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梅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第...

更新时间:2018-11-28 浏览次数:3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生物共有的家园是(     )
    A . 草原生态系统 B . 海洋生态系统 C . 生物圈 D . 森林生态系统
  • 2. 泉州西湖花果岛又称“鸟巢”,近年重现了“花果飘香、百鸟来仪”的盛况。其原因是(     )
    A . 鸟类食性改变 B . 外来生物入侵 C . 生态环境改善 D . 物种进化加速
  • 3.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 4. (2015七下·萨尔图开学考) 下列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 . 衣藻 B . 酵母菌 C . 狂犬病病毒 D . 大肠杆菌
  • 5. 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方法是(     )
    A . 实验法 B . 调查法 C . 观察法 D . 分类法
  • 6. 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
    A . 哈维 B . 达尔文 C . 林奈 D . 沃森和克里克
  • 7. 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茎向光生长,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
    A . 变异性 B . 应激性 C . 遗传性 D . 能影响环境
  • 8. 某稻田中生长着水稻和杂草。以下各项中属于影响水稻生活的的生物因素是(     )
    A . 阳光 B . 温度 C . D . 杂草
  • 9.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物象处于视野的左上方,要把物象移到视野正中央,正确的做法是把玻片标本移向(     )
    A . 右下方 B . 右上方 C . 左下方 D . 左上方
  • 10. 如果在载玻片上写“6<9”,用低倍镜观察,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A . 6>9 B . 9<6 C . 9>6 D . 6<9
  • 11. 甲同学看清高倍镜下物像后,乙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乙同学应调节(     )
    A . 细准焦螺旋 B . 粗准焦螺旋 C . 物镜 D . 反光镜
  • 12. 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右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其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 . B . C . D .
  • 13. 下列各项中,属于组织的是(     )
    A . 根毛细胞 B . 血液 C . 心脏 D .
  • 14. “枯木逢春”的意思是枯干的树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枯树”仍能生长的原因是它具有(  )

    A . 分生组织 B . 输导组织 C . 营养组织 D . 保护组织
  • 15. 一筐苹果中,果皮破损的相对而言较容易腐烂。这说明果皮的主要功能是(     )
    A . 输导 B . 保护 C . 营养 D . 分裂
  • 16. 植物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最先发生变化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细胞质
  • 17. 光合作用的过程发生在(     )
    A . 所有活细胞中 B . 根尖细胞中 C . 叶表皮细胞中 D . 含叶绿体的细胞中
  • 18. 右图是探究植物有关生理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     )

    A .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 . 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C . 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 .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19. 下列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
    A . 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B . 减少二氧化碳浓度 C . 延长光照时间 D . 增大昼夜温差
  • 20. 严重干旱可能造成作物颗粒无收,这表明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     )
    A . B . C . 二氧化碳 D . 适宜温度
  • 21. 下列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的是(     )
    A . B . C . D .
  • 22. 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很多,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
    A . 取样调查 B . 查阅资料 C . 猜测臆想 D . 对照实验
  • 23.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     )

    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②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③生物遗传的多样性  ④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4. 一个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     )
    A . 细胞体积增大 B . 细胞数量增多 C . 细胞体积增大和数量增多 D . 细胞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
  • 25. 科学家对单细胞动物变形虫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切割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甲部分死亡,乙部分继续长成一只变形虫。这个实验说明,指导细胞生命活动的全部信息储存在(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26. 植物细胞中具有保护和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 27.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气候潮湿、降雨量多,这种现象说明(     )
    A .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 . 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D .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 28. (2016七上·惠安期中) 小梅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在视野中看到一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转换器(装有物镜)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最可能在( )
    A . 反光镜上 B . 目镜上 C . 玻片上 D . 物镜上
  • 29. (2016七上·西华期中) 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

    A .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 .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C .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 30.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下列哪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
    A . 坚持到底 B . 参考大量文献 C . 多次实验进行实践 D . 一切听从权威
  • 31. 组成你身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
    A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 .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 C .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 . 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 32. 从结构层次上看,下列都属于“器官”的一组是(     )

    ①一株龙眼树   ②一个龙眼果实   ③一片龙眼树叶   ④一块龙眼果皮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 33. 多数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的绿色要深一些,其主要原因是(     )
    A . 上表皮细胞内含叶绿体多 B . 下表皮气孔分布多 C . 海绵组织里含叶绿体多 D . 栅栏组织里含叶绿体多
  • 34. 下列各物质中,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A . 二氧化碳和水 B . 有机物和氧气 C . 氮气 D . 有机物和水
  • 35.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下做法不环保的有(  )
    A . 用纸袋代替塑料袋 B . 用一次性木筷代替普通木筷 C . 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D . 循环使用教科书
二、填空题
  • 36. 在人体四种基本组织中,分布最广的组织是组织;构成心脏壁内表面、血管壁内表面的组织是组织;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的组织是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组织是组织。
  • 37. 同学们运用显微镜,临时装片的知识回答下列相应的问题:

    1. (1) 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是,滴加的液体是,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滴加的液体是
    2. (2) 制作临时装片时用于染色的液体是,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该液体后,应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同侧或对侧)引流,使该液体扩散到整个标本。
    3. (3) 若该显微镜只有如图一所示四种镜头,在目镜选定的情况下,如果视野的物象要从图二的①变为②,则应选用的镜头是图一中的(甲或乙或丙或丁)。如果视野的物象要从图二的②变为③,则应调节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或细准焦螺旋)。这台显微镜若能放大的最大倍数是
    4. (4) 在观察过程中,如果发现光线较暗,可将遮光器中光圈调(大或小)。
  • 38. 下面是小东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简图和他所绘制的洋葱表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分析:

    1. (1) 图一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③→[ ] →[ ]→[]。
    2. (2) 正确的盖片方法应如图①所示,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产生
    3. (3) 小东所绘制的图二中,能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的是(甲或乙),判断依据是该图中植物细胞有[1]、[ 3 ]和[] 这三个结构。
    4. (4) 图二中,无论甲细胞还是乙细胞,遗传信息库都是[]
    5. (5) 切洋葱时流出的会刺激眼睛的汁液来自 。
    6. (6) 在植物细胞中,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的是
  • 39. 如图所示的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 (1) ①表示细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细胞的增加。②表示细胞的过程,结果是使细胞在形态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的
    2. (2) A是能产生和传导兴奋的组织。
  • 40. 为探究某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蓝蓝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分析:

    ①将甲、乙两装置(如下图)暗处理两天;②将两装置移至光下两小时; ③摘取叶片A、B进行水浴加热;④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1. (1) 甲、乙两装置中,除了空气中的不同外,其余条件均。据此可知,蓝蓝探究的问题是:?设计甲、乙两装置的目的是进行
    2. (2) 步骤①,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两天,目的是为了把叶片中原有的消耗掉。
    3. (3) 步骤②将两装置移至光下两小时是为了让叶片充分进行作用。
    4. (4) 步骤③,装酒精的是(大烧杯”或小烧杯)。加热后,酒精逐渐变为,原因是叶片叶绿体中的溶解到酒精中。
    5. (5) 步骤④中滴加的试剂是碘液,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光合作用制造。滴加后,只有叶片[]变蓝色,该结果表明:装置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探究的因素会影响光合作用。
  • 41. 某小组在 “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 (1) 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个。
    2. (2) 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实验前,提出的问题是:?

      ②环境条件的设计 :甲组选择阴暗、适宜温度,乙组选择光照充足、适宜温度。设置甲组和乙组是为了。该实验的变量是

    3. (3) 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

      甲组植株变(绿色或黄色),乙组植株变(绿色或黄色)。

    4. (4) 该实验中能不能只用1株韭苗? 。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