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历史3月特供模拟试卷(二)

更新时间:2019-05-15 浏览次数:303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b>
  • 1. 学者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现点(   )
    A .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意在说明分封制促成中华民族形成 C .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 D . 没有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 2. 据下表可以得出(   )

    文献

    西汉商业

    《史记·货殖列传》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择之禁,是以商富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汉书·食货志(下)》

    商贾及其子孙不得为官吏;商贾不得衣丝、乘车、骑马、携带武器;商贾不得名田;加倍征收商贾的算赋。

    A . 史书可作为探究西汉商业政策的依据 B . 《史记》对西汉商业的描述有失偏颇 C . 《汉书》对西汉商业的描述最接近事实 D . 史书记述的矛盾性削弱了其可信度
  • 3. 据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所载本年登科进士六百零一名中,平民出身四百十七人,占百分之六十九点三八。这说明(   )
    A . 科举制在南宋发展至黄金时期 B . 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C . 南宋皇帝开始总揽取士的大权 D . 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 4. 清朝康熙帝积极尊尧舜之道,行孔孟圣学,黄宗羲没有“戎狄豺狼”的种族对立观念,而是认识到“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这反映出(    )
    A . 黄宗羲对清初君主的统治表示了认可 B . 清初的思想界出现了一些民主的气氛 C . 清初统治者注重先秦儒家思想的传承 D . 黄宗羲要求限制君权的思想得以实践
  • 5.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求,必先练兵;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主要表明清延中部分官员(   )
    A . 已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B . 强调学习西学应循序渐进 C . 反对清廷固守传统的做法 D . 对西方的认识仍较为肤浅
  • 6. 孙中山曾说:“我们一定要在非满族的中国人中间发扬民族主义精神,这是毕生的职责。”据此可知,孙中山对“民族主义”的解读(   )
    A . 具有一定的狭隘色彩 B . 体现了民权主义思想 C . 是为完成反帝的任务 D . 借鉴了欧美民族学说
  • 7. 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一大声说“不”的举动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十分罕见,它摆脱了以往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规律。中国政府没有签字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政府实力强大,坚持反帝立场 B .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C . 国内人民反帝斗争的强大浪潮 D . 国际社会的同情支持
  • 8. (2018高三上·鹤岗月考) 下图是1952~1965年中国国民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A . 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B . “大跃进”运动使经济发展持续负增长 C . “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D . “三大改造”推动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 9. 古罗马帝国屋大维统治时,开始授予某些法学家以解答法律之特权,也使他们的解答由于特许而具有特殊权威,成为罗马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此推理(   )
    A . 罗马法的发展具有一定专制特点 B . 罗马帝国皇帝享有法律的解释权 C . 法学家对万民法的研究较为深入 D . 对法学解读助推了罗马法的发展
  • 10.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一些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须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等这些削减人类幸福感的现代性整体危机负责。这一批判的主要依据是(   )
    A . 启蒙运动促使社会发生转型 B . 启蒙运动存在一些激进观点 C . 法国启蒙运动发展最为迅速 D . 理性主义思潮引发精神危机
  • 11. 1929年后,世界出现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这说明
    A .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无法调节 B . 自由放任仍是当时世界的主流 C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协调机制 D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效不大
  • 12. 下图为英国“脱欧”漫画,据下图,作者意在强调(   )

    ——摘编自《中国交通新闻网》(2016年7月5日)

    A . 英国“脱欧”会冲击欧洲政治格局 B . 英国“脱欧”致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 C . 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主要阻力是英国 D .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动是同一过程
二、<b>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13题、第14题为必考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题~第17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b><b></b>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中西交通的逐渐开通与发展和双方之间经济交流的扩大,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这种了解,一直远及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当时中国所了解的“大秦”即罗马帝国,恐怕主要还限于它的东部边区,特别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人就知道了“黎轩”。此后我国的史籍中,更有“犛(li)靳”“犁靬”“犁靬”“犁鞬”等记载。这个令中国人的兴趣经久不衰的绝远国度,就是亚历山大城。

    ——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材料二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逐步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44亿人口,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和29%。

    ——摘编白王建国《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下的“一带一路”》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状况及其成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异同,并说明二者的影响。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户迪、贺然《中国近代路牌广告的历史》整理

    上表为近现代中国某些时期上海路牌广告发展概况简表。从表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当时,全国学制的完全统一虽然还有一些困难,但是确定原有的和新创的各类学校的适当地位,改革各种不合理的年限与制度,并使不同程度的学校互相衔接。以利于广大劳动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工农干部的深造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为此,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命令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完全适合于当时的情况和需要,它根据《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政策,吸取了我国人民教育(主要是革命老根据地的教育)的经验,改革了旧中国所遗留下来的旧学制,制定了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所必需的新学制。新学制完全革除旧学制的弊端,其改革的重点是工农干部教育、技术教育和小学教育。新学制明确作出关于工农速成教育和各级各类业余教育的规定,这两种教育不是占次要的地位,而是与其他各种教育占同样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李建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制改革》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1年新中国学制改革的影响。
  • 16. 【历史——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5年11月由英法美苏四国主持的纽伦堡审判和1946年5月由美国主导的东京审判,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对国际战争罪犯进行审判,它们首次以成文法的方式界定了战争犯罪的具体内容,将侵略宣布为国际罪行,确定了国际惩治战争犯罪的七项基本原则,在国际法的发展历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当然,两次审判具有明显差异,其中,纽伦堡审判除个人以外,还对犯罪组织提出了控诉,被告人包括了当时德国的全部首要战犯,所有被判处徒刑的罪犯都没有减刑或提前释放。而东京审判的被告只有作为甲级战犯的个人,没有把裕仁天皇作为甲级战犯进行起诉和审判,判处的有期和无期徒刑并没有得到切实地执行。这些差异给国际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宋志勇等《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之比较》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相同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不同点及其影响。
  •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黄道婆是元代前期松江府人,曾漂泊到海南崖州从事很长一段时间的植棉和棉纺织劳动。黄道婆中年回乡后,看到家乡棉纺织生产的落后情况,决意使之改变。她向家乡人传授在崖州学到的整套棉纺织技术并结合内地传统的纺织工艺,进行改革:用她从崖州带回的棉种培育出适合于当地种植的优良棉种;用双把手摇轧棉的搅车代替原有的手剥脱棉籽;用绳弦大弹弓代替指拨线弦小弓;制成脚踏三锭纺车;借鉴和汲取黎族织造“崖州被”的经验和方法,发展汉族传统织造工艺,创造了具有江南特色的“乌泥泾被”。这些织物具有独特的风格,被称为“云布”,风行一时。在黄道婆逝世后,松江府地区很快成为全国植棉业的中心,乡人为她造墓树碑,建祠塑像,奉祀香火,敬如神祗。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黄道婆改革棉纺织技术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黄道婆的历史功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