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17 浏览次数:289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嫦娥二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二号”是静止的 B . 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C . 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D . 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 2. 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 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 . 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 . 教室天花板上静止的电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 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操作能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是(   )

    A . 在木块上加放砝码 B . 改变木块的运动方向 C . 使木块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D . 使木块侧放减小接触面积
  • 4. 如图所示的单摆,小球在ab间往复摆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正确的是(   )
    A . 小球在a点时的动能最大 B . 小球在b点时的动能最大 C . 小球在c点时的动能最大 D . 小球由c到a的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 5. 如图装置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
    A . 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B .      吸管吸饮料 C .   吸盘挂钩   D .         吸尘器
  • 6. 某次刮大风时把一棵大树吹倒了,需要两个工人把它扶起,工人们想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每个人所需拉力最小的方案是(   )
    A . B .    C . D .
  • 7. 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 一只“220V 60W”的白炽灯工作10h消耗电能约0.6kW•h B . 手机待机的电流为0.15A C . 家用电饭煲的电功率约为900W D . 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
  • 8. 小轿车车门上都安装有电动升降玻璃,驾驶员一侧有一个升降按键S1 , 可以控制四个车门的玻璃升降,而每个车门上也有一个按键开关S2 , 只用来控制本门的玻璃升降.下列各图中能实现这一功能的是(图中M为使玻璃升降的电动机)(   )
    A . B . C . D .
  • 9.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的实验说明磁场能产生电流 B . 乙图的实验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电动机 C . 丙图是演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D . 丁图中麦克风应用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
  • 10. 如图,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导体AB,导体的两端跟电流表连接,开关闭合,电路中没有电流.以下操作中,可能使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是(   )

    A . 让导体在磁场中静止,换用量程更小的电流表 B . 让导体在磁场中静止,换用磁性更强的永磁体 C . 让导体在磁场中沿不同方向运动 D . 将导体换成匝数很多的线圈,线圈在磁场中静止
  • 11.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站在绝缘的木凳上修电灯,就不会触电了 B . 高压电线落到地上,可以靠近它但一定不要接触它 C . 发现有人触电,应首先把触电的人拉开,与带电体分离 D . 连接照明电路时,开关连火线和连零线对灯泡的控制作用相同
  • 12. 如图,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将a b 间的电阻由15Ω换成10Ω时,下一步操作是(   )

    A . 读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 B . 将滑片P向左移动 C . 将滑片P向右移动 D . 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 13. 2014年7月12日,一轮“超级月亮”伴随着滚滚雾霾在首都冉冉升起,“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关于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明月松间照”,皎洁的月亮照耀松林,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光源 B . 一架飞机轻轻拂过月亮的面庞,留下了短暂的暗影,是因为光不能沿直线传播 C . “举头望明月,低头做试卷”,我们所看到的月亮其实是虚像 D . 滚滚雾霾说明分子在做不停息的热运动
  • 14. 下面四个图中,哪个是正常人的眼睛(   )
    A . B .    C . D .
  • 15. 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弯折的铁丝发热   B . 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 C .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 . 通电的电熨斗中电热丝发热
  • 16. 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B . 严冬,玻璃窗外壁结了一层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 C . 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二、<b >非选择题</b>
  • 17.

    物理学习小组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

    1. (1) ①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实物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动到A端时,变阻器连入电路阻值最大 (要求导线不交叉).

      ②开关闭合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线左端,如图2甲所示.小红同学认为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小华同学认为电流表没调零,你认为 (填“小红”或“小华”)同学说法正确.

      ③全部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被测电阻本次测量值为 Ω.

      ④本小组完成实验后,讨论该电路还能完成哪些实验,在列出的四个实验中,你认为正确的是实验 (填选项字母).

      A.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探究电流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C.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2. (2) 小明测食用油的密度时,最初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33.4g,图3(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图3(乙)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

      1)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g,体积为 cm3

      2)食用油的密度为 g/cm3=kg/m3

    3. (3) 小莉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顺序与小明是不同的: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烧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测出它们的总质量是m2

      ③再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食用油的体积V;

      ④根据公式算出食用油密度.

      你认为,小莉和小明谁的实验方法更合理?答:

    4. (4) 小张同学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是

      ①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是m1

      ②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

      ③根据公式算出牛奶的密度.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

  • 18. 小华家买了一个家用电吹风,如图甲所示.其简化电路如图乙所示,主要技术参数如表.请解答如下问题:

    型号

    SHZ2010﹣642

    热风温度

    50℃~70℃

    额定功率

    热风时:1000W

    冷风时:120W

    额定电压

    220V

    质量

    0.5kg

    1. (1) 当电吹风吹冷风时,正常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 (2) 当选择开关旋至何处时,电吹风正常工作的功率最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大?
    3. (3) 当电路供电电压为200V时,电吹风电热丝的实际电功率为多大?(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9. 工人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A,如图所示,当物体A完全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220N.当物体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工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已知:物体A所受重力为1000N,体积为8.0×102 m3 , 水的密度为ρ=1.0×103 kg/m3 . 滑轮与轴的摩擦、水的阻力以及绳重不计,g取10N/kg.求:

    1. (1) 物体A完全在水面下时受到的浮力;
    2. (2) 物体A完全在水面下时受到绳子的拉力;
    3. (3) 工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F;
    4. (4)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 (5) 工人质量80kg,物体A被打捞出水面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 20. 电动自行车可以电动骑行,也可以脚踏骑行.使用前,应先对车上的蓄电池充电;电动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为车提供动力.现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沿着水平的道路匀速行驶,在0.5h内,电动骑行了9km,此时车上电动机的工作电压为32V,工作电流为4A.
    1. (1) 电动自行车在电动骑行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2. (2) 若该车和人共重1000N,行驶时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共为80cm2 , 那么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3. (3) 若车和人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为20N,则这段路程内该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4. (4) 该车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