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9-03-16 浏览次数:337 类型:单元试卷
一、<b >语言积累及运用</b>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育(yùn)    发(méng)     农(yàn)     连(qiào) B . (ǎi)     迁(xǐ)       鸡(zhì)     香(pú) C . (xī)     蟾(chú)      射(yǎn)     追(sù) D . 裂(guī)    山(lù)       沟(hè)      形(xiē)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物候     侵害     翩然     草长鹰飞 B . 缄默     黑鹂     描准     天衣无缝 C . 遗骸     骨骼     陨石     不解之谜 D . 碎石     颗粒     胶结     再接再励
  • 3.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 B . 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有代表作《新疆域》。 C . 《大雁归来》的作者是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特。 D . 陶世龙1939年4月生于四川省安岳县,是我国著名的地质科普学家。
  •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语文课上,王老师将《智取生辰纲》里面的故事讲得惟妙惟肖 , 同学们都沉浸在其中。 B . 六月的洋澜湖畔,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跳舞,或垂钓,怡然自得 , 其乐融融。 C . 桂林的山有的像雄狮,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猛虎,山形奇特,真是巧夺天工 D . 关于如何举办好今年的端午节赛龙舟活动,刚才大家都提了很好的建议,最后我来谈几点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
  •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两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 . “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力学习,发奋有为。 D . 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先是走进上海,随后飘到美国,继而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亚洲特别是世界具有长久而广泛的影响。 B . 北京携手张家口获碍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中国首个集夏奥、冬奥举办地于一身的城市。 C . 中国网民数量大幅增加,多达6.68亿左右,堪称世界之最。 D . 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 7.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南宋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主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 . ④⑤③②① B . ⑤④②③① C . ⑤④③②① D . ④⑤①②③
二、<b >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b>
  • 8. 今年,全国上下全力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某校九年(1)班“自由呼吸”科普兴趣小组的同学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PM2.5科普宣传周”活动,搜集了一些材料。请阅读其中两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也叫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

    PM2.5主要来源于日常发电、X-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PM2.5因为颗粒细小,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材料二】2012年5月29日江苏省部分城市空气PM2.5监测数据(24小时平均数据)

    地区

    南京

    无锡

    常州

    宿迁

    徐州

    淮安

    盐城

    连云港

    地区

    南京

    无锡

    常州

    宿迁

    徐州

    淮安

    盐城

    连云港

    PM2.5日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56

    64

    36

    50

    77

    83

    93

    99

    备注:按国家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75微克/立方米,低于该数值的为良好。本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城市空气PM2.5等试运行监测数据平台”。

    1. (1) 材料一介绍了有关PM2.5的哪些知识?请简要概括。
    2. (2) 材料一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 (3) 阅读材料二,请简要分析宿迁地区5月29日空气PM2.5状况,并得出结论。
  • 9. “自由呼吸”小组成员林洁的爸爸打算在周末带全家到郊外“自驾游”,林洁想劝爸爸不开车,全家骑自行车去。请你以林洁的口吻,并运用材料中的相关知识来劝说爸爸。

    林洁说:“爸爸,我们还是骑自行车去吧。

三、<b >阅读理解与欣赏</b>
  • 10. 阅读唐诗,完成问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 (1) 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 (2)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选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1. (1)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生动地勾画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形象地说明了花草鸟虫的变化和气候的关系。 B .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用具体的物候变化表现了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C . “年年如是,周而复始”,既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D . 杏花“传语”、桃花“暗示”、布谷鸟“唱歌”,运用拟人手法具体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
    2. (2) 选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朴实严谨,作者采用生动典雅的语言描述有什么好处?
  • 12. 阅读课外说明文,回答问题。

    台风的功与过

        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 (1)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 B . 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C . 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 D . 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 业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2. (2)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台风有哪些“功”。
    3. (3)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

    4. (4)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5. (5) 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能概括本文主旨的话,并简述由此引发的思考。
  • 1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叉烹之。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呜,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呜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呜,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畀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1. (1) 解释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旦而不鸣

      ②皆足祸也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3. (3) 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
    4. (4) 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四、<b >作文练笔与展示</b>
  • 14.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作文素材。

    题目一: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我们承欢膝下,享受亲情;与书籍相伴的日子,我们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爱相伴的日子,我们学会关心,懂得感恩……请以“与___________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②不允许写诗歌,其他文体不限。

    题目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的丰富,习惯的养成,技能的提升,阅历的增长以及点滴的进步……都离不开天长日久的坚持与积累。

    请以“积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允许写诗歌,其他文体不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