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

更新时间:2017-05-10 浏览次数:10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再次交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 . 和平卫士 B . 钢铁卫士 C . 党的好战士 D . 最可爱的人
  • 2. (2017八下·盐都月考) 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1953~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 . 新中国的成立 D . 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3. 以下人物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A .        王进喜 B .        邓稼先 C .         焦裕禄 D .        雷锋
  • 4. 作家莫言在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造反有理、造反有理。”此场景描写的是(    )

    A . 五四运动时期 B . 土地革命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 5. (2016八下·泰州期末) 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    )

    A . 乡镇企业 B . 国有企业 C . 私营企业 D . 中外合资企业
  • 6. 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和口岸”多层次、全方位的格局.下列城市或地区的开放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连  ②深圳  ③上海浦东  ④海南岛  ⑤重庆

    A . ③①④②⑤ B . ②④⑤①③ C . ②①④③⑤ D . ④①②③⑤
  • 7.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历史证明: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为此,1949年4月宣告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 )

    A . 华东军区海军 B . 东海舰队 C . 南海舰队 D . 北海舰队
  • 8. 1955年,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

    A .  日内瓦会议 B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 . 万隆会议 D .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9.   1971年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    )

    A . 中日关系正常化 B .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10. (2016八下·广水期中)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

    A . 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B . 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C . 中美双方互派大使 D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1. “两弹一星”指的是(    )

    A . 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B . 原子弹、氢弹、载人飞船 C . 导弹、氢弹、人造卫星 D . 导弹、氢弹、原子弹
  • 12. 为抓住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带来的发展机遇,我国科学家向党中央建议发展高新技术,邓小平批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而制定的《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被称为(    )

    A . 星火计划 B . 863计划 C . 火炬计划 D . 丰收计划
二、<b >解答题</b>
  • 13.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


     史实

    推论

    正确与否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东方红》 

    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驱散乌云见太阳,革命道路多宽广。毛主席呀红太阳,救星就是共产党。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翻身农奴把歌唱》

    农奴翻身做了主人,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实现统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

    使我党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


    200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00多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四倍。外商在我国投资项目累计达40多万个,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对外开放的扩大,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 14. 在2006年新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2月31日在北京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其中提到:

        “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扩大内地同香港、澳门的交流合作,坚定地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积极促进两岸的交流合作,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推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 ”

    1. (1) “着力加快改革开放”,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是在中共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之后?

    2. (2) “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是谁提出来的?提出的出发点是什么?

    3. (3)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都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实现的?

    4. (4)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对台的方针的前提是什么?

  • 15.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中国农业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 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材料二: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一个村,十八户贫农、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苦干两年(后),……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没有入社的农民……纷纷要求入社…….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材料三:如图1,2所示

    材料四: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川渝大地开始“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少数群众惋惜地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更多的人坚信:“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1. (1) 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变化的事件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具有什么意义?

    3. (3) 材料三中图1,图2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有什么影响?

    4. (4) “大包干”是党在农村推行的一种什么制度?它的实行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5. (5) 依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