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7-05-10 浏览次数:45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的这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是指(    )

    A . 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 . 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 C . 旧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 . 西藏地区已和平解放
  • 2. 2016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

    A . 挫败了列强侵略西藏的计划 B . 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C . 说明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D . 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统一
  • 3.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全国农民分得了耕畜297万头,农具3954万件,房屋3807万间,粮食105亿斤。这得益于(    )

    A .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米棉之战”大获全胜 D . 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
  • 4. 颁布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权力机关是(    )

    A . 第一届全国人大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第一届北京人大 D . 第一届政协会议
  • 5. 奥地利国际法学家阿尔弗雷德•菲德罗斯(Alfred Verdross)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亚洲国际法原则”,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已成为指导国家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B . 只在亚洲国家间发生矛盾、冲突时适用 C . 是亚洲国家贡献给全世界的国际法成果 D . 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遵守
  • 6. 如图所示“东莞县新基农业生产合作社受到国务院奖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三大改造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改革开放
  • 7.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会议是(    )

    A .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会 B . 第一届全国党代会 C .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8. 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报告中说:“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A . 三大改造提前完成 B . 中共八大成功召开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9. 如图是《南方日报》刊登的一篇报道,报道中的现象反映了(    )

    A . 大锅饭深受百姓欢迎 B . 农业丰收,粮食供应充足 C . 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 D . “共产风”的错误泛滥
  • 10. 《炮打司令部一我的一张大字报》中“司令部”的“司令”是指(    )

    A . 毛泽东   周恩来 B . 刘少奇   邓小平 C . 蒋介石   宋美龄 D . 毛泽东   邓小平
  • 11. 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成就是(    )

    A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入轨 C .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 . 中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 12. (2016八下·广水期中)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里发生的“改变世界”的事件是(  )

    A . 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B . 在上海签署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C . 中美双方互派大使 D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13.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深圳属于(    )

    A . 沿海经济开放区 B . 沿海开放城市 C . 经济特区 D . 内地
  • 14. 2004年的农业沃夫奖授予了一位“对杂交水稻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和发现杂交优势的基因原理”的中国科学家,他是(    )

    A . 邓小平 B . 邓稼先 C . 詹天佑 D . 袁隆平
  • 15. 根据《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的信息,2015年东莞市户籍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5%。这表明东莞已(    )

    A . 完成普及九年级义务教育目标 B . 成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 . 完成普及高中义务教育目标 D . 完成高等义务教育目标
  • 16.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思首先运用于解决(    )

    A . 台湾问题 B . 香港问题 C . 澳门问题 D . 新疆问题
  • 17.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下列哪次会议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称谓(    )

    A . 中共七大 B . 中共八大 C . 中共十五大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18. 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是(    )

    A .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 古代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    )

    A . 金字塔 B . 狮身人面像 C . 尼罗河 D . 帕特农神庙
  • 20.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它的产生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象征。目前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文字是(    )

    A . 中国的甲骨文 B .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C . 埃及的象形文字 D . 写作《荷马史诗》的希腊文
  • 21. 《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倘自由民地位较高者之(脸)颊,则应于集会中以牛皮鞭之六十下。这一法律条文表明法典(    )

    A . 不保护自由民的尊严 B . 禁止了执行者随意量刑 C . 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D . 维护全体自由民的利益
  • 22. “一个印度人在办公室里热情的欢迎某位“表列种姓”(贱民或不可接触者)做他的下属……在家中却坚决反对未来的女婿是非婆罗门”。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

    A . 非婆罗门地位最高 B . 印度人的女婿都应该是婆罗门 C . 现代印度需要佛教 D . 印度社会的种姓观念根深蒂固
  • 23. “公民是希腊城邦的根本,公民集体是希腊城邦之核心,组织起来的公民集体追求整体发展,组成了利益一致的有机整体。”有力保障了雅典人民“集体追求整体发展”的是(    )

    A . 属于希腊的一个城邦 B . 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 C . 杰出政治家伯里克利 D . 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
  • 24. 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在布匿战争中,争夺地中海海洋权利的两个国家分别是(    )

    A . 希腊和波斯 B . 罗马和土耳其 C . 英国和法国 D . 迦太基和罗马
  • 25. 成为骑士是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耀。骑士成为欧洲贵族阶层中的一员源自(    )

    A . 丕平献土 B . 查理•马特改革 C . 罗马教廷 D . 琅城起义
  • 26. 英国牛津大学有记录的授课历史可追溯到1096年,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与牛津大学的建立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是(    )

    A . 基督教的诞生 B . 麦加朝圣 C . 罗马帝国分裂 D .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
  • 27.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最后继承者与保存者是(    )

    A . 西罗马帝国 B . 法兰克王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亚历山大帝国
  • 28. 以下属于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伊斯兰国家是(    )

    A . 天竺 B . 穆罕默德 C . 阿拉伯帝国 D . 伊斯兰国
  • 29. 北非国家埃及的港口城市亚历山大是欧洲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建立的,拥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和亚历山大图书馆。这些遗迹反映出(    )

    A . 亚历山大是文明交流的和平使者 B . 暴力冲撞也能产生传播文明的作用 C . 埃及从此成为一个欧洲国家 D . 亚历山大是非洲文明的毁灭者
  • 30. 有一部作品,它描绘了古希腊社会的图景,展现了希腊人的蓬勃朝气,肯定人的力量和积极乐观的精神。这部作品是(    )

    A . 《荷马史诗》 B . 《天方夜谭》 C . 《俄底浦斯王》 D . 《神曲》
二、<b >解答题</b>
  • 31.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一直是影响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指示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臭斯汀:“鉴于朝鲜的局势,国务院认为此刻在安理会中提出中国代表权问题是不合时宜的……在朝鲜危机中我们更不愿意看到中国代表权的变更。”──﹣The Secretary of State to the United Stated Representative at the United Nations (Austin),JuI.3,1950,FRUSV,1950,Vol,Ⅱ,The United Nations;The Western Hemisphere.p.247。

    材料二:(美国)国务院的电文说,美国迫切希望友好国家代表团作好对付共产党国家代表团的各种准备,在会上提出那些有利于自由世界、不利于共产党国家的问题,使共产党国家处于被告的地位,……使会议的分野是共产党国家为一方,所有其他国家为另一方……

    ────姚春玲:《美国与亚非会议》,载:《世界历史》,2001年第6期

    材料三:中美关系的缓和,为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的解决创造了空间。8月2日,美国国务卿宣称,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同时反对任何排除“中华民国”,剥夺它在联合国代表权的行动。为此,美国提出了“逆重要问题”提案和“双重代表权”提案,力图做最后的努力以挽救台湾国民党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的命运。────章毅君:《略论中美战略关系的演变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载《民族史研究》,2013年第00期

    1. (1) 材料一中的“朝鲜危机”是指何事。“此刻”在联合国安理会中掌握中国代表权的是谁?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非会议举行的地点在何处?为挫败美国的这一“阴谋”,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外交思想是什么?

    3. (3)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美国在对待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态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何时成功解决?

  • 32. 一个自主的民族有计划的吸收外国文明的优点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长见的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的一次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朝、唐朝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模仿。这体现了日本民族善于学习、长于模仿的特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教科书下册第19课

    材料二: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而且要学习苏联(俄罗斯前身)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毛泽东在政治一届四次会议上讲话(1953年2月7日)

    材料三:为了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1978年上半年派出多个经济代表团出访日本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这是中国在封闭半封闭几十年以后,再一次打开国门看世界,再一次向西方学习。

    ──﹣晓冬连:《1978﹣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演进──────决策与实施》,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5期

    1. (1)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日本在大化改革中学习和模仿了中国的哪些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为学习苏联先进科学技术而在全国范围内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这一措施的重点是什么?

    3. (3) 多个经济代表团出国考察的结果促使中共作出了什么战略决策?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确立的目标是什么?

    4. (4) 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学习和模仿外国经验的看法。

三、<b >解答题</b>
  • 33.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我们的生活正在向文明和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请阅读以下材料。

    “坐地铁,感觉如何?”沈姨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快”。

    45年前,家住莞城的沈姨,在虎门工作,“当时我要转3次车,从家到工作的地方,要半天,早上六七点出门,走路,坐便车,最后在走路,如果遇到路不通,到晚上六七点才能到,以前12小时,现在只要15分钟,变化太大了。”

    ──《东莞地铁速度让市民大呼过瘾》,载《东莞日报》,2016﹣5﹣14

    1. (1) 根据材料,概括东莞地铁开通后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2. (2) “地铁改变生活”。请自拟题目,用200字的短文谈谈你对东莞地铁发展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