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 /必修3《稳态与环境》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15-09-29 浏览次数:3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其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摄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与胰岛A细胞有关 B . 血糖浓度正常水平的维持是通过反馈调节达成的 C . A点后血糖浓度降低,是因为胰岛素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D . B点后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
  • 2.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

    胰岛素

    1.7

    5.0-20.0

    mIU/L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 .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 .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 3. 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激素③分泌过多 B . 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 . 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 . 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 4. 摘除了垂体的小白鼠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现象,原因是(    )


    A . 食物中缺乏碘 B . 甲状腺体增大 C . 缺少促甲状腺激素 D . 缺少生长激素
  • 5. 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 . 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 . 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 . 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 6. 下列内分泌腺与其分泌激素对应错误的是(    )

    A .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B . 胰岛 胰高血糖素 C .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D . 睾丸 促性腺激素
  • 7. 与2型糖尿病不同,1型糖尿病的特点是(    )

    ①胰岛素的分泌绝对不足

    ②机体存在胰岛素对抗

    ③大多数发生在年轻时

    ④大多数发生在成年以后

    ⑤主要通过胰岛素治疗

    ⑥主要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①④⑥ D . ②③⑤
  • 8. 下列说法与图示不相符的是(    )

    A . 若A表示血糖的浓度,则B可以代表胰岛素的浓度 B . 若A表示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则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 C . 若A表示血液中的CO2浓度,则B可以表示呼吸频率的变化 D . 若A表示轻度污染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则B可以表示微生物的数量
  • 9.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 . 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 . 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 . 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 10. 关于胰岛素的作用错误的是(    )

    A .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B . 加速血糖分解 C . 降低血糖浓度 D . 促进肝糖原分解
  • 11. 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需要完善的具体步骤是(    )

    ①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将小鼠饥饿处理,以消耗肝糖

    ②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③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④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
  • 12. 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中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TSH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关键激素 B . 血液中TH过量时会抑制TRH和TSH分泌 C . TH和TRH的含量变化都会影响TSH的分泌 D . 缺碘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TSH水平会降低
  • 13. 给正常大鼠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    )

    A . 红细胞吸水膨胀 B .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 . 肝糖原的合成减少 D . 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 14. 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低龄化严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般将胰岛素注射到胰岛B细胞进行治疗 B . 糖尿病人的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出现糖尿 C . 人体在调节血糖时只有体液调节 D .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
  • 15. 下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激素甲可使细胞乙的活动增强 B . 细胞乙是胰岛B细胞 C . 激素甲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 . 激素乙能促进肌糖原的分解
  • 16. 下列疾病中,全是因为人体内缺乏激素而引起的是(    )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侏儒症  ④白化病  ⑤镰刀型贫血症  ⑥夜盲症

    A . ①③④ B . ③⑤⑥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⑥
  • 17. 下列有关人体内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错误的是(    ) 

    A .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② ③过程 B . 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 等过程,同时能抑制② ③过程 C . ②和⑥一定发生在同一器官 D . 在肌肉细胞中,⑤的产物可以是CO2、水或乳酸
  • 18.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分子作用部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通过体液的传送可作用于胰岛细胞 B .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肌肉和某些腺体 C . 下丘脑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后者分泌的激素也可作用于下丘脑 D .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主要作用于尖端,也可作用于尖端下部细胞
  • 19. 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①与②、②与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 B . ①与③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存在神经调节 C . ①②③④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 D . 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 20. 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中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血液中TH过量时会抑制TRH和TSH分泌 B . TSH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关键激素 C . TH和TRH通过拮抗作用共同调节TSH的分泌 D . 缺碘性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TSH水平会降低
二、综合题
  • 21.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长期碘缺乏往往引起甲状腺肿。科研人员将大鼠随机分为低碘组和正常碘组进行实验,探究补碘对治疗甲状腺肿的作用。
    1. (1) 低碘组和正常碘组大鼠均应饲喂(填“低碘”或“正常碘”)饲料,低碘组饮用去离子水,正常碘组饮用,喂养三个月后低碘组大鼠形成明显的甲状腺肿。再将低碘组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用不同浓度的KIO3进行补碘处理,另一组不进行补碘处理。三个月后测定各组大鼠甲状腺相对质量,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碘含量

      正常碘组

      低碘组

      补碘处理组(mg/mL KIO3

      0.26

      1.30

      13.00

      甲状腺质量/体重(mg/100g)

      7.99

      37.17

      15.17

      17.85

      20.26

    2. (2) 低碘组大鼠由于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机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运输作用于甲状腺,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促甲状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后就被,以维持内环境中激素作用的稳态。

    3. (3) 实验结果表明,补碘处理三个月后,大鼠的甲状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但均未。三组补碘处理组中,治疗效果最好的KIO3浓度是

  • 22. 下图为男性性激素-睾酮(T)的调节机制。请分析回答:

    1. (1) 性激素属于脂质,性激素的作用是

    2. (2) 图中结构X是指。过程④说明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指

    3. (3) 图中各种激素通过运输到靶细胞所在位置,并与靶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完成信息传递。

    4. (4) 有研究表明吸食阿片类毒品(如吗啡、海洛因、可卡因等)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于是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

      a.与健康人相比,吸毒者在上图中会减弱的过程是(填序号)。

      b.为了确定吸毒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所引起的,可将体

      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c.有人对该调查的科学严密性提出质疑,请写出质疑的理由(答出一点即可)。

  • 23. 据《本草纲目》记载,桑叶提取液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为了研究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以大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与药剂: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50只、桑叶提取液、链脲佐菌素(STZ)、蒸馏水、溶解STZ的枸橼酸盐缓冲液、血糖测定仪等。(注:①大鼠全部用于实验,实验过程中全部存活。②STZ是一种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

    1. (1) 实验一: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

      ①随机取40只大鼠,禁食12小时后,随机均分成A、B两组,在A组腹腔一次性注射10mL溶于枸橼酸盐缓冲液的STZ溶液,在B组腹腔一次性注射,作为对照实验。

      ②注射48 小时后,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并进行统计分析。

      ③对比A、B两组,实验结果为:

      据实验分析STZ能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分泌减少,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凡血糖浓度高于13 mmol·L1 , 尿中出现糖,并出现等症状者为糖尿病大鼠模型。

    2. (2) 实验二:检验桑叶提取液的降血糖效果

      ①将实验一剩余的大鼠作为甲组,将制备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乙、丙两组。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并进行统计分析。

      ②对甲组和乙组的每只大鼠每天灌喂2 mL蒸馏水,连续灌喂4周;对丙组的每只大鼠;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③4周后,再用血糖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桑叶提取液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mmol/L)

      给药4周后(mmol/L)

      10

      3.85±1.28

      3.94±2.20

      10

      18.62±3.08

      10.12±2.65

      10

      19.46±3.98

      19.00±2.70

      据表分析实验组别自上而下依次是(用“甲”、“乙”、“丙”表示)。

      实验结论:

  • 24. 下图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至⑤表示五个过程。据图回答:

    1. (1) 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

    2. (2) 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首先加强的是过程(填序号),过程③分泌的激素使组织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 (3) 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加强(填序号),这种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


    4. (4) 垂体还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激素,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5. (5) 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导致过程(填序号)加强所致。

  • 25.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转运体)。
    1. (1) G在细胞中的合成,经过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

       

    2. (2) 由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的方式运输进入上述两种细胞。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作为储存起来。同时,血糖浓度的增加,也会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增多。

       

    3. (3) 研究表明,G3分布于脑内神经元细胞膜上,G4主要在肌肉和脂肪细胞表达。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膜上分布的G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这种差异既保障了不同的体细胞独立调控葡萄糖的,又维持了同一时刻机体的浓度的稳定。

       

    4. (4) 肿瘤细胞代谢率高,与正常细胞相比,其细胞膜上G1的含量。临床医学上可用G1含量作为预后指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