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辽宁省葫芦岛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03-16 浏览次数:117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燃烧1g乙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50kJ,则这一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A . 2C2H2(g)+5O2(g)═4CO2(g)+2H2O(l)△H=+50 kJ•mol1 B . C2H2(g)+ O2(g)═2CO2(g)+H2O(g)△H=﹣1300 kJ•mol1 C . 2C2H2+5O2═4CO2+2H2O△H=﹣2 600 kJ D . 2C2H2(g)+5O2(g)═4CO2(g)+2H2O(l)△H=﹣2600 kJ•mol1
  • 2. 下列分别是利用不同能源发电的实例图形,其中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
    A . 风力发电  B . 太阳能发电   C . 火力发电   D . 潮汐能发电
  • 3. 下列反应在任意温度下一定能自发进行的是(   )
    A . 2NaCl+2H2O 2NaOH+Cl2↑+H2 B . NH3(g)+HCl(g)═NH4Cl(s)△H<0 C . CaCO3(s)═CaO(s)+CO2(g)△H>0 D . X2Y2(s)═X2(g)+Y2(g)△H<0
  • 4. 已知:A(s)+B(g)⇌2D(g)△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的改变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 .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 .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 .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 .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 5.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①C(s)+O2(g)=CO2(g)△H1=﹣393.5kJ/mol

    ②CH3COOH(l)+2O2(g)=2CO2(g)+2H2O(l)△H2=﹣870.3kJ/mol

    ③H2(g)+ O2(g)=H2O(l)△H3=﹣285.8kJ/mol

    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 的反应热(焓变)为(   )

    A . +488.3kJ/mol B . ﹣488.3kJ/mol C . ﹣244.15kJ/mol D . +244.15kJ/mol
  • 6. 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 升高温度 B . 加大X的投入量 C . 使用催化剂 D . 缩小体积
  • 7.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 2NO+O2 , 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 , 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 , 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NO2、NO、O2的浓度比为2:2:1;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A . ①④⑤⑥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⑥ D . 以上全部
  • 8. (2015高二上·宁强月考) 设C+CO2⇌2CO;△H>0,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H<0,反应速率为v2 , 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 . 同时增大 B . 同时减小 C . v1增大,v2减小 D . v1减小,v2增大
  • 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 . 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是温度 C . 放热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而吸热反应也可能自发进行 D . 熵增大的反应其焓变一定增大,焓变增大的反应其熵不一定增大
  • 10.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 v(H2)=0.3 mol•L1•min1 B . v(N2)=0.2 mol•L1•min1 C . v(NH3)=0.25 mol•L1•min1 D . v(H2)=0.4 mol•L1•min1
  • 11. (2016高二上·抚州期中) 向稀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中的铵根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的是(   )
    A . B . 氨气 C . 氢氧化钠固体 D . 氯化铵固体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 B . 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C . 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 . 将稀醋酸加水稀释时,c(H+)减小,c(OH)也减小
  • 13. 如图所示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分析图形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A是反应物 B . 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 C . 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 反应的方程式为:2A(g)⇌2B(g)+C(g)
  • 14.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 .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 .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 .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 15.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 pH=7的溶液 B . 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制得的溶液 C . c(H+)=c(OH)的溶液 D . 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 16.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H2S⇌2H++S2 B . NaHCO3═Na++H++CO32 C . NaCl═Na++Cl D . CH3COOH═CH3COO+H+
  • 17. 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对此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影响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8.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反应CO+NO2⇌CO2+NO△H<0,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 合成NH3的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 C . 溴水中存在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D . 对2HI(g)⇌H2(g)+I2(g),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压缩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 19. 常温下,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13mol/L.对该溶液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一定显酸性 B . 溶液一定显碱性 C . 溶液一定不显中性 D . 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 20. 在CH3COOH⇌CH3COO+H+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pH减小,应采取的措施(   )
    A . 增加NaOH B . 加热 C . 加水 D . 加浓盐酸
二、<b >非选择题</b>
  • 21.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a、b、c三点处,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 (2) a、b、c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3. (3) 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

      电离方程式

      电离平衡常数K

      CH3COOH

      CH3COOH⇌CH3COO+H

      K=1.76×105

      H2CO3

      H2CO3⇌H++HCO3H2CO3⇌H++HCO32

      K1=4.31×107K2=5.61×1011

      HClO

       HClO⇌H++ClO

      K=3.0×108

      CH3COOH、H2CO3、HClO,其中酸性最强的是,最弱的是

    4. (4) 写出下列各物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①H2SO4 

      ②NH3•H2O

  • 22. 在一定温度下,将2.4molA和1.2molB两种气体相混合后于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xC(g)+D(g)△H<0,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 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 (1) x值等;2min内v(B)=
    2. (2) A的转化率为
    3. (3)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450℃时平衡常数 500℃时平衡常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3. 恒温恒容时,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N2O4(g)⇌2NO2(g),如图所示.

    1. (1) 曲线(填“X”或“Y”)表示N2O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 (2) 若降低温度,则v(正),v(逆).(填“加快”或“减慢”)
    3. (3) 若加入N2O4 , 则v(正),v(逆).(填“加快”或“减慢”)
  • 24. 工业上可利用煤的气化产物(CO和H2)合成二甲醚(CH3OCH3)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其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总合成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5.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2Z (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正催化剂 ⑥分离出Z.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