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7-12 浏览次数:50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A . A    B . B    C . C    D . D
  • 2. 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
    A . HNO3 B . CaCO3 C . SO2 D . NH3·H2O
  • 3. 下列过程中吸热的是(    )
    A . 生石灰溶于水 B . 乙醇燃烧 C . 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 D . 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
  • 4. 下列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
    A . NH3 B . SO2 C . HCl D . CO2
  • 5. 海水中有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仅通过物理方法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A . 氯气 B . 淡水 C . 烧碱 D .
  • 6. 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核素 L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原子序数为116 B . 中子数为177 C . 核外电子数为116 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
  • 7. 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气是一种弱碱 B . 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 C . 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解 D . 氨水中共有三种粒子
  • 8. 下列四种酸跟锌片反应,起始时生成H2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10℃20mL3mol/L的盐酸 B . 10℃40mL3mol/L的盐酸 C . 20℃20mL2mol/L的硫酸 D . 20℃20mL4mol/L的硝酸
  • 9.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 B . C . D .
  • 10. 磷精矿粉酸浸时发生反应:2Ca5(PO4)3(OH)+3H2O+10H2SO4 10CaSO4·0.5H2O+6H3PO4。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 硫酸酸性比磷酸强 C . Ca5(PO4)3(OH)是牙釉质的主要成分,易溶于水 D . S、P同主族,S的非金属性更强
  • 11. 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硅反应:SiO2+2OH-=SiO32-+H2O B . 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NH4++OH- C . 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 . 大理石与醋酸反应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
  • 12. 金属(M)-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属M作电池负极 B . M2+移向金属(M)电极 C .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 D . 电池反应为2M+O2+2H2O=2M(OH)2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D2互为同位素 B . CH3CH2CH2CH2CH3和CH3CH2CH(CH3)2互为同素异形体 C . 为同一物质 D . CH3CH2OH和CH2OHCHOHCH2OH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互为同系物
  • 14. 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A . H2O是液体,H2S常温下是气体 B . 硫化氢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变浑浊 C . 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 D . O2和H2化合比S和H2化合容易
  • 15. 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 有还原性

    B

    H2S 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 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 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 H2SiO3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W与Y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Y<Z<W B . 由Y、Z组成的化合物是两性氧化物 C .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D . 由X、Y组成的化合物只有两种
  • 17.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 CH4+CO2→CH3COOH过程中,只有C-H键发生断裂 C .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 . 催化剂加快了该反应的速率
  • 18. 反应N2(g)+3H2(g) 2NH3(g) △H<0,若在恒压绝热的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 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 B .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 . 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 D . 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
  • 19.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molCH4与1.0mol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B . 22.4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A C . 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 . 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 20. 某同学通过如下流程制备氧化亚铜:

    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稀硫酸:Cu2O+2H+=Cu2++Cu+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步骤②SO2可用Na2SO3替换 B . 步骤③中为防止CuCl被氧化,可用SO2水溶液洗涤 C . 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2OH-=Cu2O+2Cl-+H2O D . 如果Cu2O试样中混有CuCl和CuO杂质,用足量稀硫酸与Cu2O试样充分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可计算试样纯度
  • 21. 恒温下,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n(SO2)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n(SO2)/mol

    0.20

    0.16

    0.13

    0.11

    0.08

    0.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进行到第3分钟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B . 若要提高SO2的转化率,可用空气代替纯氧气并鼓入过量空气 C . 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用SO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min) D . 容器内达到平衡状态时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5∶4
二、填空题
  • 22. 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X

    Y


    Q



    Z

    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1) Q的单质常用于制作半导体,则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 (2) X的最低价氢化物的结构式为
    3. (3) Q、X、Z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4. (4) 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任写一种的化学式)。
    5. (5) X的简单氢化物与Y的单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
  • 23. 模拟石油深加工合成CH2=CHCOOCH2CH3(丙烯酸乙酯)等物质的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能催熟水果,则A的名称为
    2. (2) B的结构简式为
    3. (3) 苯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为
    4. (4) 石蜡油分解生成丙烯的同时,还会生成一种烷烃,该烷烃有种同分异构体。
    5. (5) 写出由丙烯酸生成丙烯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
  • 24. 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CH4(g)+CO2(g) 2CO(g)+2H2(g)。
    1. (1) 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H

      C=O

      H-H

      C≡O(CO)

      键能/kJ·mol-1

      413

      745

      436

      1075

      则该反应的△H=kJ·mol-1

    2. (2) 为了加快该反应的速率,可以进行的措施是(_____)。
      A . 恒温恒压下,按原比例充入CH4、CO2 B . 恒温下,缩小容器体积 C . 增大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 D . 降低温度
    3. (3) 恒温下,向2L体积恒定的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CH4 , 使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经tmin后,测得CO有amol,则v(CO2)=。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一定                    B.容器内CO2、CH4的浓度之比为1∶1

      C.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保持一定                D.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一定

    4. (4) 用甲烷作燃料的碱性燃料电池中,电极材料为多孔惰性金属电极,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5. 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D为硫酸,则B的化学式是
    2. (2) 若D为硝酸,则C的颜色为;C转化为B的反应方程式为
    3. (3) 欲分离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4. (4) 有一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取出100mL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93.2g沉淀:滤液与4mol/LNaOH溶液反应,消耗400mLNaOH溶液时恰好完全中和。计算可得:

      ①混合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另取100mL原混合溶液稀释至200mL,成为稀酸,加入44.8g铜粉共热,收集到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四、实验题
  • 26. 为了探究氨、乙醇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请回答:

    1. (1) 仪器B的名称为
    2. (2) 为快速制备氨气,A中应加入的试剂为,B中应放入的试剂为
    3. (3) 若A中加入乙醇,B中加入生石灰,C中加入无水硫酸铜,反应一段时间后,C中的现象为。经检测反应中既生成了乙醛,又生成了少量乙酸。请写出乙醇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4. (4) 在(3)中实验里,某同学为检验尾气中是否含有乙醇,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填“甲”或“乙”);实验时应先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观察到铜丝由黑渐渐变红,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并简述其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