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

更新时间:2019-06-20 浏览次数:38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 1. 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约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个陶杯(见下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的是(   )

    A . 山东龙山是中华文明起源地 B . 炎黄二帝热衷陶器酒器制作 C . 当时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D . 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2. 联合国大厦三楼大厅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你不想别人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该法则与哪一家学派观点最接近(   )
    A . 墨家 B . 法家 C . 儒家 D . 道家
  • 3. “在宰相制度的变革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宰相的人数增加,形成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集体权力,对皇权的制约有所加强”。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
    A . 秦朝三公九卿制 B . 汉朝郡国并行制 C . 唐朝三省六部制 D . 明朝的内阁制度
  • 4.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

    A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且更迭频繁
  • 5. 下图是李山同学所做的学习笔记。这篇学习笔记的主题是(   )

    A . 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B . 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 .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D . 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 6. 潘飞声诗云:“牙山险失折旗杠,平壤三军决击撞。……太息沉舟惟邓禹,忠魂肯逐怒涛降。”该诗所描述的是(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中日甲午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下图是金观涛、刘青峰所著《观念史研究》中的示意图。该图统计了 1890-1898年间,各大媒体宣传“维新”一词的数量。对此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师夷长技思想的开始出现 B . 维新思想是当时唯一进步思想 C . 救亡图存思想的迅速传播 D . 民主科学思想已得到广泛传播
  • 8. 下表是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在不同年代的增幅对比,表中1895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民族工业的增幅前后差异较大,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清政府对民间设工厂的态度不同 B . 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思潮不同 C . 北洋政府对外来侵略的态度不同 D . 国民革命前后的政治环境不同
  • 9.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追忆一百二十多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
    A . 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 D .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宪法
  • 10. 下列选项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 辛亥革命形势图 B . 北伐战争形势图 C . 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D .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形势图
  • 11. “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地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反映了20世纪40年代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 . 争取民主,实现和平 B . 节制资本,平均地权 C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12. “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为以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材料中的“此役”是指(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3.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某份文件的“序言”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下列有关这份“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 . 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总结 C .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D . 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 14. 分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 . 新中国完成土地改革 D .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 15.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提是(   )
    A . 实现直接“三通” B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 . 实行“一国两制”构想
  • 16. 如图画作是《花园中的圣母》(1506年)。画中圣母侧身而坐,照看着两个正在嬉戏的孩子,洋溢着人世间的幸福美好。这反映了(   )

    A . 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复兴 B . 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 C . 启蒙思想正在悄然兴起 D . 与梵高相同的绘画艺术
  • 17. “经过差不多70年的努力,葡萄牙人终于从非洲最北端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达最南端,其中的艰难险阻是难以想象的……进人印度洋后,下面的路程就比较顺利了,随后葡萄牙人依靠阿拉伯人的帮助很快来到东方。”材料中“来到东方”的葡萄牙人是(   )
    A . 迪亚士 B . 哥伦布 C . 达·伽马 D . 麦哲伦
  • 18.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能为上述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A . 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B . 牛顿提出经典力学体系 C . 瓦特改良蒸汽机 D .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 19. 正如恩格斯说的一样“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重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仗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据此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   )
    A . 扩大了法国的疆域 B .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C . 稳定了法国的政局 D .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 20. 下表为1880-1913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对上表分析正确的是(    )

    ①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

    ②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③美德在制造业上已超过英法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这种变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1. 老革命家吴玉章在日记中写道:“从前我在法国接触了社会主义各种思想流派,深深为社会主义理想所吸引。今天这个理想居然在一个大国内开始实现了,心中感到无限兴奋和鼓舞。”使他“兴奋和鼓舞”的是(   )
    A . 《共产党宣言》发表 B . 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C . 武昌起义取得成功 D .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 22. 地图(如下)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 世界大战规模扩大 B .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C . 反法西斯战争出现转折 D . 反法西斯战争赢得胜利
  • 23. 沃尔特·拉费伯尔在《美国、俄国的冷战》一书中写道,杜鲁门“进入白宫仅24小时,这位新总统就自信满满地告知国务卿,‘我们必须针锋相对地对付俄国人。’”,此后,美国采取的对付苏联的经济措施是(   )
    A . 出台“杜鲁门主义” B . 建立北约组织 C . 实施“马歇尔计划” D . 发动朝鲜战争
  • 24. 下面年代尺呈现的是“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各个阶段发生的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 B . ②—随着欧亚战争策原地的形成,最终酿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C . ③—雅尔塔会议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 D . 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 25. 明朝宋应星的《》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 26. 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把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称为“”;中共十八大以来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 “”建设,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 27.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 制;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形成了共和政体。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8题6分,29题6分,30题8分,共20分)
  • 28. 中日关系渊源流长,近现代历史上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曲折复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摘选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选自《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邦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日本在1937年制造的侵华罪行。中华民族能够“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深远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29. 社会福利,是衡量一个社会现(近)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施舍一则,不得白白妄施,以沽名誉,恐无贞节者一味望恩,不自食其力,是滋弊也。宜合作工,以受所值,惟废疾无所归者准白白受施。

    ——洪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二  本法案(《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

    —《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

    材料三  杜鲁门于1946年签署《就业法》,规定政府有责任帮助实现最大程度的就业,同时扩大老年遗族受益人范围,1956年艾森豪威尔……将抚养未成年人的贫困成年人也列入了计划;1949年通过的《住房法》……提出一项全面实施预付保险金的国民健康医疗保险计划,任何人不拘年龄均可参加,经费来源于社会保障税的4%。

    一一吴娆《试析美国社会福利政策模式》

    请回答:

    1. (1) 材料一的《资政新篇》是近代史上哪一运动中的重要文件?请以罗斯福新政的某一措施归纳洪仁玕关于社会福利的基本主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措施。
    3. (3) 概括材料三中指出美国社会保障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的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实施的积极作用。
  • 30. 材料探究题:张维为教授在他的《中国崛起与文明型国家的逻辑》中阐述了中国这个文明型国家所具有的几个特征。下面摘取了张维为教授所谈到的其中四个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阔的国土疆域】

    中国幅员辽阔的疆土也在漫长的历史巾逐步形成,我叫做“百国之和”,是成百上千个国家慢慢整合起来的。

    【独特的语言文字】

    基辛格在《论中国》这本书里讲到,中国人使用的语言,是3500年前由甲骨文延伸过来的。甲骨文是什么概念?就是比古希腊城邦共和国早1000多年,比古罗马帝国早1500多年的文字。

    【独特的经济发展】

    引用复旦大学史正富教授的观点:一个战略性的中央政府,一个竞争性的地方政府,加上竞争性的企业,这三者合在一起,形成了三维经济,或者叫混合经济。还有一点特别要强调的是,政府能够进行中长期的规划。

    【独特的社会政治】

    如果一定要把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两类,那么只有两种,不是民主与专制,而是良政与劣政。良政可以是西方的模式,西方有为数不多的国家治理还是可以的,我们中国大陆整体的治理水平远远超过别的国家。同样劣政也可以是西方模式。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形成“百国”的制度是什么?
    2. (2) 秦朝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请在下图的框中填上秦朝最西的一个郡的名称。

    3. (3)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为广阔的一个朝代,它是如何有效治理“广阔的国土疆域”的?
    4. (4)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甲骨文在世界文字史上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5. (5)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的“中长期规划”我们一般把它叫作什么?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后,中国形成了怎样的“混合经济”?
    6. (6) 这段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试以中国古代史上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为例进行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