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宜宾市2019届高三物理第二次诊断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9-04-10 浏览次数:424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玻尔首先提出能级跃迁。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 B . 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大 C . 氢原子由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波长最长 D . 这些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0.2 eV
  • 2.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RT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线圈所接电压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变压器输入与输出功率之比为1:4 B . 变压器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为100Hz C . 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之比为1:4 D . 若热敏电阻RT的温度升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 3.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斜面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接触面光滑,用一与斜面平行的推力F作用在B上,B沿斜面匀速上升,A始终静止。若A的斜面倾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F=mgtanθ B . A,B间的作用力为mgcosθ C . 地面对A的支持力大小为2mg D . 地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为F
  • 4.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探测器奔月飞行过程中,在月球上空的某次变轨是由椭圆轨道a变为近月圆形轨道b,a、b两轨道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不计变轨时探测器质量的变化,下列关于探测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a轨道上P点的速率与在b轨道上P点的速率相同 B . 在a轨道上P点所受月球引力等于在b轨道上P点所受月球引力 C . 在a轨道上P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轨道上P点的加速度 D . 在a轨道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b轨道上运动的周期
二、多选题
  • 5. 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 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 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波的周期是0.10 s B . 该波的传播速度是40 m/s C . 该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 D . t=0.10 s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向下 E . 从t=0 s到t=0.15 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30 cm
  • 6.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P为斜面的中点,斜面上半段光滑,下半段粗糙,一个小物体由顶端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底端时速度为零。以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则物体下滑过程中的位移x、速度v、合外力F、合外力的冲量I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如图所示,一竖直圆弧形槽固定于水平地面上,O为圆心,AB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若在A点以初速度v1沿AB方向平抛一小球,小球将击中槽壁上的最低点D点;若A点小球抛出的同时,在C点以初速度v2沿BA方向平抛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并也能击中D点,已知∠COD=60°,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 两小球同时落到D点 B . 两小球初速度大小之比为 ∶3 C . 两小球落到D点时的速度方向与OD线夹角相等 D . 两小球落到D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
  • 8. 如图,空间中存在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与竖直面(纸面)垂直,磁场的上、下边界(虚线)均为水平面;纸面内磁场上方有一个矩形导线框abcd,其上、下两边均与磁场边界平行,已知矩形导线框长为2l,宽为l,磁场上、下边界的间距为3l。若线框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从cd边进入磁场时开始,直至cd边到达磁场下边界为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线框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dcba B . 线框下落的速度大小可能始终减小 C . 线框下落的速度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D . 线框下落过程中线框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 9. 如图甲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一沿水平方向的电场,MN是其中的一条直线,线上有A、B、C三点.一带电量为+2×10-3C、质量为1×10-3kg的小物块从A点静止释放,沿MN作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B点处的切线斜率最大(图中标出了该切线),C点处的切线平行于t轴,运动过程中小物块电量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B两点电势差UAB=-4V B . 小物块从B点到C点电场力做的功W=10-2J C . B点为AC间电场强度最大的点,场强大小E=1V/m D . 由A到C的过程中小物块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变大
  • 10. 密闭的固定容器内可视为理想气体的氢气温度与外界空气的温度相同,现对该容器缓慢加热,当容器内的氢气温度高于外界空气的温度时,则(   )
    A . 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 . 氢分子的势能增大 C . 氢气的内能增大 D . 氢气的内能可能不变 E . 氢气的压强增大
三、实验题
  • 11.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甲所示器材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秤测量橡皮泥和滑块的总重力,记作G;

    ②将装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固定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在A端向右水平拉动木板,待弹簧秤示数稳定后,将读数记作F;

    ③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重复步骤①②;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5

    6

    G/N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F/N

    0.59

    0.83

    0.99

    1.22

    1.37

    1.61

    1. (1)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坐标纸上作出F-G图线。
    2. (2) 由图线求得滑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3) 在A端向右水平拉动木板速度的大小对动摩擦因数的测量(选填“会”或“不会”)产生影响。
  • 12. 现有一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内阻约为6000Ω。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其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按此电路可以测出电压表的内阻。

    1. (1) 试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乙所示的实物图的连线。
    2. (2) 若电阻箱R1、滑动变阻器R2各有两个可供选择。

      电阻箱R1: a.0~999.9 Ω; b.0~9999.9 Ω

      滑动变阻器R2:c.最大阻值20 Ω;            d.最大阻值1700 Ω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电阻箱R1应选(选填“a”或“b”),滑动变阻器R2应选(选填“c”或“d”)。

    3. (3) 该同学在开关都断开的情况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选填“A”或“B”)端;
    4. (4) 请按下面实验步骤依次操作,并补充完成步骤C。

      A.闭合开关S1和开关S2

      B.调节电阻R2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满偏;

      C.断开开关S2 , 保持电阻不变,调节电阻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半偏(选填“R1”或“R2”);

      D.记录数据并整理好器材。

    5. (5) 按正确的实验步骤完成后,如果所得的电阻R1的阻值为5900.0 Ω,则被测电压表的内阻RV的测量值为Ω,该测量值(选填“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四、解答题
  • 13.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 光滑圆弧轨道,其末端与足够长的水平轨道平滑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P从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在圆弧轨道末端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Q发生对心碰撞。小球P、Q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假设小球P、Q间的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

    1. (1) 碰撞后瞬间小球P对圆弧轨道末端的压力大小;
    2. (2) 小球P、Q均停止运动后,二者之间的距离。
  • 14. 如图所示,在坐标xOy平面内有一圆形区域,圆心位于坐标原点O,半径为R,P点坐标( )。若圆形区域内加一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P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圆形磁场区域,从圆上的Q点离开该区域,离开时速度方向垂直于y轴。若将磁场换为平行于xOy平面且垂直于y轴的匀强电场,将同一粒子以相同速度在P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圆形区域,也从Q点离开该区域。不计粒子重力。求:

    1. (1) 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2. (2) 电场强度的大小;
    3. (3) 该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结果可用三角函数值表示)。
  • 15. 如图所示在绝热气缸内,有一绝热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开始时缸内气体温度为27℃,封闭气柱长为9 cm,活塞横截面积S=50 cm2。现通过气缸底部电阻丝给气体加热一段时间,此过程中气体吸热22 J,稳定后气体温度变为127℃。已知大气压强等于105 Pa,活塞与气缸间无摩擦,不计活塞重力。求:

    ①加热后活塞到气缸底部的距离;

    ②此过程中气体内能改变了多少。

  • 16. 如图所示,球半径为R的玻璃球冠的底面镀银,底面的半径为 R,在过球心O且垂直于底面的平面(纸面)内,有一与底面垂直的光线射到玻璃球冠上的M点,该光线的延长线恰好过底面边缘上的A点,经M点折射后的光线照射到底面的N点上,且BN=MN,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求:

    ①玻璃球冠的折射率;

    ②该光线在玻璃球冠的传播时间(不考虑光在玻璃球冠中的多次反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