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8-09-20 浏览次数:610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B . 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 . 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 . 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 2. 下列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自钱孔入,钱不湿  结友 B . 何陋有  无丝竹乱耳 C . 十岁余  可以调素琴,金经 D . 当涉略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3.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着整个社会发展史。

    A . ①③⑤②④ B . ②①③⑤④ C . ③①②④⑤ D . ③①⑤④②
二、<b >字词书写</b>
三、<b >句子默写</b>
  • 5. 按要求默写诗句。                                        
    1. (1) 浩荡离愁白日斜,。《己亥杂诗》)
    2. (2)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3. (3) 斯是陋室,。(《陋室铭》)
    4. (4) ,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韩愈)
    5. (5) 《木兰诗》中体现战地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6. (6) 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了作者凌云之志的一句是:
四、<b >文言文阅读</b>
  • 6. 解释下列文言字词

    ①尔辈不能究其物理

    ②无案牍之

    ③不不枝

    ④但微

    ⑤愿为鞍马

    ⑥即刮目相看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慎其所处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已者处,赐也好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日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 , 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谱》)

    【注】①商:卜商,字子夏。②赐:端木赐,字子贡。③鲍鱼之肆:指代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鲍鱼,咸鱼;肆,店铺。④漆:墨漆。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则商也

      ②赐也好不已者

      ③即与之矣化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 (3) 孔子认为“不知其人,视其友”,而刘禹锡的陋室中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自丁”,从中我们能看出刘禹锡是个怎样的人?
    4. (4) 从文中总结出一个八字成语,来概括君子要“慎处”的原因。这个成语是
五、<b >名著阅读</b>
  •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本册第二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这种情感的作品。涵咏品味这些文章,我们的内心也会随其中炽热的感情而澎湃,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领略;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我们被韩麦尔先生的所感动;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体会到作者

  • 9.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一)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二)

        成岗一惊,突然站起来。他明白这是出现了敌人!在这时候,要想保全印刷机关和印刷品,是不可能的,如果自己逃命,也许可能,但他不能这样,也根本不想这样。此刻成岗需要做的,是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能让来找自己的同志和党的组织受到任何损失!他立刻拉开夜里用来遮灯光的窗帘,然后轻轻推开了窗户,把一把经常放在储藏室里备用的扫帚,小心地挂到窗口外面的那颗钉子上去——有了这个暗号,来找他的同志,远远地就可以发现危险的警号,不会再进厂里来。

    1. (1) 文段(一)选自《骆驼祥子》,作者
    2. (2) 请联系文段(一)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
    3. (3) 文段(二)选自(作者)的小说《》。
    4. (4) 请再写一个与成岗有关的情节:
六、<b >现代文阅读</b>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救树

    毕淑敏

        ①路旁那棵杨树,恹恹站着。仿佛家境贫寒的失学少年,怯怯张望高大的同学。叶子耷拉着,夜风掠过,残缺的树冠发出声响,好似骨折病人忧郁无奈的叹息。

        ②它为何如此羸弱?

        ③疑问坠得我傍晚散步的鞋底涩了。就算苗圃培育的先天有所不同,移栽街旁时,挑的植株也必大小相仿,怎么几年时间,它和它的伙伴,竟形同隔世了呢?

        ④有的时候,命运其实就是一种位置。那树在一人多高的位置,横空翘出一道水平树杈,拳头粗细,孤零零地探着,竟是天造地设的一副单杠。其下青砖铺路,任凭虎步龙腾。过往行人,突然觑到这天然的运动场,便被诱惑,猛跑几步,蹭地一蹿,攀着树杈荡上去。久不锻炼的硬躯,如冬瓜般浊重,摆了几摆,便夯砸下来,只留树影在苍茫夜空呻吟。

        ⑤青杨全身哆嗦着,久久无法在摇撼下平息。叶片好似千百面残破的铜镲,交错扑打。树干猛烈地痉挛,每一条根须都被摇离热土,水脉从底层崩断……

        ⑥我对先生说,不散步了。守在这棵青杨下,劝人们不再用它练功。

        ⑦然而,无奈。总是每晚守候,还有漫长的白天无法看顾。终不能24小时连续为这树值班。于是在家中把刀磨得寒光迸射。先生问,不会在策划一件谋杀案吧?

        ⑧我答,你猜得不错。

        ⑨先生惊,目标何在?

        ⑩我说,长街畔那棵青杨。

        ⑪先生正色道,砍树犯法。

        ⑫我说,只是断掉那树的臂膀。丢卒保车,让企图翻杠的人无所依托,青杨才有一线生机。

        ⑬先生建议,利斧比钢刀好。

        ⑭我说,朗朗乾坤,拎着一把阔斧街上行走,太招人耳目。还是袖里藏刀来得简便。

        ⑮先生道,树杈高过头顶,你如何砍得到呢?

        ⑯我运刀成风,比画着说,助跑几步,凌空一跃,大功便告成。

        ⑰先生边躲闪边冷笑,你是谁?烧火的杨排风或是侠女十三妹吗?需带一张便携式折叠凳,择一个晦暗的子夜,若天降大雾就更理想了。你瞭望,我动手,手到擒来神鬼不知。

        ⑱于是夫妻磨刀霍霍,焦急地等待月黑风高的日子。每逢路过孱弱青杨的时候,都对它轻声说,再坚持几天啊,就要为你刮骨疗毒了。

        ⑲谁知我突然病了,辗转医院。数月后复出,迫近青杨时,几乎不敢偏头。遗它在水深火热中煎熬,恐已近柴薪。

        ⑳想不到,青杨依旧屹立长街畔,竟比以前挺拔简秀多了,沁出蓬勃生气。细细察看,那只肇祸的长臂,已被人用锯齐根断去,茬口森然。青杨像因公致残的青年,早从伤痛中振作,尽管身影还有些仄斜,头颅已然高昂。

        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

    1. (1) 选文前三段,突出了杨树怎样的特点?结合相关语句,说说①③两段分别用什么方法来突出它的特点。
    2. (2) 为了“救树”,“我”和先生做了哪些努力?最终的结果怎样?
    3.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久不锻炼的硬躯,如冬瓜般浊重,摆了几摆,便夯砸下来,只留树影在苍茫夜空呻吟。

    4. (4) 文章结尾写道:“我和先生惊叹,好身手。”联系全文,说说“我”和先生因为什么而惊叹。
    5. (5) 从“救树”的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七、<b >诗歌鉴赏</b>
  • 1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早作

    (宋)裘万顷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①井梧:井边的梧桐树。②缄:包藏。③斗:北斗星。④河:银河。

    1. (1) 诗中“井梧飞叶”与“”的景致非常具有秋天的味道。诗句“”点明了文题中的“早”字,意为此诗是诗人在黎明破晓之时创作。
    2. (2) 诗人怎样营造出山中清晨宁静的氛围?请结合第四句做分析。
八、<b >命题作文</b>
  • 12.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错误”,指不正确的事物、行为等。面对错误,泰戈尔却说:“当你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这意味深长且发人深省的话,向世人揭示出“讨厌”的错误也有不菲的价值。

    请以“有价值的错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不套作,不抄袭,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