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3* 湖心亭看雪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8-10-08 浏览次数:260 类型:同步测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 (sōng)     长(dī)       衣(cùi) B . (dàng)     (ná)         喃(nǎn) C . (lín)      (jiè)        崇(zhēn) D . 定(gēng)     铺(zhān)     (chī)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此(客人)                毳衣炉火(裹着、围着) B . 上下白(全)              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C . 一小舟(撑)            强饮三大白(大杯酒) D . 湖中人鸟声绝(全,都)    下船(等到)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住西湖/拏一小舟 B . 是日定矣/有痴似相公者 C . 金陵人/日更定矣 D . 上下一/余强饮三大而别
二、<b >文言文阅读</b>
  • 4.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
    1. (1) 湖 中 人 鸟 声 俱 绝
    2. (2) 舟 中 人 两 三 粒  而 已
    3. (3) 余 强 饮 三 大 白 而 别
    4. (4) 莫 说 相 公 痴,更 有 痴 似 相 公 者
  • 5. 《湖心亭看雪》选自《》,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字宗子,号。著有《》《》等。本文是作者在明亡后追忆前尘往事而写的小品文。
  • 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湖中人鸟声俱

      ②余饮三大白而别

      ③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 (2) 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上下 B . 余拏小舟 C . 童子烧酒 D . 湖心亭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 (4) 文中写景的句子有哪些?作者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
    5. (5)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所展现的景色。
    6. (6) 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个“痴”字,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 . 文章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 .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 . 文章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雾凇沆砀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 (2) 选出与“山僧曰智仙也”一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 . 心而寓之酒也 C . 醉翁意不在酒 D . 属予作文以记
    3.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4. (4) 《湖心亭看雪》和《醉翁亭记》两文的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三、<b >综合性学习</b>
  • 8. 阅读下列材料,请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为了弘扬千年蜀道文化,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第七届蜀道文化旅游节于5月18日在剑门蜀道·剑门景区开幕。

    材料二:广元是从成都到西安这条古蜀道上的璀璨明珠,从建县至今有2 300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它是中国古栈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是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又是武则天的家乡,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川陕苏区主战场。它的文化主要集中在剑门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抗金抗元文化、特色女性文化、红色文化和川北民俗文化等方面。

    1. (1) 学校开展以“弘扬千年蜀道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仿照示例为此次活动方案补充两个活动内容。

      活动主题:弘扬千年蜀道文化

      活动内容: 

      示例:画说蜀道文化

    2. (2)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蜀道文化,第四中学拟邀请本地民俗专家李先生本周星期五下午3点到学校为全体学生做讲座。假如学校委派你前去邀请,你会如何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