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政治...

更新时间:2017-04-21 浏览次数:99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自杀是一种“自卑的勇敢”,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自杀是一种勇敢的行为       ②要热爱生活

    ③要珍爱生命                           ④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2. 每当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国家领导人会作出重要指示,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群众。“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说明了对生命的尊重,这是因为(    )

    ①生命是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           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③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④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3. 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调节好情绪可以(    )

    A . 提高工作效率 B . 没有任何烦恼 C . 克服自卑心理 D . 促进身心健康
  • 4.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青春期常见的闭锁心理往往影响我们的快乐成长。打开心灵之窗,走出闭锁心理,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A . 爸爸妈妈越来越不理解自己了,要找机会主动和爸爸妈妈谈心 B . 碰到不高兴的事情,总是闷在心里,烦躁不安 C . 课堂上没有把老师讲的内容弄懂,想去请教老师,但又觉得难为情 D . 常发脾气,随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 5. “给”比“取”带来更多愉快。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 . 我们应该“给”,而不应该“取” B . “给”是人生唯一的快乐之源 C . 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他人、社会有所贡献 D . “给”与“取”是完全矛盾的
  • 6. 青春期到来之际,有些人会出现心理闭锁,不愿与他人沟通,处理不当会(    )

    ①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     ②形成有缺陷的人格

    ③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④失去朋友和友谊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7. 国家制定的专门保护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是(    )

    ①《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妇女权益保障法》   ④《教育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8. 薛某参加学生会干部竞选,落选时情绪低落,随后参加了航模社团活动,心情变得舒畅起来。这种调控情绪的方法是(    )

    A . 注意转移法 B . 合理发泄法 C . 意志控制法 D . 认识改变法
  • 9. 关于愤怒的情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只要不丧失理智,愤怒也是正常的 B . 愤怒是人类情绪的四种基本形式之一 C . 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保持心平气和 D . 随便发火容易破坏人际关系
  • 10.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们知道要遵守规则、履行义务;但在生活中,有时还会鲁莽行事,事后又常常后悔……这表明了青春期存在的矛盾是(    )

    A . 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B . 自制性和冲动性的矛盾 C . 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矛盾 D . 自制性和自控性的矛盾
  • 11. “不必总是欣赏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这句话说明(    )

    A . 要相信自己总是最优秀的 B . 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美好和独特 C . 自我欣赏比欣赏他人有意义 D . 崇拜偶像不如崇拜自己
  • 12. 进入青春期后,肌体发育增快,生理机能不断成熟,主要表现为(    )

    ①身体外形急剧变化           ②性机能发育成熟

    ③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④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3. 对待学习,我们提倡高高兴兴地主动学,不要愁眉苦脸地被动学。这是因为(    )

    ①嘻嘻哈哈地学习比较热闹                 ②情绪高涨的学生思维敏捷,精力旺盛

    ③情绪不同对学习的影响也不同         ④情绪低落的学生反应迟钝,萎靡不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4. 下列做法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    )

    ①父母把逃学的儿子送回学校                                               ②父亲赌博成性,13岁的孩子流浪在外

    ③政府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的活动场所       ④我国人民法院成立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庭

    ⑤商贩向中学生偷售有暴力、恐怖内容的书刊

    A . ①②⑤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③④⑤
  • 15. 2014年4月,某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预防学生溺水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在池塘等溺水多发地要设立警示牌,加强防护工作,并要求全体学生写防溺水承诺书。这体现对未成年人的(    )

    A . 社会保护 B . 司法保护 C . 学校保护 D . 自我保护
  • 16. 全国广大未成年人的大型公益网站──未来网,根据未成年人视觉特点和上网习惯,采用游戏、卡通、剪纸等形式进行设计,同时开设了校园吧、微博、论坛等互动社区,全部免费提供给未成年人使用。采用上述内容和形式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②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

    ③有利于青少年悦纳自己                     ④丰富未成年人的网络文化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二、<b >判断题</b>
三、<b >简要回答</b>
  • 27.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多年来,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从未放弃要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战胜疟疾的新疗法,他们改进了中医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低温提取,试验191次终于提取了青蒿素。为了科学事业,屠呦呦亲自试验致肝中毒,但这一发现造福了数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

    1. (1)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过有意义生活的要求的?

    2. (2) “屠呦呦和她团队试验191次终于提取了青蒿素”,这给我们思考和规划人生什么启示?

  • 28.

    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法律护我成长”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2月,《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获省人大批准,将于201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最引人关注的是一些新规定,如:①不得让未满6周岁的未成年人单独留在家中、车内;②大型商场、超市、医院等应设搜寻走失儿童安全警报系统等。通过地方立法,旨在对公众的行为习惯产生积极引导,从而营造出呵护未成年人的大环境。

    材料二:漫画

    1. (1) 请指出《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出台的原因。

    2. (2) 请你对漫画中小明的父亲及网络老板各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四、<b >分析说明题</b>
  • 29.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也是时代的骄子,他们热爱生活,憧憬未来。某校七年级(3)班的同学们学完了“热爱生活”这一单元后,开展了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一些材料,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材料一:2015年入冬以来,中国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雾霾天气,PM2.5大大超标,污染防控形势严峻,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材料二:漫画

    材料三: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饮食和卫生保健。

    阅读以上材料,运用 “热爱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材料一给我们什么警示?

    2. (2) 运用“多彩的情绪”的相关知识回答:从材料二的漫画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你探究引起这一结论的原因。

    3. (3) 有人认为:只要呵护好了青春,青少年就能做到成长不烦恼。请你运用“长大的感觉”和“成长不烦恼”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