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

更新时间:2017-03-15 浏览次数:114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2016八上·大石桥期中)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 (2016八上·丹徒期中) 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月”从6月3日开始,而且“远离毒品”的理念在广大的青少年中已达成普遍共识。下列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四幅浮雕中,与禁毒有关的是(  )

    A .   B . C .       D .
  • 3.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遭受类似的抢劫还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中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 . 甲午战争中 D . 北伐战争中
  • 4. (2016八上·大石桥期中)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所描写的是如图所示人物的功绩,他是(    )

    A . 邓世昌 B . 林则徐 C . 关天培 D . 左宗棠
  • 5. (2016八上·阜康期中) 博物馆近代展馆前,导游小王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 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①”;接下来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②;后来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③;最后还趁机割占我国北方领土达150万平方千米 ④。”显然小王把史实的顺序弄错了,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④①③
  • 6. (2016八上·大石桥期中) 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 . “民主”与“科学” B . “自由”与“平等” C . “扶清灭洋” D . “自强”与“求富”
  • 7. 有人用“观念转变,黄金万两”来解释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哪项最符合这种解释(  )

    A . 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B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 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8. (2016八上·纳雍期中)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  )

    A . 宣传“尊孔读经” B . 宣传维新变法 C . 宣传推翻清王朝 D . 宣传民主、科学
  • 9.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  )

    A .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的势力 B . 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 C . 使中国开始走富强道路 D .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10. 五四运动口号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 .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B . “废除二十一条” C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 . “还我山东”
  • 11. 历史谱写歌曲,歌声凝聚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A .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 .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 12. 五四运动后期,运动的主力转变成(  )

    A . 学生 B . 商人 C . 工人 D . 先进知识分子
二、<b ></b><b >改错题</b>
  • 13. 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近代史上,导致台湾及钓鱼岛与祖国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错误:  改正:

  • 14.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歌颂的是毛泽东。

    错误:改正:

  • 15.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

    错误:改正:

三、<b >材料分析题</b>
  •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请回答:

    1. (1) 两则材料共同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 (2) 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3. (3) 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材料四:如图1、2所示

    1. (1) 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

    2. (2) 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

    3. (3) 材料三孙中山为“颠覆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的杂志、人物与中国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

    5. (5) 上述几次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

  •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系列全面批孔的文章,论证孔子旧礼教不适合现代社会。他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提出了“将来容中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吃人的礼教”一语,就是从这篇小说来的。

    材料二 :2003年9月28日,身着古装的表演者在祭孔大典上表演皇帝祭孔时行三跪礼。当日,纪念孔子诞辰2554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举行,1000多名海内外人士参加祭孔仪式。300多名身着古装的表演者再现了清朝乾隆年间祭奠孔子的盛大场面。整个祭祀活动分为开庙、祭孔游行、舞乐表演以及各界人士的祭拜等6部分。 

    材料三: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他们以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诠释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材料四: 如图所示

    请回答:

    1. (1) 你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鲁迅等的批孔行为?

    2. (2) 你怎么看待现在的祭孔活动?

    3. (3) 材料三所述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4. (4) 请说出与材料四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谈谈其重大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