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9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0:文化与生活

更新时间:2019-06-14 浏览次数:35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9·全国Ⅰ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丹顶鹤象征着圣洁、高贵,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现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喜爱鹤、保护鹤。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    )

    ①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④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19·全国Ⅱ卷)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据此完成下题。
    1. (1)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规划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    )

      ①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

      ②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③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

      ④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规划要求,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②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解决矛盾的前提

      ③系统优化方法是着眼于事物整体性的重要方法论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19·北京) “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19·北京)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 .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 . 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 . 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5. (2019·江苏)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材料说明(    )
    A . 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 B . 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 C .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发展并享用文化 D .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二、材料分析题
  • 6. (2019·全国Ⅰ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1. (1) 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现点加以评析。
    2. (2) 保护、传承和利用传统村落需要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 (3) 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
  • 7. (2019·天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长期以来,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2019年2月,国家出台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对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有重要作用。

    材料二  2018年8月,京津冀等运河沿线八省市共同举办了“千年韵·万象河”大运河文化之旅主题活动。活动期间,人们通过活动官方账号了解大运河文化,看直播、刷视频,参与“我的运河故事”征集评选和大运河知识竞赛。主办方通过全媒体、多形式、多渠道深入挖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所蕴含的历文之化内涵,倾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品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向纵深发展。

    1. (1)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国家出台《规划纲要》的哲学依据。
    2. (2) 简要回答“千年韵·万象河”主题活动的文化价值。
  • 8. (2019·北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制定规划,谋定而动。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将民主和集中相结合,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从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到正在贯彻实施的“十三五规划”,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70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民主恳谈会”“参与式预算”等形式不断涌现,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格局正进一步形成。集中力量,办成大事。7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办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从“两弹一星”、神舟飞船等重大项目,到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从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到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逐渐赶上了工业化进程(如图1和图2所示),这是中国经济发生的一项历史性变化。

    材料三:“歌以咏志”,歌声承载着历史,歌声礼赞着时代,歌声放飞着梦想……70年长歌未央。《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出了石油工人投身祖国建设的豪迈,《在希望的田野上》反映了改革初期农民心底的喜悦,《幸福在哪里》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春天的故事》唱响了神州大地荡起的滚滚春潮,《不忘初心》情深意长、催人奋进……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更是响彻了大江南北。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的。
    2. (2) 从图3和图4中任选一幅,借助所选的图,运用经济知识,说明上述历史性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3. (3) 结合材料三,综合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歌以咏志”的理解。
  • 9. (2019·江苏) 皮影、剪纸、微雕……曾几何时,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乡村社会中人们的娱乐方式,而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它们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对此,有人心怀忧虑,呼吁要对其进行扶持和保护。但是也有人认为,社会已经变化,该消亡的会消亡,该新生的会新生,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拯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皮影等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2. (2)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相关原理,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