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人教版 /(必修3)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2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同步练...

更新时间:2015-09-07 浏览次数:107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烽火硝烟,江山激昂,多少民族苦难,都压不跨中国的脊梁。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2.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作为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14年4月5日,在清明节这天某市在中小学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祭奠英烈主题活动。中学生对待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正确态度是(    )
    A .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政府的事情,与中学生关系不大 B . 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C . 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民族精神是可有可无的 D . 只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行
  • 4.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70多年过去了,那场伟大远征的亲历者,正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一个个离去。但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表明(   )

    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发扬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④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中国梦”。实现这一梦想,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因为“中国精神”是(   )
    A . 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 . 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C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D . 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
  • 6. 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此举(   )
    A . 彰显了中国人民反文化渗透的决心 B . 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C . 有利于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D . 表明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繁荣
  • 7. 英雄先烈们带着他们的红色记忆离去,但是他们所创造的伟大精神,早已融进中华民族的血液。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表明(   )

    ①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火炬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④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8. 每年9月为普陀区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红色征程,丹心向党”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民族精神(   )

    ①是维系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智力支持

    ④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9. 每当灾难来临,中华民族总能凭借着顽强的民族斗志和优秀的民族精神战胜灾难,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这表明我们的民族精神是(  )

    ①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促进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物质力量

    ④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0. 2014年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以史为鉴,更好前进。我们不会耽搁在甲午战争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从历史中塑造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魂。如鲁迅所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由此可见(   )

    ①“民魂”是指中华优秀民族文化

    ②“民魂”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民族精神决定中国的兴衰

    ④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列对“中国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②这种精神自古就有,经久不衰

    ③这种精神折射出中国人民的团结统一、自强不息

    ④有了这种精神就能实现中国梦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2. “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坚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是由于(   )
    A .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B . 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 . 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不断丰富 D . 民族精神是文化发展的“主心骨”
  • 1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至关重要的是我们拥有遇难不惧、化危为安的“中国精神”。作为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精神”(   )

    ①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能够转化为民族崛起的强大物质力量

    ④以改革开放、锐意创新为核心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4. 一个民族,只有文化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要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和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必须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因为(   )

    ①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②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 15. 以“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为内容的新时期山东精神,脱胎于两千年齐鲁风尚,历经硝烟战火的萃取和改革浪潮的洗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精神被不断地赋予新时代的内涵,这是因为(   )
    A . 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B . 弘扬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 . 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D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 16.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   )
    A . 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心骨” B . 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 C . 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D .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
  • 17.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坚持发展不同的民族精神 B . 摒弃一切传统思想的束缚,建立起全新的民族精神体系 C .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全新面貌 D .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 18. 下列关于民族精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②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是完全相同的

    ③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④它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9. 电视连续剧《沂蒙》的播出掀起收视热潮,《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这表明(   )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 20. 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粱。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

    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21. 材料一:五千年来,无数华夏子孙,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不畏险阻,不计名利,扎扎实实地做着利国利民的好事,旗帜鲜明地维护着民族和国家的尊严。从文天祥到李大钊,到焦裕禄,到雷锋……无数中华儿女,他们胸有浩气,胸怀人民,他们秉承爱国爱民的胸怀和志趣,是民族和国家的脊梁。

    材料二:天安门广场国庆60周年大联欢,堪称世界之最的方队表演,精彩绝伦。所有动作全靠4000多名官兵移动、蹲立、摇动来呈现,每名官兵要换9种道具和3套衣服,做动作多达上万次。有的人手臂和脸部被道具划伤,膝盖被地面磨破,关节肿痛更是“流行病”,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人降低训练标准。

    1. (1) 上述两则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其基本内涵是什么?

    2. (2)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当前,我们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这种精神?

  • 22. 材料一: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通过专家通俗化的解读在社会上兴起了“国学热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国至上,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强调天酬勤、大无畏,强调坚毅自强,所有这些都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1. (1) 材料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如何体现伟大民族精神内涵的?

    2. (2) 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所发挥的作用。

  • 23.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谈到“中国梦”时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中华民族的今天,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们要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1.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

    2. (2) 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 24.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却生生不息;苦难深重,却绵延不绝。回首往昔,世所罕见的洪水、地震,未曾让我们绝望;侵略者的铁蹄肆虐,不能让我们屈服;军阀割据各自为政、连年混战,难以阻挡中国人统一的夙愿。是什么造就了华夏子孙的生生不息?是什么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那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她是华夏儿女薪火相传、血脉相承的精神依归;她是中国精神的源头,是中国精神的根!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90后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