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17-03-10 浏览次数:573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有关原始人类的描述,不符合北京人的是(    )

    A . 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B . 使用天然火 C . 过着群居生活 D . 过着农耕聚落生活
  • 2. 下列我国远古人类和原始居民中,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居民 ④半坡居民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3. 有人说:“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作彩陶的是(    )

    A . 河姆渡居民 B . 半坡居民 C . 山顶洞人 D . 北京人
  • 4. (2016七上·滨州期中) 株洲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神农湖、神农阁、神农坛等景观,这些景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始祖(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D .
  • 5. 下列关于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治理洪水 B . 全国划为“九州” C . 铸造“九鼎” D . 建立商朝
  • 6.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里的“制度”应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7. 周天子正式承认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是在(    )

    A . 牧野 B . 葵丘 C . D . 巨鹿
  • 8. 在古代,人们在贵族的田地里集体耕作,古书把这种大规模的集体耕作描写为“千耦其耘”。这种劳动场面出现在(    )

    A . 西周时期 B . 春秋时期 C . 战国时期 D . 秦朝时期
  • 9.

    某同学整理的如图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    )

    A . 商鞅变法的原因 B . 商鞅变法的影响 C . 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D .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 10. 历史文物是人们直观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我们要了解商朝的历史,下列哪些历史文物可选(    )

    ①甲骨文 ②司母戊鼎 ③秦陵兵马俑  ④云冈石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把战国时期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变成了现实(    )

    A . 墨子 B . 孟子 C . 韩非子 D . 庄子
  • 12. 秦在吞并六国的战争中,最后一个被灭掉的诸侯国是(    )

    A . B . C . D .
  • 13.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绥绶,掌副丞相……”此处“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

    A . 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 B . 掌管军事 C . 监察百官 D . 监督地方官员
  • 14. 中国古代出现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主要是当时统治者推行(    )

    A . 争霸政策 B . 休养生息政策 C . “改制”举措 D . 汉化政策
  • 15.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 )

    A . 削弱了王国势力 B . 促成了“文景之治” C .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D . 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 16. 汉武帝时,改变了汉初以来丞相位高权重局面的是(    )

    A . “中朝”的出现 B . “外朝”的出现 C . 刺史的设立 D . 推恩令的颁布
  • 17.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丝绸之路资料卡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丝绸之路的(    )


    A . 形成朝代 B . 路线 C . 东西方互传物品 D . 作用
  • 18. 东汉豪强地主享有的特权不包括(    )

    A . 占有大量土地 B . 享有“累世公卿”特权 C . 拥有私人武装 D . 任命各级官吏
  • 19.

    如图的人物被誉为“神医”,他(    )

    A . 改进造纸术 B . 制成“麻沸散” C . 传播佛教 D . 精于绘画
  • 20.

    某班级准备举行“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图片展。可入选“秦汉”篇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1. 西晋统一全国是在(    )

    A . 263年 B . 266年 C . 280年 D . 316年
  • 2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C . 自然条件优越 D . 水利设施兴建
  • 23. 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 . 匈奴族 B . 鲜卑族 C . 氐族 D . 羌族
  • 24. 魏晋南北朝时,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是(    )

    A . 祖冲之 B . 王羲之 C . 顾恺之 D . 贾思勰
  • 25. 下列政权中,没有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    )

    A . 曹魏 B . 西晋 C . 东晋 D . 北魏
二、<b >填空题</b>
三、<b >材料解析题</b>
  •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战国策》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请回答:

    1. (1) 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发生在哪一年的哪次变法?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秦国的一位农民,是否支持变法?为什么?材料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什么?

  • 32.

    阅读下面两幅图片:

    请回答:

    1. (1) 写出图1中D所代表的官职。秦朝开创的我国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2. (2) 图2漫画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 33. 阅读下列材料: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1. (1)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在哪次战役中得以实施?依据材料指出曹操称雄的政治优势是什么?

    2. (2) 材料中的“然操遂能克绍”说的是哪一次战役?依据材料指出这一战役曹操取胜原因是什么?

四、<b >简答题</b>
  • 34.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回答:

    1. (1)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的主要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主张有哪些?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创始人

      思想核心

      主要教育活动

      教育思想主张

    2. (2) 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他的主要思想有哪些?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3. (3) 西汉武帝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推行什么政策?有何深远影响?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政策

      深远影响

  • 35. 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两次著名的战役。请回答:

    1. (1) 分别将这两次战役发生的年代、交战双方、主要影响填入下表。


      发生年代

      交战双方

      主要影响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2. (2) 以上两次战役有何相同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