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河南省濮阳市中考政治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7-04-19 浏览次数:216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面对无情的大火,河南南阳方城青年王锋,三度勇闯火海,先后救出6人,及时呼叫楼上10多户脱离险境,而自己因烧伤不治身亡。王锋感动了中原,感动了华夏大地,他也当选为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面对英雄王峰,你想表达的情感是(    )

    A . 大爱无畏勇向前,文明强省已实现 B . 中原人人好品质,抹黑河南存偏见 C . 承担责任代价大,化解危险需防范 D . 风险担肖河南人,文明之花耀中原
  • 2.

    家住上海的13岁女孩小卞,以学习为由,用妈妈手机偷偷给自己喜欢的网络主播打赏,两个月花掉家里25万块钱。无独有偶,福建12岁的男孩小亮为讨主播开心,偷拿母亲手机充钱购买昂贵的虚拟物品送给主播,一个月花了3万元;浙江丽水14岁的男孩小明打赏5名游戏主播为其代玩手机游戏,也花费了3万余元。近段时间这类事件成上升趋势。对此你的看法是(    )

    A . 网络世界危险多,特殊保护才安全 B . 有钱打赏凭心情,没钱不赏也正当 C . 少年权益要保护,网络游戏应封停 D . 网络安全需教育,学法知法,明是非
  • 3.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自2016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程名称中。这一修改会带来(    )

    A . 课业负担必减轻,综合素养必提升 B . 教学考试必改变,学生成长受影响 C . 教育改革新举措,法治教育得落实 D . 依法治校有新规,依法治国新举措
  • 4. 2016年5月26日,在河南全省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议上,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和《河南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等十个文件的征求意见稿,给出河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指南。文件的出台告诉我们(    )

    A . 精准扶贫有抓手,脱贫致富奔小康 B . 贫困群众要脱贫,同步富裕是方向 C . 脱贫致富全靠党,改革成果人人享 D . 中原经济大发展,全面小康已实现
  • 5. 共享单车是由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她让我们享受到了“随时随地有车骑”的便捷;在享用共享单车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把车子挂树上、扔河里,或 者刷漆私占、往座椅上扎针、乱贴二维码骗钱等非常极端的破坏现象,以及停车占用盲道、便道、机动牢道等问题。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共享单车新事物,城市管理在创新 B . 重教育、建诚信,共享单车需文明 C . 共享单车真方便,法律保护方可行 D . 共享单车新经济,绿色低碳利发展
  • 6.

    2017年鸡年春晚少数民族小品《天山情》,讲了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由于开山放炮,打隧道,把附近百姓奶牛场的奶牛给惊着了,导致奶牛不下奶了。按照铁路部门的相关规定,要给百姓一定的补偿。张会计来送钱,库尔班大叔不要,由此引发的一连串乌龙爆笑的段落,构成了一幅民族大家庭一家亲的画卷。巩固“民族团结一家亲”应该(    )

    A .   民族团结义务需履行,民族风俗习惯要尊重 B . 共同繁荣大原则,唯有帮助能实现 C . 民族政策要宣传,违反政策应刑罚 D . 团结互助和谐生,共同富裕中国梦
  • 7. 2016年12月17日公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把郑州、武汉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将郑州建设成为中心城市,有利于河南和周边省份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还可以有效加快河南的城镇化进程,借助城市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带动河南经济进步、人民增收致富。你认为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是(    )

    A . 中原文化古文明,影响深远通古今 B . 交通优势凸显先,米字高铁带四邻 C . 科教经济发展好,人力人才助前进 D . 勤劳质朴中原人,艰苦奋斗好精神
  • 8. 近日,日本APA酒店集团被曝光客房中放置大量由该酒店集团CEO元谷外志雄所写的右冀书籍,书里否认南京大屠杀和韩国慰安妇的存在,并称“所谓日本犯下的罪行,是美国为投下原子弹而编造的谎言”。国家旅游局果断采取相关措施,要求所有出境旅游企业和旅游电商服务平台全面停止与该酒店的合作,停止使用该酒店作为地接酒店并下架所有该酒店的旅游产品及相关宣传广告。国家旅游局同时呼吁中国访日团组和广大游客,自觉抵制APA酒店的错误做法,不进该酒店消费。作为一名中国游客你响应国家旅游局的呼吁理由是(     )

    A . 国家尊严要维护,义不容辞我义务 B . 公民爱国理应当,政治权利来担当 C . 不去旅游不消费,响应号召是爱国 D . 歪曲历史伤感情,爱国责任我承担
二、<b >辨析题</b>
  • 9.

    材料:2016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以3: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习近平主席发表2017新年贺词,欣慰中国女排奥运登顶,在全面建小康的攻坚阶段,号召全国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三、<b >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b>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8月16日我国“墨子号”发射成功后,《华尔街曰报》针对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给出了标题为“沉寂了 一千年,中国誓回发明创新之巅”的专题文章,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作为中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材料二: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地方和用人单位引才项目竞相发力。河南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重大人才工程中单列计划,近年来从国内外柔性引进使用高层次人才5万多人次、院士 253人。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 (1) 【创新中国】你认为“沉寂了一千年,中国誓回发明创新之巅”的优势有哪些?(两个方面)

    2. (2) 【创新中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请你为河南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建言献策。(三个方面)

  •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华夏盛开文明花】材料一: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熏陶。央视的《中国诗词大赛》让冠军获得者上海16岁的中学生武亦姝一 下子火了。有人问及为什么会有如此优秀表现时,知情人士说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她的父母喜欢阅读,藏书甚多,喜欢古典文学,尤爱江南古镇。

    材料二: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要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1. (1) 【健康成长源于家】结合才女武亦姝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熏陶”的理解。(两个方面)

    2. (2) 【文明家庭共创建】据悉你所居住的小区乘借党和国家重视文明家庭建设的东风,准备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请你为小区同龄人提几条建议。(内容要有针对性,三个方面)

四、<b >请你进行活动与探索</b>
  • 12.

    【蓝天梦中国梦】材料一:新年伊始,河南环境防治攻坚号角再起。2017年1 月7日上午,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总结表彰暨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部署会在郑召开。会议指出: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交卷”,全省全年PM10平均浓度1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5.2%;PM2.5平均浓度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全年优良天 数196天,比上年增加13天……今年要继续打好大气污染攻坚战,锲而不舍、持续发力,为全省人民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

    材料二:2017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他指出:2016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2017年我国要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加大治 理力度,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不管有风没有风,咬定青山不放松。衣带渐宽人憔悴,不信蓝天唤不回!”全国政协委员周生贤用这样一首打油诗来表达对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心。你校九年级三班的同学们看了上述新闻后,深受鼓舞。准备开展“我的环境我爱护”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创意分享】为扩大本次宣传活动在校园的影响,请你设计一条响亮的宣传口号。(不得抄写试卷中的内容)

    2. (2) 【观点畅谈】令人满意的数据为河南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攻竖战点了赞。请你向同学们分析令人满意数据背后的道理。(两点即可)

    3. (3) 【责任担当】“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请你为这场战役支招。(两点即可)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传承】材料一:近段,《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人们热议和追捧的节目。《中国 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设取营养,涵养心灵。

    材料二:彰显龙文化,弘扬龙精神。2017年2月27日前后,我市以“龙韵”为主题举办“二月二”龙文化节系列活动,为群众呈上一道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在文化节上,举办了秧歌舞大赛、书画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文化讲座等各类文化活动,从不同视角宣传龙文化。

    某校团委准备举办“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华夏文明”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完成下列任务:

    1. (1) 【感受诗词之美】中华诗词不仅蕴含着高尚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请试举两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 (2) 【弘扬文化之声】龙城濮阳每年“二月二”都要举办龙文化节。请你谈谈这样做的理由。(不少于两点)

    3. (3) 【担当传承之人】传承文化,人人有责。请你向同学们提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