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2018-2019学年高二...

更新时间:2019-07-17 浏览次数:2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jiǎ)     洗(guàn)    两(yè)     羽而归(shā) B . (qì)      木(nà)      责(sè)     风沐雨(zhì) C . (chì)     梏(kù)      邪(bì)     岿然不动(guī) D . 笑(shěn)    噪(guō)     享(xīn)    怏怏不乐(yàng)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清明和重阳形成对举,都是大自然盛衰转捩的结点。眼下重阳又至,一道道重阳风景述说着人们辟邪求寿的生命祈愿。 B . 对于充斥我们生活的大量资讯,若只是浮光略影似地略读,未经充分辨别与吸收,毋庸置疑,容易使我们陷入“名词朗朗上口,光说不会做”,或是“张冠李戴,以讹传讹”的尴尬局面。 C . 当前的很多综艺节目都进入泛娱乐化模式的怪圈中,节目制作的时候往往过于浮躁,用刺激人们眼球、炒作的方式来获取收视率。 D . 突如奇来的高温瞬间催熟了树叶,使它们变得枯搞,那些树儿似乎顷刻间就抖落了一身的树叶,在泥土上铺上了它们黄澄澄的斗篷。
  • 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民主生活会应真正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千万不要流于形式,一些虚浮之徒借此大夸政绩得以上位,而敢说真话的有才能的人却被冷落,真可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B . 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发了一款“朕知道了!”胶带作为纪念品销售,当正襟危坐的皇帝皇后开始“萌萌哒”动起来,古董和文物也可以变得活泼有趣。 C . 南宋士大夫精神生活的新动向终究在明代蔚然成风,从而造就了一个“文人”与“官僚”分庭抗礼的文化时代。 D . 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 如果不加甄别,就可能在一次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宋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即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B . 署名毕阮的《续资治通鉴》较其他同类著作为优,然而本书之文字,似逊于《资治通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照录旧史原文较多,未加铬载,以致通畅流利不够。 C .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D . 当下,某些贪利之人故意损毁,思意抛扔甚至藏匿私用共享单车、电动车,这不仅破坏了城市文明的形象,更增加了企业成本。
二、<b >语言表达</b>
  • 5. 有时看到邻居们不太谦让、恶语伤人而影响团结,一人写了一副对联,没有直接批评却取得了给人教益的效果,邻居们看了都说好,其上联是“庭前广种虚心竹”,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庭前广种虚心竹

    下联: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最近,一种名为“夸夸群”的社文聊天群组在各大高校兴起。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3月12日,北青报记者搜索看到,包括上海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都建立了自己的夸夸群。而西安交大的夸夸群,群成员已经达到了1000人的上限。不少高校夸夸群中的“群规”就是可以随意夸,在群里,无论你说什么,都会收到其他群成员的疯狂夸奖。

    各类夸夸群在网路上引发热议。有人认为:“以前听说过有怼怼群,但是觉得夸夸群更好玩,大家都是互夸,觉得这种风气挺好的。如果觉得受到挫折,也可以在群里‘求夸’找到自信。”但在夸夸群受到追捧的同时,也有人觉得夸夸群“很假”,他(她)们认为在夸夸群内浮看到的夸奖都很亭,“很多都只是好玩,并没有真心夸奖,而且也不是所有行为都适合夸奖,面对压力时,我们更应该学会自我调节,用运动、园读等健康方式让自己放松。”

    1. (1) 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 (2) 针对上述“夸夸群”现象,写一段评述性的文字,不超过80字。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①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黎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②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频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夹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1. (1) 根据孔子对樊迟的回答,写出《知其不可而为之》中世人对孔子的评价的言论。
    2. (2) 结合两则材料回答,为何同为对“稼”的推崇,孔子肯定南宫适而批评樊迟呢?
三、<b >现代文阅读</b>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我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初期,对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用户而言,新兴媒介的作用,一是为找不到发表渠道的人提供了发表平台,形成志趣相投的交流图;二是为喜好通俗小说的读者提供便利、及时、海量、免费的阅读渠道。

          二十年来,网络文学已经渗透了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证实了“衣食无虞”之后,马斯洛需求层次金字塔结构的准确性。

          而在网络文学发展迅猛的繁荣背后,亦埋藏着不容忽视的重重隐忧。量多质低,有“高原”缺“高峰”,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和片面追求点击率等倾向,皆是对传统文学的损害。当然了,线上线下,精品总是难求,唯愿今后大浪淘沙,去芜存菁,一批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可以脱颖而出,讲好我们的“中国故事”。

    (摘编自《网络文学:这世界变化太快,一秒不跟进你就老了》)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艾瑞咨询《网文江湖群英谱一中国网络文学作者洞察报告2016年》)

    材料三

          由于原创文学网站建立了作家等级制度,高等级作者可以获得明星式的推广待遇,更容易被用户发现和接受。加上网络文学作品具有长期连载的特点,用户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阅读某作品,并成为作品甚至作者的忠实粉丝。用户具有粉丝的特质,就可以形成具有较强消费意愿和凝聚力的群体。用户粉丝化使得近四成用户愿意为作品内容付费,近六成用户愿意购买网络文学作品的周边产品。由于网络文学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年龄结构有较大差异,用户需求不再只局限于网络阅读本身。网络文学作品在漫画、有声读物、电台等领域的延展前景可观,这为网络文学产业链的整体延伸提供了用户基础。网结文学移动端阅读适应了用户对碎片化阅读、随时随地便携阅读的需求,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以及阅读软件研发的日益成熟,用户对移动端阅读的黏性大大增强。

    (摘编自《泛娱乐背景下网络文学全产业链研究》)

    材料四:

          网络文学已经突破传统文学成为现代文学中的流量担当,但是由于缺乏规范与监管,网络文学整体环境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不但影响了传统文学的纯洁性,也对整个文学体系存在消极影响。对此,网络文学发展中应当注重文学性,创作者应当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文化内涵。同时,网络平台也应当加强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审核,加强对网络文学作品发表、传播的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对于商业性网络文学作品,要避免大量同质化现象,抵制抄袭、烂俗作品。

          网络文学带给传统文学的除了挑战,也有积极影响。对文学有创作热情和兴趣的人,能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由的文学创作。传统文学也应当紧跟时代形势,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同时,网络文学突破了传统文学在文字、语法等方面的限制,更加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也是传统文学应当积极借鉴的。此外,传统文学也可以学习网络文学生活化等视角进行文学创作,这样也有利于贴近人们生活,获得更多的关注。

    (摘编自《浅谈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

    1. (1) 下列对材料中“网络文学”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的网络文学,主要是(大)学生在新兴媒体上发表作品。 B . 网络文学的发展证明了人们在衣食无忧后就会追求精神生活的观点的正确。 C . 网络文学由于缺乏规范和监管,影响了传统文学的纯洁性和未来的发展。 D . 网络文学多样的文学表达方式和生活化视角等会使其最终超越传统文学。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用户选择用移动端阅读网络文学的原因有移动端的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日益成熟,移动端能够满足碎片化阅读、便携阅读的需求等。 B . 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学发展迅猛,但也有数量多但质量不高的问题,不过假以时日,将会有一批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出现。 C . 2016年中国网文作者寻找写作灵感的方式主要有阅读、观看影视剧、增加见闻、旅游、与其他人交流等。 D . 网络平台对网络文学作品的审核不严格,对网络文学作品发表、传播的管理不够规范造成网络文学水平低下。
    3. (3) 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论述网络文学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宏伟计划

    〖日〗星新一

          三郎接受了R企业的就业考试,这一天,他正期待着考试的结果,R企业的经理上门来了。事出意外,三郎疑惑地问:“这,这……怎么?如果合格了发一封通知就行了,就是不合格,难道特意……”
          “不,你以最佳成绩通过了。因此,我们有一个特别委派。”

          话题似乎事关重大,三郎听得有些紧张:“是什么事?要是我能胜任……”

          “我们考虑不录取你,让你转去接受K企业的就业考试,你一定能通过的。”

          “怎么?K企业不是您那儿的竞争对手,而且对你保持着优势吗?我觉得如果能扭转这种局面很有意义,才投考您的企业,难道我这些打算……”

          经理微微一笑,促膝谈道:“你这番话颇有见识。正因为如此,一定要委派你。就像你讲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别说超过K企业,连赶也赶不上。现在需要一个人去刺探内募搜集情报。”

          “啊呵,当间谍潜进去?”

          “对了。你一定能干得出色。一旦成功,报酬不在话下,还立即给你要职。我也不催,你可以步步为营,花多长时间也不怕,小事情不报告也罢,免得为了价值不大的情报惹人怀疑,鸡飞蛋打。”

          “既然信任我,又这样叮嘱下来……”

          三郎被说动了,宏伟的计划就此开端。接受K企业的就业考试后,他成了那里的职员。

          不用说,进去头一年,是与企业的重要事物不沾边的。可是三郎不急不躁,只管坚持不懈地努力。他勤勉地处理工作,把争取上司和同僚的信任作为起点。在企业外面,三郎也洁身自好,循规蹈矩,避免引人注目。搞间谍工作务必早早站稳脚跟。

          普通的职员,到新环境里的第三年上就懈怠了,表现出嫌工作岗位乏味啦,怀疑自己的能力啦,或是一不顺心就一蹶不振的状态。三郎却做到了对工作热情不减。无论怎么说,他有自己明确的使命。周围谁都难以察觉,他竟扮演着可怕的角色。与其他人全不相同,他感到乐在其中。这样非但没有不满,工作着反而是享受,还得设法控制浮到脸上的微笑。

          出现了这样的干材,K企业没有置之不理,他很快就被提拔为科长,向机密靠近了一步。可是他仍然不动声色地安于职守,他深知如果这时暴露的话,将前功尽弃。

          三郎对待工作越发尽职。一次他检举了受贿对外泄密的下属职员,并立即将其解雇——要是容下这个人,自己费尽心机在长远计划下充当间谍潜伏的价值就失掉了。

          这些功绩是人们有目共睹的,从而使三郎备受信任。他深得人心,甚至董事也来为女儿提亲。要是推却,人家可能盘问理由产生疑窦。三郎便应承了——积极地应承下来。要掩护自己的真面目,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伪装了。干间谍非冷酷无情不可,凡是能利用的,就必须利用。何况董事的小姐相当美貌,性情也贤慧。

          三郎在家里也是好丈夫。要彻头彻尾瞒过敌人,得从身边做起。妻子回娘家时,满口夸奖三郎,这带来的好处自是不言而喻。

          三郎不知疲倦地埋头苦干,步步升高,终于接近了K企业的中枢;功到自然成,他年纪轻轻,就具备了出席董事会议的资格。

          三郎想,K企业的全貌大致能摸清了,及早告一段落,归纳一份报告回R企业去也行了可是又一转念:好容易熬到这一步,再坚持一段,说不定还能取得更大成果。三郎选择了后一条路。

          功德圆满的一天终于来到了,他熬到了能知悉K企业一切机密的地位——当上了社长。

          同业中,都称他是凭实干崭露头角的年轻经理。当然,他不仅能够知悉一切秘密,而且可以随心所欲地经营管理。

          “K企业的兴衰,都在我的操纵下,就如此巧妙地让他倒闭,我的使命便顺利结束了。”

          他心中嘀咕行动的方向:

          “……可我干吗非要毁灭它呢?这是我多年含辛茹苦取得的成果,换取一星半点的报酬实在不值,就算回去当董事又怎么样,哪怕被指定做候补经理也得不偿失。”

          在他的心目里,冷酷无情的生存法则已经根深蒂固。

          另一面,R企业是在欢欣鼓舞地静观待变,然而时光荏苒,仍见不到任何反映,私下去联络,答复只是冰冷的沉默。

          R企业恼羞成怒,到处散布说,K企业的经理是我们的奸细。这本来不是虚构而是事实,收效却事与愿违。

          K企业的职员听到后,反而激发了敌忾之心,在新经理治理下奋发图强,激烈竞争的结果,终于导致了R企业的倒闻。

    1. (1) 结合情节发展,请用五个关键词概括三郎在故事中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
    2. (2) 小说采取第几人称的写法?说说这样写的妙处。
    3. (3) 赏析文中划横线的段落。
    4. (4) 结合全文分析结尾的艺术效果,谈谈你对结尾部分三郎做出这样选择的看法。
四、<b >文言文阅读</b>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投知己书

    [宋]张耒

          五月日,某谨仆夫百拜献书某官:某闻古之致精竭思以事一艺,而其志不分者,其心之所思,意之所感,必能自达于其技,使人观其动作变态,而得其悲欢好忌之微情。故工乐者能使喜悭见于其声,工舞者能使欣成见于其容 , 当其情见于物而意泄于外也,盖虽欲自掩而不可得。普伯牙之所好者琴耳,钟子期坐而听之,而伯牙不能藏其微情。夫伯牙之情,岂与琴谍哉?惟其专意一心事其枝,故意之所动,默然相授而不自知也。

          某不幸少苦贫贱,十有七岁而亲病,又二年而亲丧。既仕而困于州县者,十有二年矣。其煎熬逼迫之情,都塞情感之气,盈心满怀。而又饥寒困穷,就食以活其妻挚者,往来奔走率常数千里。计其安居饱燠 ,脱忧危解逼仄 ,扬眉开口无事一笑者,百分之中不占其一。又观一世之情,其所矜尚可以自振于贫贱厄穷者,某素于其身无有其一。故虽出仕四方,而门单族薄,执版拜以见大吏,大则骂辱诟责,小则诘问凌侮。其穷愁困塞有不可胜言者,又岂独此哉!

          古之能为文章者,大率穷人之词十居其九。盖其心之所激者,既已阻遏望富而不得肆,独发于言语文章,无掩其口而宣之者。庶几可以舒其情,以自慰于寂寞之滨耳。如某之穷者,亦可谓之极矣。其平生之区区 , 既尝自致其工于此,而又遗会穷厄,投其所便。故朝夕所接,事物百态,长歌恸哭,诟骂怨怒,可喜可骇,可爱可愚,饰然文,若有所得。某之于丈,虽不可谓之工,热其用心,亦已专矣。

          伏惟某官以文章学术暴著天下,方为朝廷训词之臣,而不麟之文尝欲与。人谁不欲自达于世之显人,而某自顾所藏,无一而可,敢书其平日之文与诗几六十卷,以导左右,伏惟闲暇而赐观焉。则某之精诚,虽欲毫发自伏,而不可得矣,公亦念之耶?

    (选自《张来集》,有删改)

    【注】①燠(yù):暖。②通仄:窘追。

    1.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得其悲欢好恶之微情        逆:推测 B . 执版拜以见大吏              趋:小步快走 C . 其平生之区区                  区区:情义诚挚悬切 D . 而不膜之文尝欲与            奖:勉励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某谨仆夫百拜献书某官        击沛公于坐 B . 惟其专意一心事其技          日削月割,趋于亡 C . 脱忧危解逼仄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 . 沛然文                      然微以自文君亲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作者写给朝廷某官的一封书信,文中就“发愤著书”“穷而后工”的观点进行了细致而深刻的阐述,并直截了当地向某官表达了提携自己的愿望。 B . 借伯牙鼓琴而子期知音的典故,说明技艺的精湛在于专注。当人真正达于专注的境界,就会“情见于物而意泄于外”,使创作者与接受者有不期而遇的情感交流。 C . 作者自陈遍历生活的艰辛折磨,遍观古今文章,“大率穷人之词十居其九”,认为文章写作有舒忧慰藉的功能,困穷之境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发愤创作。 D . 本文语言朴实,风格平易。作者认为文章是生活体验的真实表现,要注重对个人主观感受的抒写,体现了对文学真实性的重视和对充实自然的文风的倡导。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工乐者能使喜慍见于其声,工舞者能使欣戚见子其容

      ②某之于文,虽不可谓之工,然其用心,亦已专矣。

五、<b >诗歌鉴赏</b>
  • 11.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浅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

    可怜 人意,薄于云水,佳会更难重。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 番同。

    【注】①可怜:可叹,②者:同“这”。

    1. (1) 词人用自然之景表达出词人 的情感。
    2. (2) 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六、<b >句子默写</b>
  • 1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1) 元嘉草草。(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2)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琵琶行(并序)》)
    3. (3) 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苏轼《赤壁赋》)
    4. (4) 子曰:“为政以德,。”(《为政以德》)
    5. (5) 颜渊喟然叹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高山仰止》)
七、<b >材料作文</b>
  • 13.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龙应台说: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个人的整体气质,是人前人后的所有教养,原则、规范的展现。的确,真正的文化是一个人的素养,体现其对待周遭的态度,其实这几点都离不开“尊重”二字,唯有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自然,才能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