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山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三)

更新时间:2017-06-23 浏览次数:1135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关于北京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新石器时代 B . 过着群居生活 C . 已经会人工取火 D . 会建造房屋
  • 2. (2016七上·吴中期末) 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 . 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 统一国家的建立
  • 3.

    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反映的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 4.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 )

    A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诗) B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诗) C . “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 . “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 5.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 . 秦朝﹣唐朝﹣西汉﹣隋朝 B . 秦朝﹣西汉﹣唐朝﹣西晋 C . 秦朝﹣西汉﹣北宋﹣唐朝 D . 隋朝﹣唐朝﹣北宋﹣南宋
  • 6.

    根据下面卡片内容判断,这部著作应是(    )

    A . 《三国演义》 B . 《水浒传》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 7. (2016八上·建湖期末) 《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是(    )

    A .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 赔款2100万元 C . 开放广州等五个通商口岸 D .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8. 下列内容能够体现李鸿章“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思想的是(    )

    A .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 筹建北洋海军 C . 创办福州船政局 D . 开办轮船招商局
  • 9. “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

    A . 推翻清朝统治 B . 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C .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D . 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 10.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  ②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围剿   ③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④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③①④
  • 11. 杨凯在《中国梦的方位》中说:“……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这里的“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是指(    )

    A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 D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2.

    如图所示为“江苏省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其印发的主要目的是(    )

    A .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B . 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 C . 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 . 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13. (2016九上·许昌期中) “在权力方面,人生来事儿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但站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印度,却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处于第一等级的是(  )

    A . 婆罗门 B . 吠舍 C . 刹帝利 D . 首陀罗
  • 14. 在16世纪到19世纪的三百多年间,茫茫的大西洋见证了“三角贸易”的罪恶活动。“三角贸易”中最具有悲惨性和血腥性的一段贸易航程是(    )

    A . 非洲﹣美洲 B . 美洲﹣非洲 C . 美洲﹣欧洲 D . 欧洲﹣非洲
  • 15. 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以下表格对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设计不正确的是(    )

    历史要素

    共同特征

    ①性质

    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②过程

    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国王

    ③结果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④作用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D .
  • 16. (2016九下·临河月考) 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 俄国1861年改革中提出“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 )

    A . 资金不足 B . 企业设备陈旧 C . 缺乏技术人才 D . 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 17. (2016九上·上蔡期末) “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二次大战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描述了(    )

    A . 美国的历史 B . 英国的历史 C . 法国的历史 D . 苏联的历史
  • 18.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 . 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 .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C . 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 . 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 19. (2017·无锡模拟) “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到同样的命运”这段引文中的“我”是(       )

    A . 波兰 B . 捷克斯洛伐克 C . 苏联 D . 德国
  • 20. (2017·无锡模拟) 既能在经济上稳定资本主义,防止西欧各国发生革命,又能达到控制对方的一箭双雕之计是(       )

    A . 冷战政策 B . 杜鲁门主义 C . 北约组织 D . 马歇尔计划
二、<b >非选择题</b>
  • 21.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1. (1) 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 (2) 淳于越、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唐太宗、元世祖、明太祖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各一例。

    4. (4) 这些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 22.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指日本)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材料二: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材料三:

    材料四:2017年4月21日,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团体“大家一起参拜靖国神社”约90名国会议员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参拜者主要包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辅佐官卫藤晟一,文部科学副大臣水落敏荣、自民党选举对策委员长古屋圭司、前冲绳和北方四岛担当大臣山口俊一,前国土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等。目前正值靖国神社的春季大祭,安倍晋三也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

    1. (1) 诗中的“危”指什么?

    2. (2) 材料二是哪一条约的部分内容?这一条约给当时的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3. (3) 图一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理由是什么?图二是日军哪一暴行的见证?图三反映的是日本向中国无条件投降,迫使日本投降的原因有哪些?

    4. (4) 如果你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就上述事件作出回应。

  • 23. 这个国家存在的时间也许还没有中国某个封建王朝存在的时间长久。可它在短短的200多年时间里,创造了诸多辉煌。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

    1. (1) 材料一出自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一部重要文献,它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这部文献是什么?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谁?他为美国人民作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裂开的房子”指什么?当时南北双方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3. (3) 林肯始终在最受美国人爱戴的总统评选中名列前茅。你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通过对美国历史的初步探究,请你简要归纳美国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