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高新、五中等五校联考八年级...

更新时间:2017-05-18 浏览次数:5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填空题</b>
  • 1. 人游泳时向后划水就能向前进,人向前的力施力物体是,这一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的.
  • 2. (2016九下·泰山期末) 运动员推铅球,铅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铅球有,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的作用.落到地面时,会将地面砸出一个坑,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3. 在冬奥会中,冰壶运动员在冰壶的前面擦扫冰面使冰壶滑行更远,这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而冰壶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重力的方向是.在高山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下滑过程中下滑的越来越快,说明力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 4. 如图所示,一个均匀长方体被截成A、B两块,若LA与LB的比值为2:1,则A、B的密度之比为,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之比为,压强之比为

  • 5. 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倒入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后,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PP . (选填“<”、“>”或“=”)

  • 6. 著名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在1644年,意大利的科学家用实验测出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为帕,它可以支持厘米高的水银柱.
  • 7. (2017·苏州模拟) 如图所示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深海载人深潜器“蛟龙号”.“蛟龙号”进行了7000m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m,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7×107Pa,以此数据计算:海水对“蛟龙号”每0.5m2外表面产生的压力为N;“蛟龙号”在海里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强大小将

  • 8. 天气炎热时多喝水有益于身体健康,如图甲是某同学买瓶矿泉水时的情景.

    1. (1) 当该同学用手握住瓶子使瓶身竖直在空中静止不动时,手与瓶子摩擦力和瓶子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此力的方向
    2. (2) 如图乙所示,瓶盖上有一道条纹,其目的是在用手拧开瓶盖时能(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3. (3) 他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轻晃后迅速倒出,再马上盖紧瓶盖,一会儿后看到矿泉水瓶瘪了,如图丙所示,这是瓶子受到了的作用产生的效果.

二、<b >选择题</b>
  • 9. (2017八下·宝安期中) 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 力的大小有关 B . 力的方向有关 C .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受力面积有关
  • 10. 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投出去的篮球在空中上升过程中,受到向上的力 B . 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 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 . 击球时,球拍先给羽毛球力的作用,羽毛球后给球拍力的作用
  • 11. 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 . 只有弹簧、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C . 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D . 乒乓球与球拍挤压时产生的力是弹力
  • 12.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进行校零 B . 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量程,分度值要符合准确度要求 C . 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定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D . 读取示数,视线应与刻度盘正对,垂直
  • 13. (2017·福州模拟) 如图所示,为了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海口街头配置了公共自行车,下列与自行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 . 车坐垫做的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C . 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时,车的重力做功 D . 停止蹬车后车仍继续前行,是由于车具有惯性
  • 14. 如图所示,一长方体木块,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甲图木块竖放,乙图木块平放,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在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匀速拉动长方体所需的水平力分別为F、F、F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F<F<F B . F>F>F C . F<F=F D . F=F<F
  • 15. 李师傅开着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随着水不断的被洒出,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

    A . 车厢内水的质量 B . 车对路面的压强 C . 车厢内水的密度 D . 路面给车的摩擦阻力
  • 16.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是(   )
    A . 茶壶 B . 加油枪 C . 船闸 D . 锅炉水位计
  • 17. (2016·龙岗模拟)

    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 , 则(  )


    A . pA>pB>pC   B . pA<pB<pC   C . pA=pB=pC D . 无法确定
  • 18. 如图所示,将量筒倒扣水中,里面充满水,将量筒向上提的过程中,保持筒口不离开水面,则量筒内(   )

    A . 充满水 B . 没有水 C . 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D . 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
三、<b >作图与实验题</b>
  • 19. 如图是一吊灯挂在天花板的示意图,在该图中画出吊灯受力的示意图.

  • 20. 如图所示的木块重15N,它受到大小是10N的水平拉力F时,在水平面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 21. 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斜面上静止不动.画出其所受重力及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 22. (2017八下·官渡期末) 小明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从而测出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 (1) 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图所示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2. (2) 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在相同时,接触面越,摩擦力越大.
    3. (3) 小明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的关系图线如丁图所示,由图可知:F=F . 当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6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N,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5N,则木块将做运动.
  • 23. 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

    其实验步骤如下:

    a.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 (1) 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和
    2. (2) 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 cm2 , 根据数据计算大气压强是 Pa.
    3. (3) 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步骤、活塞回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了.小红计算出的大气压强是 Pa.(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两位小数)
    4. (4) 同学们在讨论时提出了本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如下: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中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A . ①③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④
四、<b >计算与简答题</b>
  • 24.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G=40N,F=10N.

    1. (1) 求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
    2. (2) 我们知道,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是由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FN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物理学中用动摩擦因数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则有关系式f=μFN成立.求图中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25. 洒水车在晨曦中辛勤工作,汽车自重2.5t,满载时装水10t,共有10个轮胎,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 . 请计算:
    1. (1) 装满水时,汽车与水共重多少?
    2. (2) 装满水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 26.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质量为0.5kg,底面积为0.01m2 , 容器高50cm,分别装有2.0×103m3的水和3.0×103m3的酒精,置于水平桌面上( ρ酒精=0.8×103kg/m3 , g=10N/kg).求:

    1. (1) 水的质量;
    2. (2) A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 (3) 依据题意,下述情境是否有可能出现:当两个容器中的液体在增大同一深度△h后,容器中的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能够达到p>p酒精?请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