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2018-2019年小升初语文期末试题

更新时间:2019-10-10 浏览次数:312 类型:小升初真题
一、<b>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b><b></b>
  • 1. (2019五下·龙岗月考)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古典    戎妆    撕扯    狰拧 B . 驱逐    疾弛    机械    毯帽 C . 效率    柳絮    澄澈    拘束
  • 2. 经过老师的耐心劝导,她终于心情________了下来。(    )
    A . 安静 B . 平静
  • 3. 划线的词解释合适的是(    )

    A . 破旧 B . 衰败 C . 谦词,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 4. 依次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正确的选项是(     )。

    保护  保证  保障  保卫   保持  

    ①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________。

    ②青少年儿童要注意________视力。

    ③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都积极行动起来,_______和平。

    A . 保障  保持  保卫 B . 保证  保护  保卫 C . 保证  保持  保护
  • 5. 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

    A . 《左传》 B . 《汉书》 C . 《史记》 D . 《三国志》
  • 6. (2019·白云) 在争夺京张铁路修筑权时,“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错”在了(    )
    A . 低估中国人民,中国已有了自己的工程师。 B . 他们不应该要挟清政府,应与清政府好好商量。 C . 他们之间不该争夺,应该平分这个权利。
  • 7. 给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意思。(    )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A .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是不能忘怀的。 B .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能忘怀吗? C .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能忘怀。
  • 8. 依次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词语是(    )

    ①同学们都_______着早日与这位著名的作家见面。

    ②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_______着每一条缝隙。

    ③爸爸已经_______工作了12个小时,真辛苦。

    A . 盼望  搜寻  连续 B . 希望  搜寻  陆续 C . 盼望  搜索  连续
  • 9. (2017三上·盐田期末) 下列划线成语的运用有错误的是(    )
    A . 如果我们能像祖逖那样闻鸡起舞 , 坚持学习,成绩肯定能提高的。 B .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好暗号就能轻松找到丢失的东西。 C . 好汉查理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渴望已久的长刀。
  • 10. (2019·白云) 结合课文《鸟的天堂》内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意思是(    )
    A . 大榕树的叶子绿得发亮,每片绿叶上都有个小生命在微微颤动。 B . 大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翠色欲滴。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了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 11. 下列成语全部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    )
    A . 闻鸡起舞    三顾茅庐    望梅止渴    程门立雪 B . 精卫填海    画蛇添足    愚公移山    温故知新 C . 八仙过海    豁然开朗    面如土色    围魏救赵 D . 守株待兔    井底之蛙    诲人不倦    完璧归赵
  • 12. 默写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13. 法官:你把我们的总统称作什么?

    学生甲:伟大的指导者。

    法官:你犯了散布谣言罪。

    法官:那你又把总统称作了什么?

    学生乙:蠢货。

    法官:你犯了泄露国家机密罪。

    这则幽默,讽刺的对象和内容是(    )

    A . 法官的妄加罪名 B . 学生的信口开河 C . 学生的违法乱纪 D . 总统的昏庸无能
二、<b>阅读理解</b><b></b>
  • 14.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个清新的早晨,我按照爸爸特别的叮嘱,剪了一大把茉莉花带到医院去。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被跳入眼帘的情景怔住了:妈妈睡在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放  伏  枕)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照  探  伸)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1. (1) 选出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头(放  伏  枕)在     (照  探  伸)了进来

    2.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叮嘱——     怔住——

    3. (3) 我为什么怔住了?
    4. (4) 写出我看到的情景和我联想到的情景。
    5. (5) 文中作者用渲染环境,抒发感想,用等词把阳光写得像人一样有感情了。
  • 1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虫的村落(节选)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________。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________投以好奇的眼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________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1. (1) 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美丽——      闲谈——      疲倦——

    2. (2) 在片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①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投以好奇的眼光。

      ②甲虫音乐家们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3. (3)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这句话中“——”的作用是(    )
      A . 解释说明 B . 声音延长 C . 表示转折
    4. (4) 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片段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 比喻和拟人 B . 夸张和排比 C . 反问和比喻
    5. (5) 作者在片段中也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找出表现作者独特感受的语句。
  • 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溪水

        我们携着手走进林子,溪水漾着笑窝,似乎欢迎我们的身影。这道溪流,本来温柔得像少女般可爱,但不知何时流入深林,她的身体便被囚禁在重叠的浓翠中间。

        早晨时她不能向玫瑰色的朝阳微笑,深夜时不能和娟娟的月儿谈心,她明澈莹晶的眼波,渐渐变成忧郁的深蓝色,时时凄咽着忧伤的调子,她是如何的沉闷啊!在夏夜的时候。几番秋雨之后,溪水涨了几篙;早凋的梧揪,飞尽了翠叶:黄金色的晓霞,从杈桠树隙里,深入溪中;泼靛的波面,便泛出彩虹似的光。

        现在,水恢复从前的活泼和快乐了,一面疾忙的向前走着,一面还要和沿途遇见的落叶、枯枝……淘气。

        一张小小的红叶儿,听了狡猾的西风劝告,私下离开母亲出来顽玩,走到半路上,风偷偷儿的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里。

        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迷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漩涡里,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

        水是这样欢喜捉弄人的,但到坝塘边,她自己的磨难也来了。你记得么?坝下边不是有许多大石头,阻住水的去路。

        水初流到石头边时,还是不经意的涎着脸皮撒娇撒痴地要求石头放行,但石头却像没有耳朵似的,板着冷静的面孔,一点儿不理、于是水开始娇嗔起来了,拼命向石头冲突过去;冲突激烈时,浅碧的衣裳袒开了,漏出雪白的臂,肺叶收放,呼吸极其急促,发出怒吼的声音来,缕缕银丝头发,四散飞起。

        噼噼拍拍,温柔的巴掌,尽打在石头皱纹深陷的颊边,——她真的发怒了,不是儿戏。谁说石头是始终顽固的呢,巴掌来得狠了,也不得不低头躲避。

        她虽然得胜了,然而弄得异常疲倦,曳了浅碧的衣裳去时,我们还听见她继续的喘息声。

        我们到这树林中来,总要到这坝塘边观水石的争执,一坐总要一两个钟头。

    1. (1) 请根据语境推断“一面还要沿途和遇见的落叶、枯枝……淘气”中“淘气”一词的含义。
    2. (2) 第2自然段写溪水“如何的沉闷”,第3自然段写“恢复从前的活泼和快乐”,这里“沉闷”“活泼和快乐”的原因各是什么?
    3. (3) 水石争执时,水对石头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4. (4) 从最后一自然段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三、<b>作文</b><b ></b>
  • 17.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②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③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