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

更新时间:2017-02-22 浏览次数:11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6七上·龙口期中) 有关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陆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B .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 . 我国疆域辽阔,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北极圈穿过我国北部 D .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依次是台、闽、桂、云
  • 2.

    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甲、乙、丙、丁四省区轮廓中,代表山西省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山脉东侧为东北平原 B . ②山脉西侧为江苏省 C . ③山脉北侧为宁夏回族自治区 D . ④山脉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 3.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 . 西南、西北和东北 B . 华南、西南和西北 C . 华中、青藏地区和西北 D . 东北、华北和西南
  • 4.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说明我国是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请你判断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 . B . C . 内蒙古 D .
  • 5. 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②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③地形复杂多样,平原山地面积广大   ④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②
  • 6. 我国四大高原中,地面千沟万壑的是(    )

    A . 青藏高原 B . 黄土高原 C . 内蒙古高原 D . 云贵高原
  • 7. 与一月份0℃等温线走向基本一致的是(    )

    A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 B . 200mm等降水量线 C . 800mm等降水量线 D . 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 8. 下列地区中,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

    A . 吐鲁番盆地 B . 东北平原 C . 青藏高原 D . 四川盆地
  • 9. 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条件是(    )。


    A . 气候复杂多样 B . 高温与多雨期一致 C . 南北温差大 D . 温度带多
  • 10.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雨热同期的原因是由于(    )

    A . 大陆性气候显著 B . 季风性气候显著 C . 海洋性气候显著 D . 地形复杂多样
  • 11. 天气预报中说今天有寒潮来,你将做的准备是(    )

    A . 多穿御寒的衣服 B . 带好防雨用具 C . 带好雨伞预防冰雹 D . 减少御寒衣服
  • 12. “泾渭分明”是我国的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事情的好坏,就像古时的泾水和渭水一样清浊分明。春秋以前,泾河要比渭河清,但战国以后,这两条河流就好像展开了竞赛,先是泾浊于渭,东汉以后,又是渭浊于泾,两河越来越浊,至今都浊浪滚滚,泾渭不分了,其根本原因是(    )

    A . 河水全无 B . 河水清澈 C . 流域内植被覆盖好 D . 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
  • 13. (2016八上·深圳期中)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的描绘了我国哪一个地区的景象(  )

    A . 长江中下游地区 B . 长江中上游地区 C . 南部地区 D . 黄河中下游地区
  • 14. 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办法是(    )

    A . 大力减少我国目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B . 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 C . 使再生资源不断再生,不可再生资源不再利用 D . 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
  • 15.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  )

    A . 输水线路较短 B . 人口少,最为经济 C . 可以利用已有河道及天然湖泊 D . 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 16. 我国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主要来源于(    )

    A . 新疆牧区畜牧业 B . 内蒙古牧区畜牧业 C . 农耕区畜牧业 D . 牧区畜牧业
  • 17. 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

    A . 努力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 . 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 . 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 . 实行科学种田,增加粮食产量,走“科技兴农“之路
  • 18. 关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呈点状分布 B . 大分散、小集中 C . 都城带状分布 D . 西部多东部少
  • 19.

    关于下列铁路枢纽站的名称说法正确的有(    )

    A . ①为上海 B . ②为西安 C . ③为成都 D . ④为天津
二、综合题
  • 20.

    读我国政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写出我国具有以下地理特征的省区名称。

      ①纬度最低②民族数最多

    2. (2) 图中A所在的区域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阶梯上。

    3. (3) 图中丙省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主要粮食作为为

    4. (4) 比较乙、丁两省区地理位置的差异(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方面分析)

  • 21. (2016八上·丛台期末)

    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 (1) 冬季,由图可见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 (2) 从a→b,气温变化的规律是 , 这说明我国气温深受的影响。

    3. (3) 纬度大致相同的c与d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 原因是

  • 22.

    读图,回答问题。

    1. (1) 请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B;盆地C;高原D

    2. (2)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举例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不少于两条)。

    3. (3) 河流①②均发源于高原,向东注入太平洋,由此可推断我国地势特点是

    4. (4) 河流①是,当它流经(地形区名称)后,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形成了“”,极易形成水患灾害。下列不属于治理此种灾害的措施是

      A、上游退耕还林还草     B、中游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

      C、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D、引黄河水灌溉

    5. (5) 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工业基地。其中③是,④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上海在工业基地中。

    6. (6) E高原的农业生产以(种植业或畜牧业)为主。国家为了发展这一地区的经济,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团结,建成并于2006年7月1日通车的铁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23.

    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图中铁路线的名称:①铁路,②铁路,③铁路。

    2. (2)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不仅铁路交通便利,而且具有运输的优势。

    3. (3) 在建设中的铁路将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建设,请问“以桥代路”的主要目的是   

      A . 展现我国世界一流的铁路修建技术水平 B . 投资大,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C . 节约江汉平原的土地资源 D . 防止环境污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