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枣庄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

更新时间:2019-06-11 浏览次数:29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为铸造一个国力强盛的王朝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不包括(   )
    A . 编订户籍 B . 统一南北币制 C . 加强中央集权 D . 三次征辽东
  • 2. 《资治通鉴》载唐太宗“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秉持这一用人理念,唐太宗大胆任用(   )
    A . 魏征 B . 姚崇 C . 宋骤 D . 杨国忠
  • 3.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说:“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以下隋唐时期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做不到这一点的是(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武则天
  • 4. “科举取士”是隋唐时期对封建时代作出的巨大贡献之一,关于它的发展,以下说法正确(   )
    A . 这种选官方式看重门第不注重才能 B . 隋场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C . 武则天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D . 唐玄宗时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5. “安史之乱”之后,安史旧将和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   )
    A . “贞观之治”局面 B . “开元盛世”局面 C . “天宝危机”局面 D . “藩镇割据”局面
  • 6.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下图人物青年时代壮志凌云的一首诗,他是(   )

    A . 安禄山 B . 史思明 C . 黄巢 D . 朱温
  • 7.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当时社会始终客观存在的一个必然趋势是(   )
    A . 统一 B . 分裂 C . 民族融合 D . 农民起义
  • 8. 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由此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
    A .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B . 提升武将的政治地位 C .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D .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 9. 宋太祖认为宰相权利过大,威胁皇权,为此他(   )
    A . 创建三省六部制 B . 削减宰相数量只留一个宰相 C . 简化宰相机构,集中军、政、财权 D . 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 10. 读书越来越成为当今教育界一个重要的话题,越来越多的教育精英推广读书,在宋朝时,全国范围也兴起浓厚的读书风气,这得益于(   )
    A .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科举制发展 B . 宋朝武将地位特别高 C . 宋朝社会人民素质高 D . 宋朝科技发达促进教育发展
  • 11. 每一个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领路人,10世纪初,契丹族的领路人是(   )
    A . 赵匡胤 B . 元昊 C . 耶律阿保机 D . 赵普
  • 12. 中华民族搁置争议,着眼大局,互相尊重,合作共赢,为宋、辽两国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发展机会,使得人民得以休息养生,安度和平岁月的历史事件是(   )
    A . 澶渊之盟 B . 割让燕云十六州 C . 宋太祖北伐契丹 D . 宋太宗北伐辽国
  • 13. 下列关于北宋与西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北宋攻打西夏屡屡获胜 B . 宋夏议和后,西夏向宋称臣 C . 西夏给宋缴纳岁币 D . 议和后宋夏不发展边界贸易
  • 14. 下图为火炕结构示意图,它是我国古代生活在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一带的少数民族人民冬季取暖神器,沿用至今,这个少数民族是方砖火墙(   )

    A . 契丹 B . 党项 C . 突厥 D . 女真
  • 15. 12世纪时,有个朝廷本想借别人东风收复失地,结果引狼入室,把自己的两个皇帝坑进去,被俘成囚,客死异乡。这个朝廷是烟道青石板(   )
    A . 金朝 B . 辽朝 C . 北宋 D . 南宋
  • 16. 著名抗金将领岳飞领导“岳家军”大败金军主力的地点是(   )
    A . 临安 B . 郾城 C . 大散关 D . 淮水
  • 17.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政府提倡,品种改良,使产量跃居首位的粮食作物是(   )
    A . 小麦 B . 高梁 C . 水稻 D . 大豆
  • 18. 宋代时期,我国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主要表现不包括(   )
    A .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B . 设计科学还配备指南针 C . 载重大设置水密隔舱增强抗沉性 D . 全部使用钢铁造船
  • 19. 宋代海外贸易非常繁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为加强管理设置(   )
    A . 市舶司 B . 转运使 C . 通判 D . 度支、盐铁、户部三司
  • 20. 铁木真经历许多磨难切身感悟到,能给草原带来和平,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唯一途径是(   )
    A . 各部落统一起来 B . 不断迁徙 C . 发展海外贸易 D . 发展商业
  • 21. 下列关于蒙古(元)统一全国的进程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A . 灭西夏一改国号元一灭南宋→灭金 B . 灭西夏一灭金一灭南宋→改国号元 C . 灭西夏一灭金一改国号元一灭南宋 D . 改国号元一灭西夏一灭金一灭南宋
  • 22. 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是(   )
    A . 寇准 B . 文天祥 C . 秦松 D . 忽必烈
  • 2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是(   )
    A . 辽朝 B . 金朝 C . 西夏 D . 元朝
  • 24.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全国除直属中央的“腹里”外,设置十个行省,其中不含(   )
    A . 山东 B . 岭北 C . 江浙 D . 湖广
  • 25. 元朝时设置由宣政院直接统辖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是为了管理(   )
    A . 台湾 B . 新疆 C . 西藏 D . 云南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包容度高的大唐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目光。

    材料一:左图是唐代章怀太子(武则天儿子李贤)墓壁画《客使图》,画面上有六个人物,左边三位是唐朝外交事务官员,右边三个分别是来自东罗马帝国、新罗、韩锡的使臣。

    —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史家小学《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博悟之旅》

    材料二:唐代的诗人外号特别多,基本上都是诗X,比如下图

    飘逸洒脱浪漫

    反映历史真情实况

    揭示统治者的腐化人民疾苦

    材料三: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的《条侄文稿》于2019年1月16到1月24日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了,这一消息一出,很多中国书法爱好者前去观摩,一睹《祭侄文稿》的真容,对于书法爱好者们来说这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一摘编自今日头条

    材料四:下图是东晋高僧法显所著的《佛国记》(又名《法显传》)。399年,六十多岁的他从长安出发,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天国竺,成为我国最早到达印度的僧人。归国后完成这一经典之作。

    —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史家小学《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博悟之旅》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何?
    2. (2) 根据所学分析是什么吸引了材料一中三个国家的目光,从而派使臣来大唐?
    3. (3) 请根据这三位诗人的诗歌特点写出他们的名字。
    4. (4) 你能写出上述三位诗人的任意一句诗吗?
    5. (5) 材料三写出“天下第二行书”的书法家另一部更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颜氏家庙碑》,你知道他是谁吗?你还知道唐代哪位著名的书法家?
    6. (6) 请问大唐贞观年间,同样历经磨难到达天竺取经的高僧是?他留下的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是?
    7. (7) 唐朝时,虽屡次失败乃至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仍矢志不渝继续东渡传播佛法的高僧是?他六次东渡的目的地是。
    8. (8) 从以上三位高僧身上你能学到哪些高贵品质?
  • 27. 宋元时期,都市繁华,文化昌盛,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宋代跳鞠钢镜

    材料一: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就鞠运动得到了极大地发展。这一时期,就鞠更容易踢出花样,观赏性趣味性更强了。

    —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史家小学《写给孩子的传统文化·博悟之旅》

    材料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理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精檐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爵江月。

    材料三:关汉卿创作的杂剧是反映妇女悲惨命运并大力颂扬女性在抗争中的智慧和胆略的爱情风月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1. (1)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宋代专门表演蹴鞠等娱乐活动的圈子被称为什么?这些圈子存在于一些大都市里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这些场所被称为什么?
    2. (2) 你知道宋元时期都有哪三座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3. (3) 根据材料一分析,宋代蹴鞠运动极大发展的原因。
    4. (4) 材料二中的“念奴娇”是这首词的什么?你知道这首词是谁创作的吗?根据此作你能分析出这位词人的词作有什么风格。
    5. (5) 你还知道宋代有哪些著名的词人,任举两例?
    6. (6) 材料三中关汉卿创作的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最典型的代表作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