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17-03-09 浏览次数:9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图示的中国古代发明的制作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醋

    B.打磨铜镜

    C.丝线织绸

    D.钻井取卤



    A . A   B . B   C . C   D . D
  • 2. 了解一些安全生活、生产常识,有助于自身安全及事故救助.下列有关安全处理不合理的是(   )
    A . 木材厂、纺织厂、面粉厂都必须严禁烟火 B . 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立即盖上锅盖 C . 运输液氯的罐车泄漏时应逆风往高处跑 D . 化学品仓库保存的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灭
  • 3. 如图关于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氧元素也参与了碳循环 B . 绿色植物可吸收大气中CO2 C .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造成温室效应 D . 呼吸和光合作用时碳元素均被氧化
  • 4. 相同条件下,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 硫酸酸性大于磷酸 B . 钾的金属性强于钠 C . 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小于液态水 D . 氟化氢的稳定性大于氯化氢
  • 5. 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可用NaOH溶液除去,下列有关解释的方程式不合理的是(   )
    A . SO2在大气中能最终生成H2SO4:2SO2+O2+2H2O═4H++2SO42 B . 少量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OH═HSO3 C . NaOH溶液缓慢吸收过量SO2的过程中有:SO2+SO32+H2O═2HSO3 D . n(SO2):n(NaOH)=1:2时,溶液pH>7:SO32+H2O⇌HSO3+OH
  • 6. 将CO2转化为 CH4 , 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又能得到清洁能源.已知:

    CO2(g)+2H2O(g)═CH4(g)+2O2(g)△H=+802kJ•mol1如图为在恒温、光照和不同催化剂(Ⅰ、Ⅱ)作用下,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n (CH4)随光照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25h内,催化剂Ⅰ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Ⅱ的效果好 B . 0~16h内,v(H2O)=1.5 mol/(L•h) C . 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相等 D . 反应开始后的15h内,第Ⅰ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CH4最多
  • 7. 处理污水的絮凝剂聚合硫酸铁的化学式是[Fe2(OH)n(SO4)(3﹣)]m , 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 . n 取值范围是:0<n≤6 C . 不能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使用 D . 若n=2时,构成该物质的三种微粒个数比为1:1:1
  • 8. 人体血液呈弱碱性,pH在7.35~7.45之间,超出范围会引起酸或碱中毒,下列有关血液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血液中溶解的CO2有平衡存在:CO2+H2O⇌H2CO3⇌H++HCO3 B . 当pH<7.35时造成酸中毒,可静脉滴注NaHCO3溶液解毒 C . 病人心肺复苏时大量使用NaHCO3 , 会造成血液的pH升高,引起碱中毒 D . 取一定量pH=8.1的血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pH=7.1
  •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工业上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 发生如下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 . 当v(CO2):v (H2)=1:3时,反应达到平衡 C . 当 c(CH3OH)=1mol•L1时,反应达到平衡 D . 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的CO2 , 甲醇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 10. CO和H2在ThNi5作用下可以合成CH4

    已知温度为T时:①CO(g)+H2O(g)═CO2(g)+H2(g)△H=﹣41kJ•mol1

    ②CH4(g)+2H2O(g)═4H2(g)+CO2(g)△H=+165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H B . ①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C . ②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 CO(g)与H2(g)合成CH4(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 11. 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绿色杀菌剂,下列有关ClO2制备与杀菌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可用Cl2和NaClO2制备ClO2 , 其中n (氧化剂):n (还原剂)=1:2 B . ClO2在强碱性环境中使用失效:2ClO2+2OH═ClO3+ClO2+H2O C . ClO2处理饮用水时残留的ClO2 , 可用FeSO4来除去:ClO2+2Fe2++4H+═2Fe3++Cl+2H2O D . 等物质的量的ClO2杀菌效果比Cl2、HClO强
  • 12. 根据20℃时某些物质的溶解度(g)数据:

    CaCO3

    CaSO4

    Mg(OH)2

    MgCO3

    1.4×103

    2.55×102

    9×104

    1.1×10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硫酸钙悬浊液中存在CaSO4(s)⇌Ca2+(aq)+SO42(aq) B . 用Na2CO3溶液浸泡锅炉中的水垢,可将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 C .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 , 沉淀变为红褐色,说明溶解度Fe(OH)3<Mg(OH)2 D . 向2mL饱和MgCl2 溶液中先后滴加0.1mol/L的Na2CO3、NaOH溶液各2滴,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
  • 13. 微电解法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净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方法.在酸性、充入氧

    气条件下的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有机废水的过程中,有如下一些反应:

    ①O2+4H++4e═2H2O

    ②O2+2H2O+4e═4OH

    ③4Fe2++O2+4H+═2H2O+4Fe3+

    下列有关这种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有机废水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pH升高 B . 铁做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Fe﹣2e═Fe2+ C . 处理、净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 . Fe(OH)3胶体,可净化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
  • 14. 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表示更便于理解.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 . Na2CO3溶液和盐酸反应后溶液中的钠盐: B . NaOH溶液与CO2反应后溶液中的钠盐: C . Fe与稀硝酸反应的氧化产物: D . 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二、<b >解答题</b>
  • 15. 已知甲、乙、丙是中学常见的三种气体单质,相互间反应可制得化肥B.其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1. (1) 将B中所含元素填写在如表的恰当位置中(用元素符号表示)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3








    2. (2) 已知反应一是放热反应,画出能量关系示意图.

    3. (3) 为加快反应一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选用恰当的催化剂、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和

    4. (4) 方法一的化学方程式是

    5. (5) 用方法二也能制得B:甲和丙反应的产物与A反应即可,这两种方法更好的是(填“方法一”或“方法二”),理由是

  • 16. 甲同学将Na2O2分别与H2O和浓盐酸反应,有如下现象:

    实验序号

    使用药品

    现象

    Na2O2、H2O

    ①试管壁发热

    ②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Na2O2、浓盐酸

    ①试管壁发热

    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③反应后所得溶液呈浅黄绿色

    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I中:

    1. (1) 该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证明无色无味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实验Ⅱ中:

    4. (4) 根据现象②、③,推测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Cl2 , 产生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5. (5) 若往“浅黄绿色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立即产生与实验Ⅰ相同的气体,原因是
  • 17. CO是火力发电厂释放出的主要尾气,为减少对环境污染,发电厂试图采用CO与Cl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光气(COCl2).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CO和Cl2 ,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CO(g)+Cl2(g)⇌COCl2(g)△H=a kJ/mol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t/min

    n (CO)/mol

     n (Cl2)/mol

    0

    1.20

    0.60

    1

    0.90

    2

    0.80

    4

    0.20

    1. (1) 反应0~2min末的平均速率v(COCl2)=mol/(L∙min).
    2. (2) 在2min~4min间,v(Cl2 v(Cl2 (填“>”、“=”或“<”),该温度下K=
    3. (3) 在图1中画出0~4min末n(COCl2)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

    4. (4) 已知X、L可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如图2表示L一定时,CO的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X代表的物理量是;a0 (填“>”,“=”,“<”),依据是

  • 18. 高纯度的氢氧化镁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力等领域.镁硅酸盐矿石可用于生产氢氧化镁,简要工艺流程如图1:

    已知1:溶液Ⅰ中除MgSO4外,还含有少量Fe3+、Al3+、Fe2+等离子2:几种金属阳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Fe3+

    Al3+

    Fe2+

    Mg2+

    开始沉淀时

    1.5

    3.3

    6.5

    9.4

    沉淀完全时

    3.7

    5.2

    9.7

    12.4

    1. (1) 向溶液Ⅰ中加入X的作用是
    2. (2) 向溶液Ⅰ中加入的两种试剂先后顺序是(填化学式).
    3. (3) 加入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 (4) 如图2是Mg2+转化率随温度t的变化示意图:

      ①t1前Mg2+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t1后Mg2+转化率下降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向溶液Ⅱ中加入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19.

    分析城市空气样本,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SO2、NOx等,其主要来源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某同学为检测样本中所含成分,将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设计实验及实验现象如下:

    ①该实验能确认存在的阳离子是 .

    ②该实验检测出样本中有NO3 , 根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③根据该实验能否确定样本中含有SO32 (填“能”或“否”),若要确定SO32 , 所需的实验药品可以是 .

  • 20. 燃煤厂为减少SO2的排放,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洗涤含SO2的烟气,下列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a.浓NH3∙H2O    b.NaHCO3     c.FeCl3    d.NaHSO3

    ②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反应①生成1molCO(g)的反应热△H=﹣110.5KJ/mol反应②生成1molH2O(g)的反应热△H=﹣241.6KJ/mol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1. 汽车尾气处理系统可将CO和NO转化成无毒物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2. 为将CO和NO转化为无毒物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

    ①电极a是极;

    ②甲的化学式是

    ③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