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7年高考地理易错题集(九)区域地理研究

更新时间:2017-03-30 浏览次数:509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我国东部的区域差异集中表现为南方和北方的差异。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耕地类型不同,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 干湿状况不同 B . 土壤类型不同 C . 耕地方式不同 D . 植被类型不同
    2. (2) 我国北方地区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  )

      A . 平原面积狭小 B . 煤炭、石油、铁矿缺乏 C . 云雨多,光照不强 D . 水资源不足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 2.

    读“2011至2013年浙江省粮食生产情况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下列关于浙江省粮食生产说法正确的是(  )

      A . 播种面积加速减少 B . 粮食产量逐年下降 C . 单位面积产量上升 D . 粮食安全问题显现
    2. (2) 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市化的发展 ②农业结构调整 ③市场需求减少 ④农业科技落后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是“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 (1) 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

      A . 消费水平 B . 自然条件 C . 经济基础 D . 对外开放程度
    2. (2) 关于我国四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东部地区矿产资源最丰富 B . 中部地区面积最大 C . 西部地区人口最稠密 D . 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
    3. (3) 比较我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  )

      A . 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 . 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C . 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 . 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
  • 4.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1)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 . 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 . 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 . 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 (2)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差异 B . 海陆位置不同 C . 纬度位置不同 D . 山地阻挡作用
  • 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其中,1999年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下列省份中属于西部大开发省份,而不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是(  )

      A . 新、青 B . 川、滇 C . 内蒙古、桂 D . 鲁、陕
    2. (2) 我国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注意了很多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注意改善生态环境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③借助沿边贸易优势,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基地 ④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⑤利用草场的资源优势,加强牧区建设,发展畜牧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④⑤
  • 6.

    图乙为图甲中P地拍摄的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 (1) 为防风采光,该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朝(  )

      A . 西北方向 B . 东北方向 C . 西南方向 D . 东南方向
    2. (2) 该地民居地板高出地面,主要目的是(  )

      A . 通风防湿 B . 预防海啸 C . 便于冬季出入家门 D . 预防冻土融化
  • 7.

    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wu)源,有一古村落地形外貌竟然酷似耐克的标志,人们戏称之为“耐克村落”。其房屋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梯田环绕,从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huang)岭晒秋”。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1)~(3)题。

    1. (1) 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阳光充足 B . 地形崎岖 C . 河网密布 D . 动植物资源丰富
    2. (2) 下列农产品最不可能出现在当地居民房顶和晒架上的是(  )

      A . 油菜籽 B . 茶叶 C . 稻谷 D . 剑麻
    3. (3) 每年春季,婺源漫山遍野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此时到这里旅游,游客最需要准备的物品是(  )

      A . 防雨物品 B . 防晒物品 C . 防寒衣物 D . 薄衣短衫
  • 8.

    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1)~(2)题。

    1. (1) 影响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N阶段演进的主导因素是(  )

      A . 交通 B . 政策 C . 人才 D . 市场
    2. (2) 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  )

      A . 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消失 B . 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 C . 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渐降低 D . 新兴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
  • 9.

    下图为我国某地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1)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2. (2) 由图示信息可以推断,该地(  )

      A . 阳坡光照充足,植被茂盛 B . 阳坡降水充沛,植被茂盛 C . 阴坡水分较好,植被茂盛 D . 阴坡热量充足,植被茂盛
  • 10.

    读我国油气进口部分通道示意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1)~(3)题。

    1. (1) “新月沃土”是指两河流域及其附近一连串的肥沃土地,因其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而得名。这片沃土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

      ①土地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次生盐渍化 ④酸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2. (2) 关于甲、乙两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地6~8月降水都较少,原因是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②甲地年降水总量小于乙地 ③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 ④两地最冷月均温相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3. (3) 我国西南油气进口通道与海上油气进口通道相比,优势是(  )

      ①线路长,气源充足 ②线路短,可节省时间和运输费用

      ③安全性较高 ④直接输往我国经济发达地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11.

    2016年2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马铃薯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下面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示意图。结合材料,完成(1)~(2)题。

    1. (1) 下列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分析,错误的是(  )

      A . 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膳食结构,满足人民增强体质的愿望 B . 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淡水等资源环境约束,原有三大主粮玉米、水稻、小麦增产潜力受限 C . 马铃薯有易种植、耐存储、价格便宜、营养丰富等特点 D . 马铃薯广获人民的喜爱,事实上我国北方地区的人们都已经将马铃薯当作了主粮
    2. (2) 有关图中各优势产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自然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东北优势区光照时间长,但昼夜温差小 B . 华北优势区降水丰沛,且昼夜温差大 C . 西南优势区地势复杂、海拔变化很大,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D . 南方优势区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无霜期长、气温高,适合马铃薯的夏季栽培
  • 12.

    下图示意华北地区生态区划,不同生态区植被覆盖率存在较大差异(植被覆盖率指某一地区植物分布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根据图文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 (1) 划分④⑤两个生态区的最主要指标是(  )

      A . 气候 B . 地形 C . 水文 D . 海陆位置
    2. (2) 华北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生态区最可能是(  )

      A . B . C . D .
  • 13.

    2014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的五矿资源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国内)与甲国达成收购该国拉斯邦巴斯铜矿(阴影区)项目股权的合作开采协议,与甲国合作发展铜矿开采业,产品除了供应我国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为甲国局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1) 近年来,我国矿业热衷于在甲国从事铜矿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

      A . 我国铜矿需求量减少 B . 甲国的从业人口少 C . 我国采矿技术水平高 D . 甲国矿业市场成熟
    2. (2) 自21世纪初,甲国运往世界各地的铜矿产品货运量成倍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 . 海洋运输成本降低 B . 铜矿资源储量丰富 C . 海面风力不断加大 D . 洋流速度不断加快
    3. (3) 若考虑运输成本,则在下列国家中,甲国的中矿企业产品首先应销往

      (  )

      A . 日本 B . 美国 C . 英国 D . 意大利
  • 14.

    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 (1) 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图示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A . 航道建设 B . 西电东送 C . 劳务输出 D . 水土保持
    3. (3) 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A . 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 . 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 . 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 . 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 15.

    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 (1) 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 B . 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 C . 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 D . 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
    2. (2) 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  )

      A . 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 B . 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 C . 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 D . 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
    3. (3) 2015年,图中的“木材之国”作出了原木出口量不得超出原木产量15%的限制,其原因或目的是(  )

      ①延长木材产业链,扩大就业 ②国内原木短缺 ③提高原木的附加值,增加收入 ④特大洪水对原木运输造成了巨大冲击 ⑤保护森林资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⑤
二、综合题
  •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 (1) 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

    2. (2) 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3. (3) 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

  •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漂浮房屋的创意是在环境气候变迁的背景下产生的。对于四分之一国土面积位于海平面以下的荷兰来说,以现今的智慧与科技设法提出解决之道,从“围海造田”到学习“与水共存”,反映了他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想法。漂浮房屋是建立在河流两岸,洪水时可以随水上浮但不影响使用的新型建筑。

    材料二    图1为漂浮房屋景观图,图2为荷兰区域略图。

    1. (1) 分析该区域建造漂浮房屋的原因。

    2. (2) 分析该区域适宜建造漂浮房屋的自然地理条件。

    3. (3) 如果在该区域大规模建造漂浮房屋,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饮料作物,具有喜温喜湿、怕冷怕涝、耐酸怯碱等特点,多分布在云雾天气多的低山丘陵地区。福建省是我国的茶叶大省,随处可见茶楼、茶馆、茶店等茶文化景观,当地茶叶种类多,质量高,名茶荟萃,有享誉中外的大红袍、铁观音等名茶品种。下图为福建省的地形和降水分布图,下表为某年福建与贵州两省的茶产业比较表。

    省区

    福建

    贵州

    种植面积(万亩)

    332

    520

    产量(万吨)

    32.1

    10.2

    良种率(%)

    95%

    77%

    涉茶综合产值(亿元)

    400

    86

    出口量(万吨)

    17.93

    4.15

    1. (1) 茶文化显著是福建省的地域特色,试阐述其形成原因。

    2. (2) 福建和贵州同为我国的茶叶大省,但福建的茶树种植面积不及贵州,而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却远大于贵州,试分析原因。

    3. (3) 早春的低温冻害是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灾害之一。福建茶农观察发现,早春的夜晚,河谷地带的茶树比坡顶地带的茶树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