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吴中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统一测试历...

更新时间:2017-04-24 浏览次数:88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歌谣中的“汝”指( )

    A . 西晋 B . 北周 C . 隋朝 D . 梁朝
  • 2. (2016七下·张家港期中)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

    A .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 提高了官员素质 C .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 废除了门阀制度
  • 3.

    下图材料中的“吾”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4.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重视纳谏 B . 吸取隋亡教训 C . 轻徭薄赋 D . 任用姚崇为相
  • 5. 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这首诗的作者曾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他是(   )

    A . 安禄山 B . 史思明 C . 黄巢 D . 朱温
  • 6. (2016七下·苏州期中) 苏轼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称赞的这位书法家是(  )

    A . 颜真卿 B . 欧阳询 C . 柳公权 D . 王羲之
  • 7. 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辈出。郭沫若:“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赞誉的是(    )

    A . 李白 B . 李商隐 C . 白居易 D . 杜甫
  • 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五代十国时期“五代”的是(    )

    A . 北汉 B . 北周 C . 后唐 D . 后汉
  • 9. (2016七下·临泉期中) 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 . 赵匡胤 B . 赵光义 C . 赵普 D . 石守信
  • 10.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

    A . 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 B . 在宰相之下设立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C . 由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 D . 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 11.

    请你根据下图判断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

    A . 地方军阀割据 B . 南北政权对峙 C . 民族政权并立 D . 战乱长期不息
  • 12.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他来自下列的哪个民族呢(    )

    A . 契丹 B . 女真 C . 党项 D . 突厥
  • 13. 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 . 金灭北宋 B . 辽灭北宋 C . 西夏灭北宋 D . 蒙古灭南宋
  • 14. 清朝乾隆年间,秦桧后人秦涧泉考中状元,在游览西湖,拜谒某位名将的墓时,挥毫题写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联语。秦涧泉拜谒的墓是(   )

    A . 岳飞 B . 文天祥 C . 郑成功 D . 戚继光
  • 15. 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B . 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广东和福建一带 C . 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 D .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 16.

    小明同学选用宋代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的主题是(  )

    A . 农业经济的发达 B . 商品经济的繁荣 C . 民族政权的并立 D . 海外贸易的兴盛
  • 17.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这则记载说明当时(   )

    A . 成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B .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 . 打破了住宅区与商业区的界线 D . 经商时间不受限制
  • 18. “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史记载浓缩了蒙古帝国从兴起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开创和完成这一过程的君主分别是(   )

    A . 李渊和李世民 B . 宋太祖和宋高宗 C .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D . 顺治帝和康熙帝
  • 19. 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最后被哪一个政权灭亡?(    )

    A . B . C . D . 蒙古
  • 20.

    下面是唐─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 . ②③④① B . ③④①②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④③②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四、问答题
  • 30.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材料二: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昭昭天监,当共殛之。远具披陈,专俟报复,不宣,谨白。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幅图反映了唐朝和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请举出和这个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2. (2) 结合材料二,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4. (4) 从以上几则材料中,你能得出怎样的启示?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主要有: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前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哪些原因?

    2. (2) 材料二中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的原因,能给现在的经济建设带来怎样的启示?

    3. (3) 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趋势?这一趋势最后完成是在①这一历史时期,请问这是哪个时期?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中日两国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我们把图一中派遣到唐朝学习的人称为什么人?图二中的人物矢志不渝,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他是谁?

    2. (2) 材料二是那烂陀寺的遗址,唐朝时期,我国哪一位僧人曾在那游学?他归国后,将游历过的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口述整理成哪一本书?

    3. (3) 根据材料三请写出政府为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设立的机构名称。从材料三可知,当时海外贸易兴盛受哪一客观因素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