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东辰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

更新时间:2018-10-12 浏览次数:38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奥运会的许多比赛项目都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有关,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在①篮球;②跳高;③跳远;④皮划艇;这些项目中,将无法进行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 如图为实验室的一种弹簧秤。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处于静止时,从左边刻度(单位为牛顿)可以测出物体重力的大小,从右边刻度(单位为克)可以测出物体在地球上的质量近似值,如果把该弹簧秤拿到月球上使用(已知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下列刻度的重新标法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3. 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 针尖做的很锋利 B . 拦河坝建的上窄下宽 C . 固定木制零件时,螺丝下方垫上一个垫圈 D . 用较大的力劈开木柴
  • 4.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力中属于“弹簧形变产生力”的是( )

    A . 手对弹簧的拉力 B . 弹簧对手的拉力    C . 墙对弹簧的拉力 D . 弹簧的重力
  • 5. 如图四个弹簧秤完全相同,甲、乙两图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丁两图均竖直方向悬挂,四图中的弹簧秤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弹簧秤的自身重力是1N,四图中所施加的作用力均不超过弹簧秤的测量范围,下列有关弹簧秤的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示数为5N,乙图中为6N B . 乙图中示数为3N,丙图中为5N C . 丙图中示数为5N,丁图中为3N D . 丙图中示数为4N,丁图中为4N
  • 6. 淼淼在实验室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中记录的一部分信息如下:使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水平桌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开始时只用2N的力拉物体,物体没有被拉动。逐渐增大拉力到5N时物体开始运动,物体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沿水平方向5N的拉力F不变. 物体从M点运动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频闪相机会自动拍摄记录物体的位置(用虚线框表示),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物体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MQ段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C . MN段受到的摩擦力大于OQ段受到的摩擦力 D . 用2N的力拉物体时,物体没有运动,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 7.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分界线MN左侧区域光滑,不计摩擦,右侧区域粗糙,且粗糙程度相同。一小球先从A点以3m/s的初速度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为2m/s,然后再使小球从B点以3m/s的初速度运动到A点。若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从B点运动到A点少0.8s,则A点到分界线MN的距离为(  )

    A . 3.0m B . 3.6m C . 4.2m D . 4.8m
  • 8. (2018·福田模拟) 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 . 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 . 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9. 如图所示,在平直轨道上静止的小车,车厢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小球与车厢左壁接触但不挤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当小车静止时,小球受到的合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B . 当小车向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车厢壁对小球有向右的弹力 C . 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方向向右 D . 当小车向左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和小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10. 如图所示,民警正脚踏“风火轮”执勤。其实,民警们用的是名为“T−robot”的机器人代步工具。民警脚踏底座,手推操纵柄,依靠自身重心的偏移,就可控制机器人向任何方向前进,还能原地转弯,即使在人潮拥挤的步行街也能畅通无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民警站在“风火轮”上静止时,“风火轮”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遇到紧急情况时,“风火轮”不能马上停下,是因为一切物体都要受到惯性的作用 C . 当民警驾驶“风火轮”匀速直线行驶时,以运动的“风火轮”为参照物,该民警是静止的,民警的重力和“风火轮”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当民警驾驶“风火轮”原地匀速转弯时,民警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 11. 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10N,F2=6N,那么物体A、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对B的摩擦力为10N,向左 B . B对地面的摩擦力为4N,向左 C . A受到摩擦力为4N,向左 D . 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4N,向左
  • 12. 许多场合会用如图甲、乙所示传送带传送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力情况,下列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

    A . 甲图物体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 . 甲图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减速运动时,一定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 . 乙图物体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D . 乙图物体匀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一定受到向上的摩擦力
  • 13.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小球。开始时小球静止在O点,将小球向下拉到B点,释放小球,已知AO=OB,研究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 . 小球运动到0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B . 小球从B运动到0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增大 C . 小球运动到A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 . 小球从0运动到A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
  • 14. 如图,物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B在一水平压力F作用下紧靠物块A(A、B接触面竖直且B相对于A静止),此时A.B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的重力为100N,B的重力为10N,F=1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B不下滑是因为它的重力小于A对它的摩擦力

    ②物块A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③物块A受到地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是15N

    ④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10N

    ⑤B对A的摩擦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A . 只有①②正确 B . 只有③④正确 C . 只有④⑤正确 D . 只有②③④正确
  • 15. 如图中,不计桌面和空气阻力,被细绳拴着的小球在水平面绕O点做圆周运动,在Q点时细绳断开,小球的运动轨迹变为QP虚线.则(   )

    A . 小球做圆周运动时不受力的作用 B . 小球做圆周运动时没有惯性 C . 小球在Q点的速度与P点的速度相同 D . 细绳断开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 16. (2017·靖江模拟) 在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猜想“压强可能与压力和接触面积有关”,为验证“压强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小明采用如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静止地挤压在两手指间来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与图乙中铅笔都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B . 图甲的方法合理,图乙的方法不合理 C . 图甲、图乙的方法都合理 D . 用图甲的方法还能研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
  • 17. 如图,圆柱形的容器内盛有等量的水和酒精,它们被簿膜隔开,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 , 现去开薄膜后,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液面下降了一些,这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 , 那么( )

    A . F1=F2 , P1>P2 B . F1=F2 , P1=P2 C . F1<F2 , P1<P2 D . F1>F2 , P1=P2
  • 18. 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 ,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p1=p2  F1=F2 B . p1>p2  F1=F2 C . p1>p2  F1<F2 D . p1<p2  F1>F2
  • 19. (2017·澧县模拟)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型玻璃管竖直放置,底部带有一个阀门K,右管横截面积是左管的两倍,当阀门K关闭时,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和2h,现将阀门K打开,液面稳定时,左管水面上升的距离是(   )

    A . h B . h C . h D . h
  • 20. 物体只受F1、F2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现保持F1在t1时间内不变,只改变F2的大小,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与F1方向相同,表示F2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21. 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此现象说明

  • 22. (2017·江西模拟) 如图所示,在小车内有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车前壁上,另一端连着小球,不考虑小球与小车底板间的摩擦.当小车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时,弹簧处于(选填“压缩”、“伸长”或“原长”)状态;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小球将使弹簧(选填“压缩”或“拉长”).

  • 23.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商场里有两种电梯−−自动扶梯和垂直升降电梯,小明搭乘两种电梯时分别记录自己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a),他在搭乘垂直电梯(b)与自动扶梯(c)时受到的支持力分别为F1、F2 , 则F1F2(大于/等于/小于);当他站在类似台阶的扶梯(c)上,当随扶梯快运动到楼上时若不小心会向方摔倒(前/后).

  • 24. 一重为500N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当对物体施加500N竖直向上的拉力时,物体(选填“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对物体施加300N竖直向上的拉力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N。
  • 25. 如图所示,物块A的重力GA=20N,物块B的重力GB=10N,水平推力F作用在A上,A与竖直墙面接触。当A和B匀速下滑时,A所受到的摩擦力是N.在推力F保持不变时,将B取走,在A的下方施加一个力F1 , 使物体A恰好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1的大小N.

  • 26. 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两脚着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用蜡浇注了脚印的模型。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10−3m2 , 容器和小钢珠的总重力为400N.测得脚印模型的质量是1.8kg,平均厚度为0.04m(蜡的密度为0.9×103kg/m3 , g取10N/kg)
    1. (1) 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Pa.
    2. (2) 大象的重力约为N.
  • 27. 氧化钙,俗称生石灰,是灰泥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灰泥被称为建筑用“胶”,它能将墙砖粘合在一起,密度为2.2×103kg/m3。若每块砖的厚度是7cm,密度为2.4×103kg/m3 , 设砖缝间建筑用胶的厚度为1cm.为了保证安全,墙体对墙基的压强不得超过4.9×105Pa,那么,该墙的高度不得超过m.(不考虑大气压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三、实验题
  • 28.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柱状容器内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两种不同液体,先将一个U型管压强计改装为两端都装上扎有相同橡皮膜的金属盒(且两管液面齐平),分别放至两容器的底部,如图所示,据此可发现U型管的左边管内液面位置相对较(选填“高”或“低”),这说明容器底部的液体压强较大;然后再将两个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同时都减少一半,则U型管两管液面高度差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29.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 (1)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2. (2) 小红同学也对该实验进行了探究,但他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能否用小明的装置进行实验(选填“能”或“不能”).
    3. (3) 小明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A . 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 .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 . 小卡片容易扭转。
    4. (4) 小林提出,能否利用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林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四、计算题
  • 30.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重4N的正方体木块,放置在1m2的水平桌面上,将重2N的水倒入一个锥形瓶中,瓶重1N,底面积为60cm2 , 水的深度为5cm,将锥形瓶放在木块上,(g取10N/kg)求:

    1. (1) 水对瓶底的压力;
    2. (2) 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 31.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探空气球(包括其下方的吊篮)与吊篮中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6,若气球所受总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始终保持55N不变,气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即f=kv,此时气球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下运动;若吊篮中的物体的质量减少一半,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以1m/s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求:

    1. (1) 吊篮中物体的质量?
    2. (2) 若去掉吊篮中的所有物体,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吊篮所受的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N/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