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二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17-04-21 浏览次数:96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出售来回票,一旦动身,决不返回。”这形象地说明了(    )

    A . 生命中处处充满欢乐、愉悦 B . 生命中有烦恼、困难与痛苦 C . 生命很宝贵,应且行且珍惜 D . 生命应该无忧无虑没有痛苦
  • 2.

    如图《劝》中老奶奶教育小朋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热爱动植物就是热爱自己的生命       ②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③小树生命高于一切                               ④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有的人虽然生命已经逝去,但精神永存,鼓舞人们奋勇前进;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犹如僵尸,灵魂已经死去,永远遭到人们的唾弃。这说明(    )

    A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态度 B . 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其质量 C . 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 D .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 4. 我们要消除烦恼,悦纳自己,关键在于(   )

    A . 看到自己的优点 B . 不介意别人的批评意见 C . 正确地认识自己 D . 尽情地享受生活
  • 5. (2016七下·阳谷期中)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调查显示,学校积极心理环境指数每提高10%,学生焦虑、孤独、违规违纪等负面情绪和行为平均降低约6%.这启示我们(    )

    A . 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是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B . 青春期的心理矛盾有助于我们健康成长 C . 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培养积极心理 D . 我们要正确看待青春期正常的身体变化
  • 6. 在我们初中生中,“追星”现象较为普遍。下列关于“追星”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 . 崇拜明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常见的现象 B . “追星”现象是青少年对自己未来的设计和想象的身心需要 C . 对自己心目中的明星可以尊重,但不应该盲目崇拜 D . 青春期的我们如果去“追星”,必然会影响学习和生活
  • 7. 有人说:“青春让每一个人开一次花,但不担保每个人都结一次果,能不能结果往往取决于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青春是无形的财富,是可以挥霍的财富 B . 青春期的我们渴望和父母长辈平等交往 C . 美好的未来取决于青春期的努力和积累 D . 青春期既是多彩的,又是矛盾的
  • 8. 徐悲鸿对于日寇的人侵非常愤慨,他用自己的画笔创作出名画《八骏图》,以此鼓舞中国军民奋勇前进,彻底消灭侵略者。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属于(  )

    A . 意志控制法 B . 情绪升华法 C . 认识改变法 D . 合理发泄法
  • 9. (2016七下·吴中期中) 情绪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心灵的“窗户”,因为(    )

    A . 情绪是多变的多重的 B . 情绪是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C . 人人都会有情绪 D . 情绪常常让人难以控制
  • 10. “牢骚太盛防肠断”说明了(    )

    A .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发牢骚 B . 消极情绪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C .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划分是相对的 D . 消极情绪是不允许存在的
  • 11. 卢梭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抵抗风气危害的最好良药。这句话说明(    )

    ①家庭保护对未成年人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家庭应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

    ③有了家庭保护未成年人就会健康成长                ④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12. 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

    A . 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 . 法律的来源是生活 C . 生活离不开法律 D . 学了法才能不违法
  • 13. 2015年3月30日是第2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市各学校利用安全课、晨会、班会、板报、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了应急避险的演练。这些措施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司法保护 D . 社会保护
  • 14. 2015年3月30日是第2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我市各学校利用安全课、晨会、班会、板报、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的学校还组织学生开展了应急避险的演练。开展这些活动(    )

    ①说明保护学生生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     ②能完全避免未成年人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③能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④能有效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未成年人进行自我保护时,不得以自我保护为借口,损坏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表明(     )

    A .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B . 未成年人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C . 法律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D . 未成年人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 16. 2015年3月20日,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打拐”题材电影《失孤》登陆全国院线。影片中,在寻亲家长和许许多多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一些被拐孩子回到了父母的怀抱。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 .   在我国,未成年人被拐是普遍现象 B .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家庭保护,更需要社会保护 C . 只要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能避免“被拐”现象的发生 D .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作
二、<b >判断题</b>
三、<b >简答题</b>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明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名列前茅。但是,进入七年级下学期后,他因病耽误了学习,成绩退步很快,这让小明觉得很难过,于是在校时他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回家后也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材料二:小丽学习成绩在班级中一直较好,由于家庭原因她休学了一年,当她再踏进教室后,感觉学习明显很吃力,成绩也下降很多。但她不气馁,平时上课更认真听讲了,遇到不会的题目就请教同学和老师,经过不懈努力,小丽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1. (1) 结合材料,运用“消除烦恼悦纳自己”的知识,说说小明出现了什么心理问题?这一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请你给他寻找一把金钥匙,促使小明尽快走出心理的困扰。

    2. (2) 请结合“多彩的情绪”相关知识,联系两则材料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并说说从小丽身上能得到哪些启示?

  • 28.   2015年元月8日,黑龙江哈尔滨“1•2”火灾抢险救援中牺牲的赵子龙、傅仁超、张晓凯、侯宝森、杨小伟五名烈士追悼会在天河园举行。清晨6时30分,载有五名烈士灵枢的灵车从西华苑出发,20多公里的路途随处可见自发前来送别的民众。刺骨的寒风中,他们或高举条幅送上祝愿,或低头鞠躬表达敬意……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其质量,烈士们的行为得到了社会的尊重。据此,有人认为,“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才是有意义的生活。”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 (2) 在遇到大火等一些灾难时,未成年人要在保护好自己生命的同时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请说明理由。

四、<b >分析说明题</b>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苏州市政府颁布的《苏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从2014年元旦起,如果在未来2天内持续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可能出现大气重污染的情况或已经出现大气重污染时,苏州将启动苏州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二级预警时,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活动,一级预警时,建议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材料二:苏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地各校要及时通过“苏州市环保局网站”及各地环保局网站了解空气质量相关信息,落实专人做好相关防护工作,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防护知识,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材料三:2013年12月初,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面积灰霾。据《姑苏晚报》报道,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二,机动车尾气排放,三,北方冬季燃煤采暖造成的空气质量恶化。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哪种特殊保护?为什么法律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2. (2) 阅读材料三,根据7年级下册第14课相关知识回答:面对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严重警告,人类应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3. (3) 结合材料三,就提高和改善空气质量,我们每个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这一问题,提出你的两条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