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106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

更新时间:2017-02-22 浏览次数:5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某元素二价阳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40,则该原子原子核中的中子数为(   )
    A . 16 B . 18 C . 20 D . 24
  • 2. S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下列关于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 电子数相同 C . 分别含有44和46个中子 D . 互为同位素
  • 3. 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有关递变不正确的是(   )
    A . 最高正价:P<S<Cl<Ar B . 金属性:Na<K<Rb<Cs C . 原子半径:C>N>O>F D . 最外层电子数:Na<Mg<Al<Si
  • 4. 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 . 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B . NaOH、Mg(OH)2、Al(OH)3碱性依次增强 C . 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 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
  • 5. 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
    A . MgCl2 B . HCl C . H2O D . NaOH
  • 6.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化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数 B . 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 C . ⅠA族的元素不全都是金属元素 D . 短周期指的是一、二、三、四周期
  • 7. 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 .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 Cl C . 氯化镁的电子式:Mg2+[Cl]2 D .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
  • 8. (2016高一下·微山月考)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 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 . 灼热的木炭与CO2的反应 C .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D .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 9. 化学反应的发生必然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其根本原因是(   )
    A .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B . 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的生成需要放出能量 C . 化学反应通常需要加热等条件才能发生 D . 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物的总能量不同
  • 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及其离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 . 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 . 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D . 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微粒,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 11. (2016高一下·天全期中) 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B,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依次是(    )

    A

    B

    C

    A . C,Al、P B . N,Si、S C . O,P,Cl D . F,S,Ar
  • 12. 现有xMmyNn+两种简单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表示M元素质子数的正确表达式是(   )
    A . x=y﹣n﹣m B . x=y+n+m C . x=y+n﹣m D . x=y﹣n+m
  • 13. 实验室可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下列措施中,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
    A . 加热   B .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 . 将铁片改为镁条   D .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 14. 下列各元素的氧化物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 . 元素X:它的原子中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2个电子 B . 元素Y:它的二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相同 C . 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3周期,ⅢA族 D . 元素W:它的单质硬度最大
  • 1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 , 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mol/L和5.4mol/L,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 , 10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mol/L,则在这10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 . 0.1 mol/(L•min)   B . 0.2 mol/(L•min) C . 0.3 mol/(L•min)   D . 0.6 mol/(L•min)
  • 16.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4 v(NH3)=5 v(O2)   B . 5v(O2)=6 v(H2O) C . 2 v(NH3)=3 v(H2O)   D . 4v(O2)=5 v(NO)
  • 17. 可充分说明可逆反应:P(g)+Q(g)⇌R(g)+S(g)在恒温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 . 反应器内P,Q,R,S四种气体共存 C . 生成P的速率与生成S的速率相等 D . 生成1mol P必有1molQ生成
  • 18. 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C . 在上述条件下,SO2能完全转化为SO3 D . 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二、<b >填空题</b>
  • 19. 按要求填空
    1. (1) 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VA族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 (2) 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3. (3) 某简单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且X、Y 均为不大于20的正整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该微粒一般情况下不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反应,这种微粒的符号是

      ②若该微粒为一价阳离子,且对应的碱为易溶性强碱,则x=,y=

  • 20. 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字母表示一种短周期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2) A、B、X、Y、Z五种元素所形成的气体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填化学式).
    3. (3) Y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周期和族为
    4. (4) X、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
    5. (5) C和Z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三、<b >实验、计算题</b>
  • 21. 小华同学欲以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
    1. (1) 表是小华的一组探究数据,请回答相关问题:

      表:在不同条件下用10mL H2O2制取150mLO2所需的时间(秒)

      30% H2O2

      15% H2O2

      10% H2O2

      5%H2O2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有催化剂、不加热

      10

      25

      60

      120

      ①在设计探究方案时,小华都考虑了哪些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

      ②从上述设计方案中,请任选一个,说明小华的探究结论:

    2. (2) 表是小华的又一组探究数据,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

      MnO2状态

      观察结果

      反应所需时间

      将MnO2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中,不震荡

      粉末状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分钟

      块状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30分钟

      ①本实验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本实验的探究目的是

  • 22. 在2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反应在t时到达平衡,依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反应起始至t,Y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③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到达t时刻该反应已停止;

    B.在t时刻之前X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

    C.在t时刻Y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在t时刻达到平衡是因为此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