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

更新时间:2015-09-29 浏览次数:78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与发酵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 . 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 . 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 D . 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 2. 小明同学准备自制酸奶,他将新鲜牛奶加入适量蔗糖煮沸后装入消毒的大口玻璃瓶中,再将适量酸奶倒入其中。你认为最可能成功制成酸奶的操作是(   )

    A . 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并密封 B . 煮沸后立即倒入酸奶不密封 C . 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并密封 D . 煮沸后冷却再倒入酸奶不密封
  • 3. 在购买罐装食品时,要注意看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原因是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其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根本原因是(   )

    A . 细菌会通过罐体进入罐内 B . 食品中的部分真菌未能杀死 C . 食品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 D . 食品中有未彻底杀灭的细菌芽孢
  • 4. 适合保存鲜牛奶的方法是 (   )


    A . 腌制法 B . 脱水法 C . 巴氏消毒法 D . 熏制法
  • 5. 袋装肉肠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 (   )


    A . 脱水法 B . 真空包装法 C . 罐藏法 D . 渗透保存法
  • 6. 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 . 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 . 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 C . 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 .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 7. 下图中的牛没有“吹牛”,它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下列有关此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它是转基因牛 B . 它的这一特异性状能够遗传 C . 它具有乳房生物反应器 D . 它是仿生技术的产物
  • 8. 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发酵技术的是(   )

    A . 啤酒 B . 橙汁 C . 酸奶 D . 面包
  • 9. 酒精等“绿色燃料”的研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是:玉米秸秆→糖液→酒精。由糖液到酒精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
     
    A . 酵母菌 B . 青霉菌 C . 曲霉菌 D . 乳酸菌
  • 10. 下列食品中,不是通过减少食品中含水量来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和繁殖的是(   )

    A . 果脯 B . 腊肉 C . 鱼干 D . 罐头
  • 11. 科学家研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呈现出巨大的优越性,这就是(   )

    A . 生物反应器 B . 转基因生物 C . 仿生学 D . 乳房生物反应器
  • 12. 为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兴建沼气池。在沼气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

    A . 酵母菌 B . 乳酸菌 C . 甲烷菌 D . 根瘤菌
  • 13. (2017八下·东莞开学考) 以下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

    A . B . C . D .
  • 14. 制作面包发酵时利用的菌种是(   )

    A . 酵母菌 B . 醋酸菌 C . 青霉菌 D . 乳酸菌
  • 15. 啤酒是人们爱喝的一种酒类,其酒味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生物有关?

    A . 酵母菌 B . 乳酸菌 C . 醋酸菌 D . 曲霉
  • 16. 制作泡菜时密封的主要目的是:(   )

    A . 防止营养物质的流失 B . 防止其它细菌的进入 C . 防止空气进入 D . 防止水分散失
  • 17. 酵母菌的发酵现象其实就是酵母菌的(   )


    A . 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 C . 生殖方式 D . 营养方式
  • 18.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时,分别将葡萄糖分解为(   )

    A . 酒精 B . 二氧化碳 C . D . 二氧化碳和酒精
  • 19. 酒的酿造与下列哪项有关(   )

    A . 青霉和曲霉 B . 酵母菌和曲霉 C . 青霉和酵母菌 D . 酵母菌和乳酸菌
  • 20. 酸奶中的酸味是由下列哪种细菌分解有机物所产生的(   )

    A . 乳酸菌 B . 枯草杆菌 C . 棒状杆菌 D . 甲烷细菌
二、非选择题
  • 21. 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1) 防腐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或抑制它们的。 

    2. (2) 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3. (3) 夏天的气温高,有利于细菌,所以食物容易腐败。

    4. (4) 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内,并对它进行大规模的培养,使之产生了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 

  • 22. 家庭制作甜酒时,常需往煮好的糯米中加入酒曲(内含大量的酵母菌),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遇到天气寒冷时器皿还需采取保温措施,据此回答: 
    1. (1) 加入酒曲的目的是利用酵母菌分解。 

       

    2. (2) 密封器皿是使器皿中缺少,在此条件下的产生量将大大增加。

       

    3. (3) 保温的目的是使酵母菌速度加快。 

       

    4. (4) 酿好的甜酒表面有一层泡沫,这是什么气体? 

       

    5. (5) 若不将器皿密封,暴露在空气中,酒味便淡薄些,其原因是?

       

  • 23. 家庭制作甜酒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②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    ④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   ⑤将糯米倒入蒸锅煮熟     (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制作甜酒的操作步骤(用工序中的序号表示)。

    2. (2) 酒曲粉末里含有的主要菌种是

    3. (3) 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

    4. (4) 酿好的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造成的。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气体,还产生了

    5. (5) 有一位同学按工序制作甜酒,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甜酒没制出来,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答出一条即可)。

  • 24. 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 (1) 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进入瓶内。

    2. (2) 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_

      A . 瓶子的大小 B . 细菌的有无 C . 肉汤的多少
    3. (3) 乙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而甲图中控制改变量的方法则是

    4. (4)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5. (5) “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

      A . 巴氏消毒法 B . 腌制法 C . 脱水法
  • 25. 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 
    1. (1) 郝思的实验中有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2. (2) 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3. (3) 你认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4. (4) 郝思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甜酒”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