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专题1 基因工程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生物选修3专题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5-09-25 浏览次数:29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 B . 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 C . 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D . 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
  • 2. 下列提到的物质不是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的是(    )

    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②DNA聚合酶 ③DNA连接酶 ④运载体 ⑤解旋酶

    A . ②④⑤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⑤
  • 3. 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a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结构 B . 要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往往用不同种b切割a和d C . c连接双链间的A和T,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 D . 若要获得已知序列d,最好用人工合成法来获得
  • 4.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 B . 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 C . 限制性内切酶可用于提取目的基因,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体内 D . DNA连接酶的本质是一种分泌蛋白,可用于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 5. 现有一长度为3000碱基对(bp)的线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后进行凝胶电泳,使降解产物分开。用酶H单独酶切,结果如下图l。用酶B单独酶切,结果如下图2。用酶H和酶B同时酶切,结果如下图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酶H有2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B . 酶B和酶H同时切割时,有3个识别位点和切割位点 C . 酶B和酶H同时切割时,能产生完全相同的酶切片段 D . 酶B和酶H有相同的识别和切割位点
  • 6. 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是CCTAGG,它在A和G之间切断DNA。下图表示用该酶处理某基因后产生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正常基因中有4个CCTAGG序列 B . 产生的DNA片段可用核糖核酸连接酶连接起来 C . 用该酶处理得到图示基因片段要水解3个磷酸二酯键 D . 若该基因某处有一个CCTAGC突变为CCTAGG,用该酶处理后将产生5个片段
  • 7.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常用的几种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具有酶的专一性特点,而DNA连接酶不具有酶的专一性特点 B . 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2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 C . 纤维素酶、果胶酶作用于细胞壁,通过悬浮培养以获得分散的植物单细胞 D . 用纤维素酶消化动物组织中的胶原纤维,以获得单个的成纤维细胞悬浮液
  • 8. EcoRⅠ和SmaⅠ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但切割后产生的结果不同,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图中箭头处)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 B . SmaⅠ切割后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C . 用DNA连接酶连接平末端和黏性末端的效率一样 D . 细菌细胞内的限制酶可以切割外源DNA,防止外源DNA入侵
  • 9. 除下列哪一项外,转基因工程的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 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保存 B . 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C . 具有标记基因,便于进行筛选 D . 是环状形态的DNA分子
  • 10. 与“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

    A . 反转录酶 B . RNA聚合酶 C . DNA连接酶 D . 解旋酶
  • 11. 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①④②③ D . ①④③②
  • 12. 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已知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该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A、B、C三处。如果该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0.2、0.3、0.5三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DNA分子,若在每个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线状DNA的种类数是(    )

    A . 4 B . 8 C . 6 D . 7
  • 13.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操作,该过程中科学家所用的“手术刀”、“缝合针”和常采用的“运输车”分别是(    )

    A . 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 B . 限制酶、DNA聚合酶、噬菌体 C . DNA连接酶、限制酶、动植物病毒 D . DNA连接酶、限制酶、质粒
  • 14. 基因工程技术引起的生物变异属于(    )

    A . 染色体变异 B . 基因突变 C . 基因重组 D . 不可遗传的变异
  • 15. 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下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

    A . 3 B . 4 C . 9 D . 12
  • 16.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中载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B .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C . 载体对宿主细胞的生理代谢不起决定作用 D . 常用的载体有质粒、λ噬菌体的衍生物和动植物病毒等
  • 17. 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是(    )

    A . 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 . 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 . 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 . 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 18. 据图所示,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切断a处 B . DNA聚合酶可以连接a处 C . 解旋酶可以使b处解开 D . DNA连接酶可以连接c处
  • 19. 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下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 . 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 . 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 . 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 20. 下列物质或过程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的是(    )

    A . RNA聚合酶、逆转录酶、Taq酶 B . 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酶 C . 遗传信息的翻译、PCR中DNA解链 D . cDNA文库的构建、基因突变过程
二、非选择题
  • 21.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 1997年,科学家将动物体内的能够合成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如图。

    1. (1) 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③
    2. (2) 基因表达载体中能使人胰岛素在大肠杆菌中特异性表达的结构叫,其上有

      酶的结合位点。

    3. (3) 过程④常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填字母代号)。

      A . 感受态法 B . 农杆菌转化 C . 显微注射 D . 细胞融合
  • 22. 萤火虫发光是体内荧光素酶催化一系列反应所产生的现象。如果荧光素酶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使植物体发光。一直以来荧光素酶的惟一来源是从萤火虫腹部提取。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组科学家成功地通过转基因工程实现了将荧光素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并在大肠杆菌体内产生荧光素酶。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在此转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具体操作过程中下图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2. (2) 在上述过程中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其中包括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等。

    3. (3) 将此目的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需要载体的帮助。下列           (多选)是选取载体时必须考虑的。

      A . 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保存 B . 具有特定的限制酶切割位点 C . 具有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碱基片段 D . 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4. (4) 本实验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的载体可以是           (多选)。

      A . 质粒 B . 动物病毒 C . 噬菌体的衍生物 D . 植物病毒
  • 23. 回答下列与基因工程有关的问题:
    1. (1) 切割DNA的工具是酶,这类酶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若切割形成的是平末端,则需要用DNA连接酶连接。

    2. (2) 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以及标记基因等,标记基因的作用是

    3. (3)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此外还可以采用

      法。

  • 24. 如图为某种质粒表达载体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Bam HⅠ的酶切位点,amp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为启动子,T为终止子,ori为复制原点。已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有包括EcoRⅠ、Bam HⅠ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据图回答:

    1. (1) 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与质粒表达载体分别用EcoRI酶切,酶切产物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后,其中由两个DNA片段之间连接形成的产物有三种。

    2. (2) 用上述3种连接产物与无任何抗药性的原核宿主细胞进行转化实验。之后将这些宿主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若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原核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

  • 25.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BamH I

    Hind Ⅲ

    EcoR I

    Sma I

    识别序

    列及切

    割位点

    ATCC

    CCTA

    GCTT

    TTCG

    ATTC

    CTTA

    CCGG

    GGCC

    1. (1) 一个图l所示的质粒分子经SmaⅠ切割前后,分别含有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 (2) 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Ⅰ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

    3. (3) 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Ⅰ切割,原因是

    4. (4) 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酶。

    5. (5) 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