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十校”联考文综历史

更新时间:2017-05-08 浏览次数:783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单选题</b>
  • 1. 对“人”相关主题的探讨是中外思想家关注的话题,下列主张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②“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此天意也。”

    ③“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④“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A . ②④③① B . ②④①③ C . ④②③① D . ④②①③
  • 2.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指向仪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战国时期人们在海上航行用司南辨别方向 B . 哥伦布在“风雨冥晦时”用指南针进行航行 C . 《武经总要》记载了用磁石摩擦制成指南针的技术 D . 明代航海家郑和用支撑式指北罗盘远航西非
  • 3. 1911年11月22日《申报》上记载:“日前邬瑞臣、袁滋卿、江宸春、王廷升四君发起,……开剪发大会,首由四君剪除,并演说理由。略云:吾人垂辫已受二百六十年之专制,方今民国军政府吊民代罪,各省次第恢复,吾同胞堂堂汉身,亟应剪除腐败之物,岂甘久作牛马奴隶。”这段内容反映了(    )

    ①临时政府剪辫措施的影响②国人狭隘民族观念的体现

    ③政治革命的思想启蒙作用④反对侵略、要求独立的心声

    A . 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③
  • 4. 假如你回到1916年,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 .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 . 有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C . 中国民工开始赴欧洲战场服役 D . 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 5. 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纲》记载:“香港罢工工人组织运输队随军服务,沿途农民踊跃协助。蒋(介石)曾谓,进入湖南后,‘一路民众欢迎……农民协会组织最为整齐,将来革命成功,湖南当推第一。’”这段文字记载了下列哪一事件(    )

    A . 近代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 .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C . 国民党围剿红军 D . 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
  • 6.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 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 B .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废除,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 .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D . 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
  • 7.

    宣传海报由于带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明确的政治方向而为后人所铭记。对下列两幅宣传海报的解读有误的是(    )

    图1                         图2

    A . 都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 . 反映了中国外交理念的变化 C . 图1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与对峙 D . 图2体现了当代世界的主题
  • 8. 马克壵在《世界文明史》中记载:罗马人从斯多亚学派那里接受了自然法概念,认为每一国家都有适用于自己公民的法律,即所谓的“公民法”,但也存在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即所谓的“万民法”。从其根源上讲,万民法是以人类共有的自然理性为基础的,所以也就是自然法。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斯多亚学派中蕴含了自然法理念 B . 罗马公民法适用于本国公民 C . 公民法、万民法中体现了自然法的理念 D . 自然法的法律条文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
  • 9. 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宗教改革的开始,下列内容不属于《九十五条论纲》内容的是(    )

    A . 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 B . 那些因购买赎罪券而确信自己得救的人,将同他们的教唆者一起受到永罚。 C . 基督徒须知,赒济穷人,或贷款给缺乏的人,比购买赎罪票好得多。 D . 教皇除凭自己的权柄或凭教条所科的惩罚以外,既无意也无权免除任何惩罚。
  • 10. 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1970年的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由1961—1965年间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间的7.7%。这一现象的出现(    )

    A . 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B . 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C . 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 D . 有利于苏联改变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 11.

    下图是1938年5月苏联政府针对当时不断紧张的时局而发行的海报。该时局是(    )

    A . 德国企图吞并奥地利的侵略野心 B . 西方大国助纣为虐的绥靖行为 C . 国际进步力量联合制止侵略的行动 D . 德国企图吞并苏台德区的侵略意图
  • 12. 文学艺术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风格。下列创作风格与对应的作品都完全符合的是(    )

    序号

    创作风格

    作品

    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

    《红与黑》《战争与和平》

    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

    《格尔尼卡》《星月夜》

    向色彩的奥秘进军

    《自由引导人民》《向日葵》

    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到我们自己

    《野玫瑰》《巴黎圣母院》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③
二、<b >综合题</b>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常听人说,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的政体是一个君主专制黑暗的政体。这明明是一句历史的叙述,但却绝不是历史的真相。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皇帝内廷的幕僚,包括宦官、外戚或宠臣,常常借君权夺取相权。从汉到清,……终究皇帝是专制的君王,臣僚对皇权还是无可奈何的。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三: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

    ——吴晗《历史的镜子》(原载《云南日报,1943年》)

    材料四:古希腊时期希腊人把专制政体看成是带有非希腊特征的一套体制,亚洲人习惯的王权形式。18世纪欧洲政治思想讨论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专制政体,孟德斯鸠是西方思想家中第一个将中国划入“专制政体”的。20世纪50年代,视中华帝国为“专制政体”成为西方学界的流行观点。

    ——摘编自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关于中国古代君主制度的观点有何不同?你赞同哪一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理由。

    2. (2)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近四十年来”中国有哪些重大事件“攻击君主政体”?

    3. (3) 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材料四中不同时期的西方人把中国(亚洲)描绘成专制政体的主要原因。

  • 14.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演变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

    ——[美]杰里•本特利著《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欧洲部分国家的关税率(1913年=100)


    食品

    半成品

    制成品

    1927年

    1931年

    1927年

    1931年

    1927年

    1931年

    德国

    125

    380

    95

    153

    190

    183

    法国

    65.5

    180

    96

    128

    153

    178

    意大利

    75

    188

    114

    198

    193

    286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实行货币贬值或降低汇率政策,以相对抬高别国商品的价格,从而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货币手段的使用,使世界商战空前激烈。

    ——高德步 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1950—1973年间比以往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反常的有利的经济表现是有原因的。首先,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其次,这种经济力量也得益于发达国家自觉地推动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的国内政策。

    ——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指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状况对世界政治经济的消极影响。

    3. (3) 结合材料三,分析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怎样“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和“国内政策”来促进世界经济“黄金时代”的到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