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更新时间:2019-03-08 浏览次数:2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2018八下·惠民开学考) 毛泽东的诗词像浪花一样时时以最近切的距离随社会革命的波涛而跳跃.同时又像一面中国革命史的镜子,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历程.下列诗词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是(    )
    A .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C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D .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 2. (2017八下·咸阳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B .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C .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D . 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3. (2018八下·惠城期末) 下表反映了《人民日报》对美国的报道语态变化所占比例的对比统计,对此表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①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由片面逐渐走向客观

    ②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积极报道,源于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美国媒体一直全面积极报道中国直接影响着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语态变化

    ④中国媒体对美国报道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变化

    A . ①③④ B . ①④ C . ①②④ D . ③④
  • 4.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

    ①亚非会议②日内瓦会议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④与苏联建交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④③②①
  • 5. (2018八下·宁津月考) 下列哪项内容出自下图法律文件?(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B . “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C .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D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 6. (2016八下·商河期末) 以下是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生产关系所有制的性质不同于其他四项的是(    )

    A . 土地改革 B . 农业合作化 C . 人民公社化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7. (2017八下·潍坊月考) 小明的爷爷在20世纪70年代有如下经历:被拉到街上批斗,被抄家,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全家被下放到边远农村。据此你推断他的爷爷当时经历是(    )

    A . “大跃进”运动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文化大革命” D . 土地改革运动
  • 8. (2018八下·建湖期中) 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工业项目发展很均衡 B . 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项目 C . 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 . 完成了向工业化的转变
  • 9. 我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 . 二月抗争 B . 四五运动  C . 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D . 邓小平被打成走资派
  • 10. (2017八下·江津期末) 下列时间与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 . 1969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 D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11. 1949年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扭转了一百多年来抗击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 B . 中国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 . 开始进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 D . 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2. (2017八下·大同期中) 2014年3月,437位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烈士陵园,“战机护回程,忠魂归故里”,他们将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同眠。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甲午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战争
  • 13. (2018·娄底) 因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我省新化籍志愿军战士是(    )
    A . 雷锋 B . 罗盛教 C . 陈天华 D . 邱少云
  • 14. (2017八下·徐州月考)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是发展(    )

    A . 农业 B . 教育 C . 科技 D . 重工业
  • 15. 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关系。有一对孪生兄弟,哥哥取名“跃进”,弟弟取名“公社”。请判断这对兄弟可能出生于(   )


    A . 1927年 B . 1949年 C . 1952年 D . 1958年
  • 16. (2017八下·长丰期中) 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叙述错误的是(    )

    A . 1958年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严重失误,所以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B . 工业化起步于“一五”计划,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 . 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良好的开端 D .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严重破坏民主和法制的典型是 “刘少奇冤案”
  • 17. (2018八下·惠城期末) 某班主办的黑板报有这样一段文字: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全权代表同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协议,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驻拉萨。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
    A . 设置驻藏大臣 B . 和平解放西藏 C . 修建青藏铁路 D . 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 18. (2018八下·句容期中)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习近平总书记所作诗词称颂的模范人物是(    )
    A . 雷锋 B . 焦裕禄 C . 王进喜 D . 邓稼先
  • 19. 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出席的这次会议是(   )


    A . 德黑兰会议 B . 日内瓦会议 C . 万隆会议 D . 开罗会议
  • 20. (2017八下·平顶山月考) 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 .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C .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D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 21. (2018八下·凉山月考) 我国开始采用公元纪年是在(  )
    A . 维新变法期间 B . 新文化运动期间 C . 中华民国成立时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二、<b >综合题</b>
  • 22. (2017八下·阿荣旗月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建国初期,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请你写出一条修到“世界屋脊”的公路及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 ?

    2. (2) 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写出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并指出会议确立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 (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次会议确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此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 23.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革,是一种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国家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按要求完成下表。

      国家改革(或革命)名称废除旧制度领导人
      美国 英国殖民统治 
       黑人奴隶制 
      俄国1861年改革亚历山大二世
      日本 封建幕府统治明治天皇
    2. (2) 俄国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改革或革命对它们国家产生的共同积极影响是什么?

  • 24. (2018八下·江海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 路线的灵魂。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 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材料四: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1. (1) 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 (3) 我们应该从材料二中吸取什么教训?
    4. (4) 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5. (5) 据材料四,推进中华民族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6. (6) 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 25. (2018八下·大石桥月考) 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他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响了《》,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盛大的群众游行……
    1. (1) 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今天”指哪一天?材料中事件发生在什么地点?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2. (2) 材料中奏响的歌曲《》是什么?“28响”象征着什么?
    3. (3) 为什么“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 26. (2018九下·岳池月考)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的成败关乎国运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利用美国政府提供的投资,招收大批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结果建成了大型的水电站和完整的航运系统,促进了这一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下表为1953~1956年底我国加入农业初级合作社情况统计表(结合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整理)

    时间

    初级社(万个)

    入社农户占全国总农户比例(%)

    1953年

    1.4

    1.5

    1953~1954年

    3.58

    4.2

    1954~1955年

    67

    80.5

    1956年底

    75.6

    96.3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的成立是哪一重要改革的措施?其重要创新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2. (2) 根据所学及表格信息,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与制度创新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