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德县清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19-04-03 浏览次数:27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________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改革开放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
    A . 20 B . 30 C . 40 D . 50
  • 2. 2018年10月24日,全长55公里的________正式通车,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的建成通车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    )
    A . 港珠澳大桥 B . 杭州湾跨海大桥 C . 胶州湾跨海大桥 D . 清澜大桥
  • 3.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________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刨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    )
    A . 贸易 B . 商品 C . 出口 D . 进口
  • 4. 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黄旭华院士曾深情地回忆了自己战火纷飞中的求学过程:“我不想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我要科学救国!”这主要启示我们(    )
    A . 人生的梦想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B . 实现梦想需要不断改变人生的目标 C . 编织梦想要与个人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D . 艰苦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 5.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从学习角度,这一古语提醒我们(    )
    A . 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 B . 学习能打开我们生命的视窗 C . 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D . 学习改变了我们的行为方式
  • 6. “想要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下列名言和谚语蕴含的道理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①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③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7. “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歌曲《朋友》唱出了对朋友的关心与分别的不舍。朋友是我们生命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这是因为友谊可以让我们(    )

    ①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②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袒护和帮助

    ③少几分孤独,多些许温暖

    ④享受交往的快乐和精神上的满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如果要给下边漫画《乐此不彼》(图1)中的中学生提个醒,以下恰当的是(    )

    A . 网上交往不应超越时空限制 B . 网上交往需要注意慎重有度 C . 虚拟交往危害多多应该杜绝 D . 虚拟朋友要转化为现实朋友
  • 9. 2018年6月11日,李芳老师在护送学生过马路时,面对失控的摩托三轮车冲向学生,义无反顾地冲上前去挡护学生,英勇牺牲。据此回答小题。
    1. (1) 全国最美教师李芳老师的行为体现出她(    )

      ①坚定的集体观念

      ②无私的仁爱之心

      ③高尚的道德情操

      ④独特的教学风格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2) 在开展了学习李芳老师先进事迹的感恩教育活动后,某校七年级学生们举行了“改进我与老师的关系”自我反思活动。下列自我反思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是(    )

      ①见到老师应当积极主动问好

      ②主动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

      ③多方打探老师隐私以示关心

      ④把老师的批评当作对自己的鞭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0. 五年前,只有2岁的陈宗阳用稚嫩的声音唤醒了因一场变故变成植物人的妈妈。2018年,陈宗阳又逐渐承担起照顾妈妈的责任,小学一年级的他当起了妈妈的老师。陈宗阳以实际行动(    )

    ①承担了物质上赡养父母的义务

    ②践行了孝亲敬长的中华传统美德

    ③表达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④诠释了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之爱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1. 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这句名言启示我们(    )
    A . 生命是短暂的 B . 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C . 生命是独特的 D . 生命是不可逆的
二、<b >非选择题</b>
  • 12. 阅读故事,回答问题。

    奥托·瓦拉郝读中学时,选择读文学,不料一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你很用功,但过分拘泥,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成就。”于是,他改学油画。他既不善于构图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品质,建议他学化学。他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从此智慧的火花被点燃,得到老师同学的一致认可,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才生”,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 (1) 根据材料,说说奥托·瓦拉郝认识自己主要通过了哪一途径?对待这一认识自己的途径,我们应持怎样的正确态度?
    2. (2) 结合奥托·瓦拉郝的经历,谈谈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 13. 阅读画家小杨的人生经历片段,回答问题。

    片段一:生命的韧性

    幼年时,小杨因一次意外成为高位截瘫的残疾人。面对病痛的折磨,他克服重重困难,以顽强的意志潜心学习书画,期间得到多位知名画家的指导和鼓励,获得了中国花鸟画研修院等校的研究生学位,成为省美协会员。

    片段二:人生的意义

    学有所成后,小杨决定要去帮助那些像自己一样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在省残联的支持下,他积极开展宣传倡导扶残助残公益服务,免费为残疾人提供书画技能培训和就业支持,帮助更多残疾人走向成才之路。

    1. (1) 根据片段一,说说小杨的生命中遭遇了什么挫折?
    2. (2) 根据材料,谈谈小杨的人生经历对我们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的启示。
    3. (3) 虽然身体残疾,但小杨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是值得的。结合两个片段,运用所学知识简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