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十)

更新时间:2017-06-22 浏览次数:232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b>
  • 1. 古诗文默写。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 左牵黄,右擎苍, , 千骑卷平冈。

    , 又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⑤醉里挑灯看剑,

    ⑥折戟沉沙铁未销,

    ,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⑧无可奈何花落去,

  • 2. 选出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 (túi)   崩(cú)    夜(shù)   艋舟(zhà) B . (pín)  彰(jiū)    存(xù)     陈同(pǔ) C . (qiú)  咨(zōu)   漏(quē)   人不(mèi) D . 钝(nǔ)   食(dān)   毅(yuē)   均(shú)
  • 3. 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千刀万剐的黑杀才!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汉子!”A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那人便把船略拢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口里大骂着。A也骂道:“好汉便上岸来!”那人把竹篙去A腿上便搠;撩拨得A火起,托地跳在船上。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只要诱得A上船,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只脚一蹬,那只渔船,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A虽然也识得水,苦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那人更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赢!”便把A搭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打,先教你些水!”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通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江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阴底下看;都道:“这黑大汉今番却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喝了一肚皮水!”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A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江岸上那三五百人没一个不喝采。

    1. (1) 选文中A是: , “那人”是:(写出人物的名字)并请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以上选文情节:

    2. (2) 请结合以上选文有关描写语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b >阅读</b>
  • 4. 阅读古文文段,结合课文回答问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事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产,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

           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1. (1) 下列句子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 B . 时先主新野/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大泽乡 C . 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 D . 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
    2. (2) 下列句子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咨臣当世之事 B . 遂许先帝驱驰 C . 扶苏数谏故 D . 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B . 遂许先帝以驱弛(刘备) C . 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D . 谓计将安出(徐庶)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②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5. (5) 甲乙两段文字叙述了同一件事,但侧重点不同,甲文表达了诸葛亮感念先主(刘备)知遇之恩;乙文表现了先主(刘备)

    6. (6) 乙段中的“凡三往,乃见”与甲段中的句子相照应,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是

    7. (7) 对刘备“三往,乃见”,你有什么看法?

  • 5.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zhè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⑪[郎中]宫廷的侍卫。

    1. (1) 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长跪而

      ②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③寡人

      ④图而匕首见

    2. (2) 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②使毕使于前。

    4. (4)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 . 【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 . 【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 . 【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三、<b >现代文阅读</b>
  • 6.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熬住就是一切

           ①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又谈何容易。林彪自己经过了“熬”,成了接班人,最后却到底没“熬”住,闹到“抢班夺权”,遂有温都尔汗的一劫。

           ②“熬”住其实非常重要。人生中进进退退是寻常事,关键是能够“熬”得住。所谓“熬”就是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有时候就好像龟兔赛跑的那只乌龟,未必跑得快,但“熬”得住,却能笑在最后。

           ③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曾经看在大阪举行乒乓球世界锦标赛的电视转播,看到中国的刘国正和韩国金泽洙在男子团体赛上异常激烈的比赛,刘国正几乎老是要输,但居然能够九死一生地“熬”下来,也笑到了最后。 当然这仅仅是一场比赛,但他旁边的教练蔡振华的经历就更加让我感慨。当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蔡振华就是乒乓球运动员,以旋转球拍著名,他能够将球拍在手中飞速旋转,使对方无法知道他两面不同的胶皮,接不住他的球。但那时我们都是另外一位名将郭跃华的球迷。当时蔡振华多是赢不了郭跃华的,后来国际乒联又限制了旋转球拍,蔡振华便黯然退役。那时,郭跃华的辉煌和蔡振华的黯淡恰成对比。郭退役后开始从商,渐渐淡出了体育界,而蔡振华始终在这一行里“熬”着,直到成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副局长。

           ④文人的生涯“熬”也不可或缺。我曾经听到一位知名的老学者讲笑话,说他大学时同屋的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才气逼人,他觉得远远在他之上,不过,天妒英才,一个在大学时因失恋自杀,才华还没有表现就死了。另外一个在五十岁就病故了,才华同样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他却身体健康,活到高寿。老先生说:现在几乎没有自己的同代人了,学生或者晚辈自然都捧场。于是乎水涨船高,就是泰斗了。老先生当然是说笑话,但仔细想想也非常有道理。

           ⑤写小说也是如此。有些人偶尔才华一闪,就再也不见了的,终究难于让人记住。我记得90年代初有位小说家叫薛勇,写都市人的心态写得非常妙,可惜作品不多,后来也不见再有作品问世。而贾平凹和莫言,从出道以来就没有中断写作,作品非常多,让人有了印象。未必他们每本书都写得好,我记得早年贾平凹还曾经被人批评过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但现在提起中国文学的大家,没有人能够绕过他们。这非常容易理解,在十部书中有两部杰作的概率总比仅仅写两部大得多。

           ⑥所以我们只能像阿甘那样,在人生的马拉松中“熬”住。诗人里尔克曾说:“挺住就是一切。”但“挺”字没有“熬”那么传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成“熬住就是一切”。当然,人其实也有不出场比赛或者中途退场的权利,但只要选择参加,就不能不“熬”住。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 , 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2. (2) 从第①段中摘抄一句有关人生辩证哲理的句子。

    3. (3) 把第②段中的“龟兔赛跑”的事例换为“守株待兔”好不好?请简要说说理由。

    4. (4) 第③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层次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5. (5) 用你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为本文补写一个道理论据。

    6. (6) 把第⑥段中最后一句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7. (7) 用自己的话从文中所列举的事例中提炼出你对“熬”的理解。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挽歌

    徐树建

           老牛头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农村的青山就是他的骨骼,黑土就是他的肌肉,绿水就是他的血液。可是现在却不得不离开农村了,而且这一离开就是永远,因为土地被征用了。房子被拆迁了,老牛头将不得不进城和儿子生活在一起,过上一种完全陌生的生活。

           老牛头走倒不要紧,哪里的黄土不埋人?问题是家里那些牛怎么办。老牛头一辈子养牛,靠养牛养活了一家人,并送儿子上大学、在城里安家结婚。当听说非搬家不可后老牛头蒙头睡了三天三夜,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卖牛,一头一头油光水滑的牛给人家牵走了,那时刻牛纷纷回过头朝着他哞哞叫,老牛头背过脸去假装看不见,假装那是人家的牛。

           可到只剩下最后一头最高最健壮、短短的黑毛如绸缎一样闪光的大黑时,无论人家出多少钱老牛头都不卖了,因为大黑非同寻常,它救过自个儿的命。前年的一场洪水中,是大黑用两只犄角把老牛头拱上了岸。

           它是老牛头的救命恩人,也是老牛头对农村的最后一丝依恋,你说他哪舍得把它卖掉?可是不卖不行啊,城里那鸽子笼一样的房子哪能容得下一头牛?

           在一次又一次地给大黑喂过最鲜嫩最芳香的蒿草后,老牛头一遍遍抚摸着它,终于开口说:“老伙计,大黑……对不起你了……”

           老牛头把大黑牵上了集市。这样的一头大黑牛太馋人了,大伙纷纷簇拥过来,价钱出的一个比一个高。老牛头只是不言语,到最后老牛头问人家:“牛卖给你后你怎么对它?”

           有人说耕田,老牛头黑了脸;有人说杀了卖肉,被老牛头啐了一脸的唾沫星子……大半天过去了,谁也没能买走大黑。天色渐渐黑下来,他看到还有个人一直没走。

           那人老牛头认识,是邻村的一位老哥们儿,也是个常年养牛的。

           老牛头问他:“我说老哥,你怎么还不回家?”

           那人听了先递根烟给老牛头,点上后叹口气,说:“我养了一辈子牛,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牛,老哥,你怎么就狠了心卖它呢?”

           老牛头正抽烟,一听这话含在嘴里的烟就抖起来了,好半晌才开得了口:“不卖不行啊,房子全拆迁了,没处养它了。你们村子没拆吧?唉,真好啊!”

           那人点点头,看着大黑的眼里全是赞叹的神色,又像老牛头一样爱怜地一遍遍抚摸牛,说:“我倒是想买它哩,它要是到我家啊,我天天让它喝最干净的泉水,吃最嫩最香的草,不会让它受一丁点委屈的,可是,我出不起钱啊……”

           老牛头大叫起来:“老哥,就冲你这番话,大黑﹣﹣我送给你,一分钱都不要!我只有一个条件,隔三差五的我从城里回来时,你得让牛跟我做会伴!”

           就这么谈成了,真的一分钱不要,老牛头把缰绳交到那邻村的老哥手里后,掉头就走,在夜色里一步也没有回头,任凭大黑一个劲地叫唤,他决不回头!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老牛头从城里回来了,直奔邻村。那老哥正在小溪边为大黑牛冲洗,一个多月不见,大黑的毛发越发乌亮了。

           乍见老牛头,那老哥一脸的惊诧,说:“我说,个把月不见,你白是白了,可精气神不那么旺哩。”

           老牛头喉头涌动,双眼痴迷地盯着大黑看,说:“老伙计,可想死你了,我夜夜睡不着觉哩……”便伸出手去摸,谁知大黑牛猛地一伸脖子,那双月牙一样的尖角示威似的一扬

           老牛头大惊:“大黑,是我啊,我是老牛头啊!”

           可是大黑还是冲他发脾气,一点也不让他亲近。

           老牛头终于双手捂脸凄叫起来:“老伙计,连你都不认识我了……”

    1. (1) 文章开头说:“老牛头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农村的青山就是他的骨骼,黑土就是他的肌肉,绿水就是他的血液。”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2)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分别说说其表达效果。

      一次又一次地给大黑喂过最鲜嫩最芳香的蒿草后,老牛头一遍遍抚摸着它,终于开口说:“老伙计 , 大黑……对不起你了……”

    3. (3) 请对文中画线的细节作具体赏析。

    4. (4) 文章结尾处写道“老伙计,连你都不认识我了……”请用第一人称写出老牛头此刻的心理活动。

    5. (5) 文章内容只字未提挽歌,却以“挽歌”为题,阅读文章,写出你的理解。

四、<b >作文</b>
  • 8. 作文: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牵挂,“牵挂”什么呢?一定是心中丢不下的人、事、物,或某句话、某个眼神、某个信息。总之,值得牵挂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请以“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