只有游击队的手中才有这种武器。

        ④我在苏区时,要想同俄国的武器来源发生任何接触,客观上是不可能的。红军为总数将近四十万的各种敌军所包围,而且敌人控制着每一条通向外蒙古、新疆或苏联的道路。别人老是指责他们从俄国那里得到武器,我想,要是有一些这样的武器居然从天而降,他们是乐意得到的。但是,只要看一看地图就十分明白,在中国共产党人往北方和西方扩大更多的面积以前,莫斯科没法供应任何定货,姑且假定莫斯科有意这么做,但那是大可怀疑的。

        ⑤第二,共产党没有高薪的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这是事实,而在其他的中国军队中,这些人侵吞了大部分军费。在军队和苏区中厉行节约。实际上,军队给人民造成的唯一负担,是必须供给他们吃穿。

        ⑥实际上,我已经说过,西北苏区占地面积相当于英国,它的全部预算当时每月只有三十二万美元!这个惊人的数目中将近百分之六十是用来维持武装部队的。财政人民委员林祖涵老先生为此感到很抱歉,但是说“在革命获得巩固以前,这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武装部队为数(不包括农民辅助部队)约四万人。这是在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以前的事情,此后红色区域大大扩大,西北的红军主力不久就接近九万人的总数了。

        ⑦统计数字就说到这里。但是要了解中国红军为什么能在这几年中维持下来,必须对他们的内在精神、士气斗志、训练方法有所了解。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政治和军事领导要有所了解。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 (1) 共产党人到底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请结合选文概括。
    2. (2) 第5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3. (3) 第七段说到“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政治和军事领导要有所了解”紧接着介绍了彭德怀,结合书中内容,简述彭德怀形象,至少两点。
三、古诗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释】 雪:指梨花。

    1. (1) 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 (2) 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文言文阅读
  • 13.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选自《世说新语》

    1.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

      ①为士               ②登车

      豫章太守            ④先看之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②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3. (3) 从本文可以看出陈仲举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作文
  • 14. 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受着世界的美好,享受着成长的快乐,也体验着深深浅浅的忧伤。回首过往,是否有某个时刻让你念念不忘?反思从前,是否有某些情景总萦绕心间?

    请以“那天,如果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