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9-03-16 浏览次数:569 类型:单元试卷
一、<b >语言积累及运用</b>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然(yǎn)      垂(tiáo)    阡(mò)     隔(jiàn) B . 竹(huáng)    然(yǐ)      忽(xī)     幽(suì) C . (rán)      篷(ruò)     山(yú)     椎(jì) D . 鸠(jū)       窕(yáo)     蒹(jiā)    溯(huí)
  • 2.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通人(仅,只)     不知有汉(竟然)   便扶路(旧的,从前) B . 石底以出(翻卷)   俶尔远逝(忽然)     崔氏二小生(年轻人) C . 如有所(说话)     首昂视(举)       钩画了了(清楚明白) D . 寤寐求之(睡觉)     辗转反侧(翻身)     白露未(尽、完)
  • 3.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处处之                寻向所 B . 潭中鱼百许头          高二黍许 C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盖简桃核修狭者 D . 流之                道阻且
  • 4.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为外人道也 B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C . 溯洄从之,道阻且 D . 其两膝相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 5. 下列划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琴瑟友之 B . 石青糁之 C . 折蛇行 D .
  • 6.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 武陵人/捕鱼为业 B . 潭中/鱼可百许头 C .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7. 下列对课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人民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 . 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C . 《核舟记》这个题目中的“记”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在这里有摹写的意味。 D . 《蒹葭》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 8. 理解默写。
    1. (1) 《桃花源记》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2. (2) 《小石潭记》中与《与朱元思书》一文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
    3. (3) 《核舟记》中最能说明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是:
    4. (4) 《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的美好联想;“”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5. (5) 《蒹葭》中在今天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
二、<b >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b>
  • 9. 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传统文化竞赛活动,共设置了三道竞赛题和两个奖项。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
    2. (2) 请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并根据要求答题。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的意思。 B . 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多,“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的,把枝条都压弯了。 C . 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翩翩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 D .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鸣耳的啼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儿的美丽与魅力。
    3. (3) 你认为诗句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能够表现黄四娘家花儿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 下面是一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对联,请你运用所学的对联知识,重组一副完整的对联。

      传统   的   中   精华   学习   里   经典    继承   国学

三、<b >阅读理解与欣赏</b>
  • 10. 阅读《关雎》,回答问题。

    关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1) 《关雎》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2. (2) 《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3. (3) 《关雎》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的方式来充分表达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体会其作用。
    4. (4) 下列对《关雎》的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关雎》是我国古代的恋歌,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姑娘的思慕、爱恋之情。 B . 诗歌开头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用雌雄雎鸠鸟引出河边男子对在河里采水草的姑娘的爱恋之情。 C . 诗歌中问进一步描写男子对姑娘的爱恋之情。用水中漂浮不定的水草暗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回到家中仍朝思暮想、夜不能寐,姑娘的身影总是浮现在眼前。 D .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 11.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目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柳宗元传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 , 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 , 涉履蛮瘴 , 崎岖堙厄 , 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险。⑦蕴:积聚。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实词。

      ①心

      神寒骨

      ③与之

      居位不久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为:全石以底    骚文十数篇 B . 以:其境过清    动必 C . 尤:水清冽      奇待宗元 D . 居:不可久      会位不久
    3. (3) 将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4. (4) 甲文是怎样从侧面描写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5. (5)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条概括甲文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 1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养鱼记

    (北宋)欧阳修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 , 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 , 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乃求渔者之罟 , 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者。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矣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选自《居士外集》)

    【注】①折檐:屋檐下的回廊。②非非堂: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③洿(wū):地势低的洼地。④甃(zhóu):砌池壁。筑:夯底土。⑤锸(chā):铁锹。浚:挖沟疏通水路。⑥偃患:休息。⑦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⑦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⑧罟(gǔ):渔网。⑩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⑨嚚(yín)昏:愚蠢糊涂。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

      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

      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④怪而问之,且以是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折檐前有隙地      怪而问 B . 因湾为池          童子为斗斛之水 C . 地形            不能广 D . 微风波            盖活其小者弃其大者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4. (4) 将下列六个句子分成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    )

      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③湛乎汪洋,晶乎清明。

      ④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⑤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潮千里之想。

      A . ①②⑥ B . ①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④⑥
    5. (5) 文章结尾处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会有怎样的感想。
四、<b >作文练笔与展示</b>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站点,既是匆匆而过的栖息处,也是暂时的落脚点;既是旧行旅的终点,又是新行程的起点……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站点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生命链条。

    结合上述文字给你的联想或感悟,请以“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确定立意。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时,请用化名代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